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社会治国安邦、富民强军 ,执政任务更加繁重。要研究“将帅”岗位的特殊性 ,把握素质的不同要求 ,熟悉成长的各种条件 ,畅通选拔的多种渠道 ,认真选配执政意识强的“将帅” ,提高执政能力 ,巩固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个社会的良性发展,都需要三类精英主体。政治精英:政治家;知识精英:科学家;企业精英:企业家。我国从计划经济体系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间并不长,国有企业的“企业家”大都是从干部身份中独立出来,企业家的职业化机制尚未建立。要想构建我国的企业家队伍,使我国企业家形成一个独立的阶层,必须在社会政治的格局中,承认他们处于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企业家职业化后,它将以一种特殊劳动力进入市场,也将以自己的“质量”和“价格”参与竞争。因此,如何对待企业家,应从观念、认识到做法上都要有所改变。什么是企业家法国经济学家萨…  相似文献   

3.
现代企业家是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开拓者和实践者,他们的创新才能和冒险精神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当前我国现代企业家数量不足,素质也不够高。因此,我们必须建立有利于现代企业家成长的良好的制度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同时,企业家自身也要不断完善与超越自我。  相似文献   

4.
李红 《理论月刊》2000,(10):42-44
企业家是一种素质,21世纪知识经济的兴起与发展呼唤着提升中国企业家的素质。企业家素质提升的主要途径是:企业家自身要努力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培养创新思想,树立企业家精神;社会要认可企业家的社会价值,科学合理的给企业家定价;同时,全社会还要营造企业家成长的宽松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5.
李红 《理论月刊》2000,(11):42-44
企业家是一种素质,21世纪知识经济的兴起与发展呼唤着提升中国企业家的素质。企业家素质提升的主要途径是:企业家自身要努力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培养创新思想,树立企业家精神;社会要认可企业家的社会价值,科学合理的给企业家定价;同时,全社会还要营造企业家成长的宽松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6.
企业家是一种素质, 21世纪知识经济的兴起与发展呼唤着提升中国企业家的素质。企业家素质提升的主要途径是:企业家自身要努力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培养创新思想,树立企业家精神;社会要认可企业家的社会价值,科学合理的给企业家定价;同时,全社会还要营造企业家成长的宽松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7.
李军  田克 《思想战线》2002,28(4):53-56
云南旅游业发展迅速 ,营造旅游产业软环境已经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发展旅游产业要靠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健全经营体制环境、法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几个方面的软环境来支撑。云南本着“高起点、高立意、高水平”的原则 ,聘请世界旅游组织编制了《云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从世界旅游发展的高度勾画出云南旅游业发展蓝图  相似文献   

8.
青政〔2006〕31号根据《青海省优秀专家选拔办法》,经认真选拔和专家评审,省人民政府研究决定,授予李浩放等25位同志为“青海省优秀专家”称号,并一次性发放专家津贴10000元,经费由省财政专项划拨。近年来,我省广大知识分子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投身青海建设,勇于奉献,开拓创新,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进一步加快推进我省科教事业发展和人才高地建设,充分发挥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营造有利于我省科技事业发展和优秀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9.
朱元根 《前沿》2005,(2):28-30
企业家精神的兴起推动了基于技术创新的高科技企业和基于业务创新的中小企业的大量创, 为经济增长提供了精神支持和条件, 本文在全面分析企业家精神的涵义的基础上, 结合中国企业和企业家成长的实际, 论述了企业家精神的本质特征, 分析了社会环境对企业家成长和企业家精神产生的巨大影响, 提出了培育我国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要吸引外商投资,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投资环境是指东道国围绕着投资这一主体的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等因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完善所形成的矛盾统一体。投资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和投资效果。投资环境按其形态和功能又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那些具有物质形态的,如交通、邮电、供电、供水、环保、社会生活服务设施等属于“硬环境”;那些没有具体物质形态的,如政策、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国有企业要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 ,必须建设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 ,培育一大批优秀企业家”。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 ,搞活国有企业的根本性措施。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爱诺教授曾经指出 :“市场经济培育了企业家 ,企业家构建了市场经济。从某个意义上说 ,市场经济也是企业家经济。一个不重视企业家的民族 ,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这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企业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市场经…  相似文献   

12.
《创造》1999,(2)
经济学家吴敬琏、汪丁丁在《财经》杂志组织的“关于中国改革前途的对话”(载1998年11月11日《中华工商时报》)认为,避免“裙带资本主义”的恶性发展,经济上要发展独立的民间经济和民间力量,政治上要确定“游戏规则”实行法治。吴敬琏在对话中表示,现在要寄希望于民间经济的发展。改革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从这个角度看,也唯愿中小企业家和其他独立的民间力量能够成长起来。对于这类具有很大潜力的中小企业和企业家,政府需要做的是端正政策,创造好的经营环境,使他们的活力充分发挥出来。当前的中国再回到计划经济的模式是不大可能…  相似文献   

13.
高中教育和高考衔接,成为我国选拔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首要方式,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做出了重要贡献。2014年以来,我国已有近一半省市实施了“3+3”或“3+1+2”的新高考方案。高考改革打破传统文理分科,对优化人才选拔标准和评价方式,科学选拔合适的人才,促进青少年个性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不仅包括硬环境的和谐,还应该包括软环境。本文从“八荣八耻”的科学内涵出发,结合我国现实社会的道德现状,阐述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应从把握舆论导向引导社会舆论、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加强宣传教育、建立健全践行机制等方面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15.
戎耕 《现代领导》2008,(11):33-33
江苏省丹阳市在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的工作中敢于探索,在实践中总结出了“四有”良策.这就是——让企业家政治上有地位:让企业家成长有平台:让企业家队伍有梯次;让企业家创业有政策。此经验既有新意,又有实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党中央关于制定“十五”计划建议中指出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加强后勤人才的培养 ,首先 ,要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创造出适合人才成长的环境。要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引入竞争机制 ,实行竞聘上岗 ,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大胆选拔年轻干部充实到领导岗位上 ,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成长。其次 ,在财力上要舍得投入 ,做好在职人员的培训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培训要采取脱产、半脱产和不脱产 ,普遍培训和重点培训相结合等多种形式 ,对有培养前途的干部 ,采取“送出去”的方法进行重点培训。第三 ,对特岗和急需的后勤管理人才 ,面向社会…  相似文献   

17.
城市发展的软环境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涉及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其中,政务环境是核心和关键,是软环境建设的重中之重。经济发展软环境的诸多构成要素,很大程度上都与政务环境密切相关。依靠良好的政务环境,可以以“软”补“硬”,以柔克  相似文献   

18.
刘君 《当代广西》2010,(17):32-32
中央出台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过程监督和效果监督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坚决态度,为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提供了有力武器和制度保障。“一把手”作为一级党组织领导班子的班长,在选人用人中处于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9.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确立,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关键性的任务就是培养和造就一支符合市场需要的、趋向职业化的企业家队伍。所谓企业家,并非所有企业领导人,也不是普通厂长(经理),企业家应是创新活动(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的倡导者和实行者,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推动者和实行者。要加快企业家队伍的形成,我们认为:一、更新用人观念,建立相应的优选机制。一是要建立企业家成功业绩档案和企业家档案库,为进一步的竞争和最终选择提供便利条件,实现企业家从调配式选拔转向竞争式选拔;二是坚持“三个有…  相似文献   

20.
一位企业家给徐州市领导同志写信,反映该市一些部门收取本应减免的费用,一度造成工程停滞。同时,还反映有的部门门难进、人难找、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手持“绿卡”还被“卡”。这封信在当地媒体上刊播后,引起了投石击路的强烈反响,广大市民对徐州投资环境、发展环境的优化与建设给予了极大关注。市委书记徐鸣亲自撰写并发表了《抓软环境建设就是抓发展》的署名文章。市长潘永和在多次会议上强调: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机关就是服务、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