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2 毫秒
1.
战略伙伴关系是冷战后兴起的一种新型国家问关系。中国和巴西具有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基础、意愿及进一步加强合作的潜力。1993年中巴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后,两国关系在20世纪90年代取得重大进展,在经济、科技和国际事务等领域的合作尤其令人瞩目,开创了发展中国家一系列合作的先例。由于两国的具体利益和对战略伙伴关系的期许存在差异,双方的合作也存在一些分歧和矛盾。然而,只要两国的整体优先目标保持一致,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就会继续向前发展,正因为如此,中巴战略伙伴关系在进入21世纪后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并于2012年被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年来努力深化与巴西的战略伙伴关系,两国坚持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的理念,通过在石油领域的合作,战略伙伴关系得到再升级.中巴石油合作现已取得多元化、多层次的长足进展,但未来仍存在诸多应予重视的障碍与挑战.中巴石油合作与中巴战略伙伴关系符合两国根本利益,具有坚实而持久的合作基础.展望未来,中巴两国石油合作应更加注重合作的良性发展,深入挖掘合作潜力,进一步夯实合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冷战结束后,美印关系逐渐从相互疏远的"天然盟友"转型成为全方位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美印战略伙伴关系开始于克林顿总统任期后期,小布什总统任职期间进一步强化,在奥巴马总统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美印战略伙伴关系具有全方位、战略性、机制化、不平衡、联合制衡中国等特点。美印战略伙伴关系升温的背后有两国共同的利益追求但也存在诸多分歧。随着奥巴马政府"重返亚太"战略的展开,美印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与互动将对亚太地区安全甚至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中国政府需加强与美、印两国的战略沟通与对话,推动中、美、印三国在亚太地区的良性互动,努力塑造中美、中印新型大国关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澳大利亚与印度的关系发展迅速,两国在政治、经济、安全及人文等领域合作不断加深.但受各种因素制约,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尚不成熟,迄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战略伙伴.未来,澳印关系,特别是安全关系有可能进一步提升,从而对亚太安全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2011年10月,印度与阿富汗两国领导人签署《战略伙伴关系协议》,这标志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正式建立。在战略伙伴关系协议下,印阿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安全领域的密切合作将得到进一步升,这将对地区经济与安全等产生复杂影响。印阿战略伙伴关系的前景广阔,但也面临各种挑战。  相似文献   

6.
中美合作与分歧楚树龙自1996年春夏以来,特别是去年10月江主席访美后,中美关系发展较为平稳,合作扩大,分歧减少。目前和今后中美关系的长期状况,仍取决于中美两国能否沿着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所确定的两国关系的性质和方向,不断扩大和加深合...  相似文献   

7.
中国和巴西是两个快速崛起的发展中大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巴关系进入稳步快速发展阶段,但到21世纪初中巴双边关系仍然主要依赖经贸关系拉动,战略伙伴关系没有得到完全体现.卢拉执政以来,中巴关系进入历史上最好的时期.随着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和深化,中巴往来与合作日益超越双边范畴,越来越具有全球性、战略性影响.当前,中巴两国在国际格局变化、国家经济建设、市场开发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和发展机遇,与此同时,由于巴西"入常"问题复杂难解,以及贸易摩擦、市场竞争等不和谐因素凸显,两国关系也面临严峻挑战.随着中国在实施外交政策方面变得更加自信和果断,以及巴西继续保持对大国地位的孜孜以求,双方只有不断创新合作方式,在两国关系以及在联合国、国际金融机构和"金砖国家"等更广阔的平台上实现全方位、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相互支持,才能推动中巴关系向"深度战略伙伴"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日越关系发展步伐加快,战略伙伴关系升级,两国拓展安全与外交合作,深化经济融合,拉紧人文社会纽带,双边关系呈现出全方位、深层次、战略性的发展态势。在亚太地区形势演进变化背景下,日越调整内外战略,两国相互借重显著上升,这成为双边关系加快发展的重要动力。未来几年,日越关系有望继续向前发展,但两国关系在发展的速度与深度上将受制于越南与中国等其他大国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苏联解体后,美俄两国在谋求建立冷战后相互关系的过程中,走过了曲折的道路。现在美俄已不是对抗的两极,但90年代初宣布的战略伙伴关系也未形成,两国从维持亲善走向面对现实。近年来,美俄两国在战略和双边关系诸多领域矛盾与分歧叠现,美英空袭伊拉克,特别是北约对...  相似文献   

10.
自2005年11月印尼与印度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两国在政治与安全、经济与贸易等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特别是两国的贸易额提前完成政府规定的目标。在未来5—10年,将是两国关系加速发展时期,经济与贸易仍然是两国关系的主轴。鉴于两国日益增强的国力,两国关系的发展不仅对于两国本身,而且对整个亚州区域一体化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印尼一印度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将对中国与东盟关系产生一定的制衡作用,但更多地是机遇。  相似文献   

11.
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看,中非关系和欧非关系的内涵与外延有不同特点.中非交往历史悠久,并一直以和平方式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尽管这种交流缺乏持久性和经常性;近代以后,欧洲与非洲建立了十分紧密的关系,但这种关系建立在暴力的基础上,且是一种不平等关系,因此,双方之间存在许多矛盾和斗争.进入现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属性把中非关系推上新台阶,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将使中非关系不断发展;欧洲有关国家在战后虽然失去宗主国地位,但是仍对非洲保持很大的影响,由于欧洲的传统思维依旧存在,欧非之间建立真正的平等关系还需时日.中非关系与欧非关系都是重要的国际关系,寻找和扩大共同点,加强合作,是中国、欧洲、非洲处理彼此关系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2.
印度根据形势及时调整自己的外交格局 ,与以色列建起了紧密关系 ,使本国的军力大增。但印度做事并不糊涂 ,损害它的利益的事并不做 ,在政治上它坚持独立。  相似文献   

13.
14.
15.
About Us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SSN1003-3408), a policy-oriented research journal, was inspired by the need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in a period of rapid Chinese development; it has been published by China Institutes of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ince 1990. Originally produced as a single-paper pamphlet, in  相似文献   

16.
论中美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苏“三角关系”,曾给“冷战”时期国际关系格局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冷战结束后,中美俄关系呈现出新的形态,再用传统的“三角关系”概念审视三国关系已不合时宜。进入新世纪,我们应“与时俱进”,努力推动并行不悖的中美、中俄“双边”关系,以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越美建交10周年(1995.7.12-2005.7.12)前夕,越南政府总理潘文凯应邀于2005年6月19-25日率团正式访问美国。越南政府首脑首次访美,掀开了越美两国关系的新篇章,引起世界舆论的广泛关注。越美关系正常化10年来的发展历程及今后的演进走向,由此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There are two levels of security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EU. The first level is that of China and the EU as a whole. The second level is that between China and member states of the EU respectively. Because the Common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 of the EU is still in an initial phase, defense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EU have mainly been at the second level.  相似文献   

19.
正常化后的中越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进入21世纪的第一年 ,正是中越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的十周年 ,人们怀着喜悦的心情看到中越关系在友好合作的道路上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获得全面的发展。笔者就十年来的中越关系的有关问题略陈管见。一正常化后的中越关系十年的经历过程 ,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从1991年底到1995年7月。1991年 ,中越关系从不正常变为正常 ,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转变后的初期 ,虽然不正常时期留下的问题较多 ,加上有些干部思想跟不上形势 ,而在这个阶段里 ,因领土问题、岛屿归属问题、海湾划界问题和捕鱼问题等等不断地发生…  相似文献   

20.
In 2012,China and South Korea celebrated 20 years of diplomatic relations.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has made progress across the board.They have also improved understanding and trust.They enjoy better economic and trade contacts,they have upgraded exchanges,and promoted communication in 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 over these two decades.Nevertheless,there are some thorny issues that cannot be ignor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