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习近平总书记代表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是中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双碳”目标是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议题与目标愿景,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必须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布局下进行,要通过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培育生态道德、开展绿色技术创新等实现“双碳”目标并助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
《行政论坛》2022,(1):143-147
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碳排放国,中国积极推进绿色转型,宣告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带动各国减排目标提前实现,展现了中国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的决心以及积极推进全球应对气候危机的责任担当。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需要全面而系统的政府绿色转型推动国内的能源转型、发展方式转变,进而重塑中国核心竞争力。如何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重新审视与梳理政府的生态治理路径,谋求在气候治理上的国际话语权及国内可行化路径。张劲松的《生态治理现代化》(商务印书馆2021年版)一书,对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伴随经济发展而产生的生态危机进行了深刻反思,概括了政府生态治理现代化的行动策略,为碳中和目标下政府绿色转型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我国面临的一场史无前例的绿色革命,不仅倒逼国内能源转型,也将促进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带动经济增长方式和人民生活方式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4.
《求知》2021,(5)
正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的"碳达峰、碳中和"是什么?今年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热词"。什么是"碳达峰"和"碳中和"?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为什么要提出碳中和?  相似文献   

5.
应对气候变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碳汇林业资源是我国最大的“碳储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移民能有效保护生态功能区的森林资源,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赢得更大的生态空间.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为契机,首先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理论基础;然后简述深圳以“生态立市”为引领,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成效和现状;分析了深圳通过大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整治,全市整体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实践经验,探索出一条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新途径,打下了建设生态文明之都坚实的基础.最后明确了“树立绿色价值观和生态政绩观,坚持低碳发展方向,以环境容量为约束”的城市发展理念和战略,提出了深圳稳步向生态文明之都目标迈进、全面打造美丽宜居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美丽深圳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作为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不仅在国际上树立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还会在国内通过能源结构调整机制、技术变革创新机制和产业转型升级机制推动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行,进而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双碳"目标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巨大挑战:"双碳"目标实现时间的紧迫性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见效缓慢之间的矛盾;"双碳"目标带来的环保常态化加剧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致的中上游产品价格上涨趋势,进一步侵蚀下游利润,不利于在短期内实现既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双碳"目标对消费结构调整的要求提高了长期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的协调难度。在充分发挥"双碳"目标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作用的同时,可从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完善碳交易和碳金融制度、运用碳中和理念规划设计城乡建设等三个方面入手,有效应对其带来的一系列挑战。  相似文献   

8.
生态政绩观:生态文明建设中政绩观的新向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温莲香 《行政论坛》2013,20(1):22-26
生态政绩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生态文明为价值取向,以生态价值优先、整体利益最大化、未来利益至上为原则,以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和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绩理念.树立生态政绩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建构生态政绩观必须实现价值观的生态转向:从经济理性转向生态理性,从个人价值诉求转向整体价值诉求,由单一价值诉求转向综合价值诉求,从无视成本价值诉求转向生态成本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指出其目标是“建设美丽中国”,并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要实现上述目标,纳入法治化轨道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综合运用私法与公法的调整手段,特别要重视民法调整功能的发挥。民法既可以塑造具有生态意识的生态民事人,为生态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提供基本交易规则,又能够促使民事主体保护生态,防止破坏生态的行为发生。我国民法必须实现生态化转型,其重点在于创设民事生态权、为民事主体设定生态义务以及规定生态侵权制度。  相似文献   

10.
郭琎  杨娟 《瞭望》2022,(8):22-23
"到2030年,形成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得到全面增强的能源生产消费格局",近日公布的《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将此作为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碳达峰碳中和推进过程中能源供应安全将面临新形势新要求,如何既全面增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又平稳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迫切需...  相似文献   

11.
绿色技术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密不可分,科学认知其历史进程、演进逻辑和动力机制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与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议题。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可以将我国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演变划分为艰难起步、快速发展和深度融合等三个历史阶段。制度的稳定政策场域、自适应机制和思维定式使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渐进发展产生了强烈的路径依赖。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地位的确立、绿色技术激励体系的构建、绿色技术体制改革的深化、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等,是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变迁的关键节点。在动力机制方面,政治、经济和社会构成制度变迁的基础动力;学习效应、协同效应和适应性预期构成制度变迁的内生动力;微观行动主体间的利益博弈构成制度变迁的直接动力。未来,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将通过加深市场化、增强国际化、深化智能化,赋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同志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将其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之一;生态文明的总要求是:大规模循环经济,倡导再生能源的利用,污染物排放显著降低,生态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的全面树立;因此本文的着重点在于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的论述,以及如何切实有效的建设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3.
西方工业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完整性,是导致国民素质失衡的根本原因;而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既重视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又重视主体素质均衡发展,这正是区别于西方工业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所在,也是资本主义国家无法实现的。因此,构建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国民素质均衡发展结构,形成新型的国民素质形态,是对生态文明建设思维的审视和超越。  相似文献   

14.
《行政论坛》2018,(4):134-140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略之一,是我国政府的一项重点工作任务。为检验政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效果,选取2003—2016年中央政府网站信息公开文件和国务院常务会议报道中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数据,与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实际成效展开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现阶段政府把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发力点,抓住了主要矛盾,取得显著成效,而生态系统保育、环境质量改善方面效果尚不明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生态、环境、资源问题解决的重要基础,但短期内会导致生态环境压力增加,对政府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从十六大报告强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到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 ,是一个认识上的新发展。其中 ,高度重视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以可持续发展对接生态社会赶超西方发达国家 ,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根本目标 ,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实现我国现代化目标的重大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我国土地资源趋于恶化、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原因及治理措施。控制生态恶化,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17.
基托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布局,“生态文明教育”是人类对历史发展歧途“亡羊补牢”的急迫之举,也是能动地实现人类福祉的必要之举,更是社会主义制度所奠基的、明确人对自然之权责的可行之举。它必须坚持“统一性”,超越和克服形而上学“自然-人类”的分离观念;必须坚持“历史性”,在“历史-现实-未来”的脉络中摸索生态文明线索、创造生态文明教育契机;必须坚持“建设性”,在完善既有生态保障制度和法律的过程中解决现实问题。为了贯彻这些价值理念,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建构应当从知识、实践与育人三个基本面向入手,在知识中涵化、在实践中认同,最终回归“育人”本质,帮助大众成长为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诉求的“生态公民”。  相似文献   

18.
科学合理的容错纠错机制有助于鼓励和激发生态环保部门及其干部的改革创新、干事担当精神,从而推动相关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在推进生态环保领域问责制度完善的同时,也需要探索和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梳理地方政策文本可以发现,生态环保领域容错纠错机制存在容错的概念模糊、容错与问责边界不清、容错主体及其职责不明确、纠错机制未得到足够重视、党内规定适用范围泛化五个方面的问题。优化生态环保领域容错纠错机制需要从五个方面着手推进:一是明晰概念范畴;二是划清“问容”边界;三是明确容错主体;四是推动“容纠”并举;五是实现“党政”衔接。  相似文献   

19.
冯颖 《学理论》2012,(25):226-228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研究是近年来的学术生长点.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表达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观念、发展的辩证思维,蕴涵了社会生态学的分析.这与生态学精神有相通性,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要以培养“生态人”为目标旨趣,既树立正确看待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社会的生态价值观,还有处理现实问题时坚持整体的、多元的、开放发展的生态思维方式.“生态人”既有生态情感又有关注现实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20.
论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的生态人之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二敏 《学理论》2009,(11):79-80
由于科技的负面作用导致人们生态意识以及生态能力的缺乏,人与自然、地球及宇宙间沦为“我一它”关系。为改交这一困境,生态女性主义在关爱伦理的基础上以“圣杯”之思行使“关怀”与“联系”之权,运用“女性原则”。确立“德性主体”进而培养生态人,为建构和谐自然、和谐地球及和谐宇宙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