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越南"社会主义方向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于向东 《当代亚太》2002,(11):14-17
越南的革新开放始终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越南共产党起初在理论上否认商品经济,后来承认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市场机制,最后到越共九大,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方向市场经济"理论框架.越南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表现出实践先行、理论建设滞后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2008年10月29~30日,由国际跨文化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共同举办的"全球治理:跨文化研究北京圆桌会议"在京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法国里昂第二大学、印度尼赫鲁大学的20多位中外学者出席了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黄平所长担任会议主席.  相似文献   

3.
2008年12月11日,中国改革开放论坛与美国卡内基基金会联合召开了关于"中国的国际责任观"的小型研讨会.此次会议邀请了国内知名高校、研究所、军事院校的专家学者以及政府官员,围绕中国在国家发展进程中的国际责任观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经济增长阶段论"与美国对外开发援助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经济史学家沃尔特·罗斯托(Walt Whiteman Rostow)提出了拥有全球视野、深受"自由主义传统"与"帝国主义理论"影响的"经济增长阶段论",并试图促使美国实施向欠发达国家提供大规模开发援助的"世界经济计划"(World Economic Plan).在推动这一计划的过程中,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得到了约翰·肯尼迪总统的赏识,因此成为1960年代美国对外开发援助政策的理论基础.然而,最终罗斯托既没有达到追求真理的学术目标,也没有实现推动第三世界国家走向"起飞"(take off)的政治抱负.本文重在探讨"经济增长阶段论"(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的主要内容、意识形态内涵及其影响,从而揭示如罗斯托这样亦官亦学的理论家在推动政策制订和实施方面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5.
日本EPA战略及"10+6"推进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全面推进东亚EPA战略.选择该战略是因为日本从EPA缔约中更易获得规则的制定权,因此日本通过"10 6"计划逐层推进其EPA战略.中国则应依照自身节奏有序推进东亚区域合作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2009年10月16日至18日,由武汉大学发起的"保罗·克洛代尔与中国"国际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武汉大学国际交流部与瑞中教育集团协办了该项盛事,武汉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法语系和武汉大学法国研究所担当了会议的承办方,卡西欧(上海)贸易公司则作为赞助方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袁征 《美国研究》2001,15(4):142-145
2001年5月22日-2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主办、加拿大市民社会项目基金(Canadian Civil Society Program)资助的"人权与外交"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加拿大、美国、法国和丹麦等国的20多位学者与会.  相似文献   

8.
2008年6月28~30日,由中美关系史研究会、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英语系、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联合举办,鲁东大学承办的"中美关系与国际格局学术研讨会"在烟台举行.来自全国各地30多个学术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50多位从事美国问题及中美关系研究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活动,共提交论文40余篇.  相似文献   

9.
张立  胡大一 《当代亚太》2021,(5):75-104
在当前中美间的国际政治、经济博弈呈现显性化、复杂化和激烈化的背景下,"选边站"势必成为第三方国家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客观认识和分析选边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理性主义的视角分析了第三方国家选边站的内在机理,指出当代国际关系中的选边站现象是国家对外决策理性的体现,主要与四个层面的因素有关,分别是国际体系层次因素、国家间单元层次因素、国内因素和议题因素.这四大层面因素的各类变量相互影响,共同作用,最终在特定议题上复合交汇,影响国家选边站的决策制定.在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文章探讨了英国在中美有关华为5G博弈问题上的选边站行为的影响因素,指出国际体系和国家间单元层次因素(外部因素)、国内因素和议题因素对其选边站决策的作用机制,显示出文章提出的理论框架对于探讨国际博弈中的"选边站"现象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0.
"金三角"毒品形势的变化与国际禁毒合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稚 《当代亚太》2001,(9):41-45
世纪之交东南亚"金三角"毒品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为毒品产区北移并扩大,毒品生产多元化、合成化,出现新的贩毒集团、贩毒通道和毒品集散地等,从而对周边国家产生了更为严重的危害.金三角次区域国家迫切需要在执法、替代发展、协调机制、资金筹措、情报交换等方面全面加强国际禁毒合作.  相似文献   

11.
张祖兴 《东南亚研究》2004,(6):25-28,33
战前,英国一直执行亲马来人路线,而受到英国特殊照顾的马来人在英国人处于危难的时候"背叛"了英国人,这使英国殖民当局极为难堪,也给英国军事征服东南亚增加了不确定因素.虽然从政治和军事上讲,英国人不能允许反马来人情绪广泛流行,但英国必须慎重考虑重建马来亚殖民统治的政治基础,尤其是在英国用军事手段重新占领马来亚时能争取非马来族群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认为,公民权计划的制订与"第五纵队"问题的困扰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日期:2007年3月7日(星期三) 参加者:宁赋魁,中国驻韩大使 李熙玉,成均馆大学教授,<当代韩国>韩方编委 地点:中国驻韩大使馆接待室 本刊<当代韩国>为了纪念韩中建交15周年,了解"韩中交流年"的交流计划,分别现场采访了韩国驻华大使金夏中先生和中国驻韩大使宁赋魁先生.以下是李熙玉编委采访宁赋魁大使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王玉主 《当代亚太》2007,(11):63-64
2007年11月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与日本国际经济交流财团共同主办的"亚洲贸易新时代"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东盟秘书处、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国内的专家与会.  相似文献   

14.
"东亚国家和地区现代化进程"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4月7~9日在北京举行.此次学术研讨会是由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中国史学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共同主办的.来自中国、韩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15.
2005年8月25~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主办的第二届"东亚政治社会转型"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法学所、日本所以及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外交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暨南大学、印尼大学、韩国汝矣岛研究所等学术机构的40多位学者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2月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和韩国贸易协会贸易研究所主办的"中韩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与东北亚经济共同体建设"国际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召开.来自中韩两国研究机构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及部分韩国企业驻京代表出席了会议.会上,中韩学者就中韩关系和东北亚经济共同体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柴瑜 《当代亚太》2005,(7):61-62
2005年6月3~4日,由云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和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在共同增长中促进全作"国际研讨会在云南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18.
余万里 《美国研究》2005,19(3):154-156
为了在媒体与学术界之间创造一个互动机制,为国际问题研究青年学者提供一个交流平台,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与《环球时报》共同发起主办了“国际问题青年论坛”。该论坛计划每月举办一次主题研讨会,就当前国际形势的热点与中国外交面临的主要问题展开研讨。2005年8月12日,论坛的第一次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北京各研究单位、大学、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的20多位学者就“正确认识当前的中美关系”展开了研讨。在近期的中美关系中,一方面,中美在全球、区域和双边层面合作增多,战略对话提升到新的层次;另一方面,美国国内围绕《中国军力报告》掀…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人民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孔子研究院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共同主办的"儒家思想在世界的传播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2月3日~5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包括台湾和香港地区)、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柬埔寨、巴西、瑞典、俄罗斯等海内外的专家学者8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20.
谭潭 《当代韩国》2001,(1):98-99
由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和美国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冷战以来的朝鲜半岛问题国际学术会议"于2001年1月13~14日在上海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