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孟德斯鸠有一句精辟的名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经验。”英国教授阿克顿也曾直言:“权力导致腐败,失去监督的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从沈阳“慕马”案件中,我们发现,被依法处理的腐败官员中,涉案领导干部多达106人,而且大多是  相似文献   

2.
蔡恩泽 《西部社会》2002,(4):39-40,47
法国伟大的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文中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务万古不易的经验。”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阿克顿勋爵也曾说过:“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剖析这几年贪官下水的案例。无一不是权力绝对化酿成的悲剧。从那些曾经显赫一时、大权独揽的专权者“香销玉殒”中,我们能从中窥视出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剑桥大学教授阿克顿勋爵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一般认为在这句话里表达的意思是权力必须有某种约束,没有约束的权力必将导致腐败。由这句名言我们开启的制度设计是权力应有所约束。但是,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也许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停留在权力必须约束,停留在权力必须监督。事实上,这句名言中的“权力”如何界定?“腐败”如何界定?“绝对”如何理解?为什么权力天生具有腐败的倾向?为  相似文献   

4.
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这是政治经济学领域耳熟能详的至理名言。可见“绝对权力”非常可怕,可怕的根源在于“绝对权力”总是游离于监督机制之外。“全国首起规划腐败案”就反映出这样一个实质问题。近年来,形形色色的腐败案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级别不等的贪官污吏纷纷落马,而追根溯源,都逃不出“权钱交易”的樊篱。腐败可恨,亦复可怕。可怕之处在于,轻则坑害了社会、集体利益,肥了贪官的腰包;重则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伤了民众的信任和感情。同时,一个问题总在困扰我们:为什么重拳狠打之下,腐败问题仍然难于根绝?在这个“首起规划腐败案”之…  相似文献   

5.
试论监督的权力滞后于对权力的监督王际会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正如英国历史学家艾克顿有句名言: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是因为权力一旦失去监督,就会遭到滥用、亵渎和侵犯,必然导致权力走向专制和腐败,这是非常严酷的现实。纵观历史发展进程,朝代更迭...  相似文献   

6.
微观察     
《乡音》2013,(1):1-1
以切实改革破解权力监督难题《检察日报》:权力监督,即努力实现对于权力的有效监督,是反腐倡廉工作中一项最重要的、可以纲举目张的工作。艾克顿的名言众所周知,"权力易于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而"权力过分集中而又得不到有效监督"正是我国腐败问题不断严重化的总根源。因此,如果真能破解权力有效监督的难题,实现对权力的...  相似文献   

7.
权力需要制约。历史的事实证明,权力失去制约就会被滥用,导致腐败和专横,这在当今社会已成为常识。问题在于我们用什么来制约权力?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大监督力度的不断加大,人大监督的作用逐步得到发挥,人大监督在遏制权力腐败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看好。人们看好人大监督,是因为人大监督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对权力的制约来自两种力量,一是权力,一是权利。权力意味着一种支配力量,对于来自权力的制约,被制约方应当服从。由于权力具有强制性,因此,用权力来制约权力,对于及时处理和纠正权力行使中的违法行为是很有效的。但是,这种制约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权力失去制约会导致腐败和专横,这是权力的共同特性,对被制约的权力适用,对制约的权力也适用。为了防止一种权力被滥用,必须有另一种权力对其进行制约,而要使制约发挥作用,制约权力必须优于被制约权力;这种占优的权力一旦失控,也会导致腐败和专横,必须有更优的权力来制约,而更优的权力也是需要制约的。如此推导下去,必然形成一个无法穷尽的权力链条,国家机构的设置也将永无休止。这不仅在实际上不可能,而  相似文献   

8.
腐败的本质是对权力的滥用。绝对的权力会导致绝对的腐败。正如孟德斯鸠所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因此,如何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形成正确行使权力的有效机制,这是反腐败的关键,更是惩防体系建设的核心。当前,健全权力制约机制,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我认为,关键要在"四化"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9.
不仅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相对权力同样导致相对腐败。绝对权力的腐败是专制下的腐败,相对权力的腐败是法治下的腐败,即法治堕落为官僚主义。官僚主义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韦伯式的官僚主义",即执法和司法官员的行为僵化;另一种是"阿伦特式的官僚主义",即执法和司法官员的冷漠无情。拒斥和批判这种以法治为名的官僚主义,正是从古至今中国政治伦理的关键所在。不同于西方法治视野下的"腐败"重在"徇情枉法",中国传统政治伦理中的腐败在于"以权谋私"。相比于不守法律的绝对权力和绝对腐败,被法律腐化的相对权力和相对腐败,是"无药可救"的腐败。如何避免堕落为"僵化冷漠"的官僚主义,是法治建设中最应当警惕的危险和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盛小伟 《群众》2006,(7):54-55
法国近代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爱滥用权力,直到有限制的地方为止,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建立权力制约机制,铲除因权力缺乏监督和制约而导致腐败的土壤,这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首次以法规的  相似文献   

11.
监督工作滞后,势必导致权力滥用和腐败人事监督存在“死角”,“五个方面”未列入监督视线监督资源分布不均,可能导致监督功能的退化党的十六大指出:“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这是我党第一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正式提出关于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任务,充分说明党对权力制约  相似文献   

12.
陈燕霞 《前沿》2012,(19):70-72
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是由人组成的,行政活动是由人开展的,而人却不是纯粹理性的.人拥有了权力就容易造成一系列的问题,正如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有句名言说:“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样,不用说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不可企及,就连正常的政府职责都难以达到,政治哲学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维度,所以有必要强调在政治哲学的视域内建设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3.
政治 ,简单地说 ,就是政权与治权的结合 ,它是一个政府的特质。政府的政权和治权使它区别于人类社会最初的自然状态。边沁曾说 :“它(社会或社会的状态)与政府或政府的状态是同义词 ,与自然状态相反。在这种意义上 ,可称为政治社会。”可见 ,有了政权与治权 ,政府才开始具有管理人民和维护秩序的权力。权力是把双刃剑 ,在绝对专制的皇权统治中 ,它常常扮演屠戮民主和扼制自由的角色。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自由主义政论家阿克顿勋爵的名言“权力导致腐败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可谓一语道破要害。阿克顿曾预言 :“围绕着集权还是限权和…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伴随着贪官的被查,贪官背后的“贪内助”现象引人关注。众多案例表明,在一个个中饱私囊、徇私枉法的贪官身后,往往有一个贪婪的内当家。她们或对丈夫腐败行为视而不见,或同流合污,赤裸裸地帮助丈夫受贿、索贿、转赃,或订立攻守同盟,为其开脱罪责。一个个反面教材向我们发出了警示: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这是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5.
翻开许多贪官的《忏悔录》,不难发现一个相似点,贪官们总是在中箭落马之后才开始悔悟,而且往往都得出相同的结论:随着自己职务的提升,手中的权力增大,却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放松了学习,放松了思想和世界观的改造,最终走上了腐化堕落违法犯罪的道路……同时,贪官们还埋怨,如果当初有人对自己监督和提醒,自己是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的。没有监督的权力会产生腐败。但是,在当前我国法律和制度还不够完善的条件下,监督乏力和监督不到位的现象还  相似文献   

16.
腐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存在于历史上各种阶级社会和各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中。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腐败也呈现由低到高的上升趋势。 腐败的主要成因是权力过度集中,而又缺乏相应的制约监督机制。腐败的本质特征就是用公权谋私利。英国历史学家艾克顿认为:“权力倾向于腐败,绝对权力倾向于绝对的腐败。”腐败就是缺乏监督的权力转化为私利的过程。权力的公……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来,随着国家基建规模的加大、经营领域的拓宽,一些违法违纪现象也在滋长蔓延,集中体现为权力腐败。认真研究这种权力腐败的产生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制约对策,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造成权力腐败的原因,主要有4点: 1、疏于监督。许多事实证明,对执权人不实行有效的监督制约,就会导致权力的私用而产生腐败。我们企业经营领域拓宽后,管理跨度大,行政管理一时鞭长莫及,其它管理的控制力度一度削弱。有的小公司又没健全党  相似文献   

18.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我们赞成对审判权的行使进行监督 ,但是却反对借监督司法之名行干预司法之实。·法院权威不仅表现在审判程序得到严格遵守 ,还表现在法院判决得到兑现。  相似文献   

19.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实施监督是国家权力机关的属性 ,也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基本职能。然而 ,面对垂直领导行政机关的分支或派出机构 ,依现有的监督法规 ,地方人大无权也无力去监督。这种现状必然导致违法和腐败事件的发生。有关数据表明 :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等实行垂直领导的机关一直是腐败和违法事件的高发区 ,特别是海关中的违法腐败案件一直高居榜首。这些腐败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部门利益规章化和行政性垄断等 ,二是党政干部的权力过大 ,个人利益膨胀 ,在缺乏有力监督的情况下 ,很容易滑向腐败的边缘。健全和…  相似文献   

20.
邢亮 《人民政坛》2014,(11):10-11
<正>公权力是为维护和增进公益而设的权力,对于保障个人权利的实现和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有重要意义。但公权力也具有其内在局限和异化特质,"权力趋向腐败,绝对权力绝对腐败",公权力的过度膨胀必然侵害公民权利。要实现对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对公权力的监督制约尤为必要。权力监督和制约是世界性的政治难题。面对权力这个既能给社会带来秩序、公平、自由、安全,又可能给社会带来贪腐、滥用,甚至灾难的一种力量,世界各国都在探索如何有效监督和制约权力这个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政治难题。在世界众多的对权力监督和制约的制度安排中,公开和透明无疑是最行之有效的制度建设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