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板斧砍掉毛泽东的主张毛泽东和李达世交很深,两人同籍湖南,同是中共“一大”代表,又同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家。延安时期,毛泽东拜读过李达的《社会学大纲》,非常赞赏,认为是一本好书,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教科书。他在书上作了很多批注,大约3...  相似文献   

2.
论李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早期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李达在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深刻的独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他明确提出了建立"普遍与特殊之统一"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具体理论的历史任务,为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作了直接提示;主张从学理上有系统地彻底地研究马克思主义,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准备好理论前提;提出并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李达的《社会学大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  相似文献   

3.
《传承》2015,(12)
李达是我国五四时期大规模传播唯物史观的先进知识分子。他的著作《现代社会学》对唯物史观进行总体概括,赋予唯物史观崭新的内容,有力地推进了唯物史观的中国化;《社会学大纲》从实践唯物论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唯物论的提出、确立、实践地位等角度出发理解唯物史观,阐释唯物辩证法。  相似文献   

4.
本期推介     
<正>李达是知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本期由武汉大学教授汪信砚主持的专题"李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赵士发和李亮华的《李达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提问题的反思及其重要启示》,汪信砚和郎廷建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开启之作——李达的〈中国产业革命概观〉探论》,鲁涛的《李达对史学理论的探索》,三篇文章分别从普  相似文献   

5.
李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思想丰富深刻,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一项极其重大的任务,而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是这项任务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蕴涵着"化大众"与"大众化"的辩证统一。他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还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要从李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思想中获取教益,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相似文献   

6.
路位维希·费尔巴哈与抽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恩格斯(《马恩选集》第.1卷)卡尔·马克思(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辩证法的要案(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矛盾论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实践论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唯物辩证法大纲李达人民出版社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李秀林等人大出版社遇俗哲学韩树英青年出版社简明哲学原理杨焕章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马克思主义哲学荟本原理 十一所高校哲学教材编写组辽宁人民出版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十九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编写组 福建人民出版社自然排证法讲义(初搞) 《自然辩证法…  相似文献   

7.
李达的“实践唯物论”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达在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时,将"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理论体系的核心范畴,并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论"。最终形成了强调"实践的唯物论"而更重视作为认识论的实践的理论特色。李达的"实践的唯物论"要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中要坚持学理性与实践性的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8.
"命运"是历史哲学的重要范畴,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都有长期探讨的历史."中国的命运"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的功能性表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解答了"中国的命运"这一现当代中国哲学的总问题,经过毛泽东、邓小平、李达等哲学家的不懈探索,形成了掌握命运和创造历史的哲学思想与学理系统.  相似文献   

9.
在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与苏联哲学的关系问题上,历来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以魏特夫为代表的保守派认为毛泽东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次要人物,其思想是苏联马克思主义的复制品;二是以施拉姆为代表的自由派则把毛泽东看成"行为异端"的叛逆者,强调毛泽东的哲学是"封闭"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而尼克·赖特通过文献论证的方式,驳斥了施拉姆和魏特夫的激进观点,表明毛泽东的思想是欧洲苏联马克思主义主流和中国哲学文化传统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赖特犀利的论辩视角和对毛泽东思想渊源的分析,对于国内毛泽东研究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达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哲学家,中共创始人之一和早期领导人。李达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中国化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介入中国经济研究,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的传播和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与纯粹的经济学家不同,李达的经济学研究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并与其哲学研究密不可分,同时李达的经济学研究对李达本人的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也产生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983年莫斯科《苏联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了一部《哲学百科词典》(以下简称《词典》),主编是苏联科学院院士伊利切夫和费多谢耶夫,以及哲学博士科瓦廖夫和潘诺夫。全书共840页,约有2000词条,阐述的问题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社会学、伦理学、美学、心理学的哲学问题、逻辑学、无神论、宗教等各个方面,对世界哲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概貌。词条的作者绝大部分是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中有影响的专家和学者。从苏联学术界的反映来看,《词典》得到了读者的承认和信任,认为  相似文献   

12.
姚颖 《新东方》2009,(12):29-34
《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公开发表的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一部著作。列宁曾在《国家与革命》中将《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并列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的最初著作”。但是关于这部重要著作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前后出版与传播的过程,我们知之甚少,从而降低了对它的重视程度。十月革命前后,《哲学的贫困》在俄国的普及率极高,从1886年第一个俄译本出现到苏联时期多次重译与再版,无不体现着这部著作对苏联民众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关于犯罪社会学的理论基础,我们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学和关于犯罪的理论三个方面加以论述。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研究犯罪社会学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指出:“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坏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的支配。”(《自然辩证法》第18页,人民出版  相似文献   

14.
高九江  韩琳 《前沿》2013,(3):51-53
毛泽东在延安撰写的哲学代表作《实践论》和《矛盾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了充分的哲学论证,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基础,创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范式,扫除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障碍,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李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前驱之一,在其毕生从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事业中,李达反思和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面临的一系列基本的理论难题。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要解决的第一个前提性问题,就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问题,具体而言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遍性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特殊性之间的矛盾关系问题。这一问题不先行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就成问题。李达在自己的理论工作中,较早地反思和解决了这个前提性问题。李达的卓越贡献,对于我们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及未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桂海论丛》2010,26(6):F0003-F0003
<正>《桂海论丛》于1985年创刊,是由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双月刊)。本刊连续荣获"广西十佳社会科学期刊"、"广西优秀期刊"等殊荣,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本刊辟有:"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党的建设"、"哲学研究"、"伦理学研究"、"政治学研究"、"经济研究"、"理论探索"、"社会学研究"、"兴桂方略"、"北部湾论坛"、"中共党史"、"公共行政管理"、"法制与社会"、"文化与历史"等栏目。  相似文献   

17.
<正>陶德麟,男,1931年10月生,湖北武汉人,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195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留校任李达同志学术研究助手。1956年在《哲学研究》上批评前苏联《简明哲学词典》的论文受到国内外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学术月刊》、《哲学研究》陆续发表了一些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章,这些文章提出了一个共同的见解:认为斯大林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提法不确切。在他们看来,“辩证唯物主义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不存在历史唯物主义之外的辩证唯物主义”,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者认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说成是辩证唯物主义加历史唯物主义,固然不确切,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概括为历史唯物主义,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来面貌。为此,发表一些个人的看法,以就教于哲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李达在以极大热情从事党的创建工作的同时,也十分关注中国妇女问题和妇女解放运动。除主持平民女校、指导《妇女声》刊物以外,他还译介国外有关妇女解放著述,介绍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结合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将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与中国妇女解放实际结合起来,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妇女问题特别是中国妇女解放问题,撰写并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妇女解放的著作,积极探索中国妇女解放的道路。李达在党的创建时期对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所做的贡献,对推动党的创建起了重要作用,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正> 还在60年代前期杨献珍始处逆境时,李达就曾伸出拇指说:“杨献珍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这个。”杨献珍大难不死重新活跃于哲学论坛,日本学者尾奇庄太郎评论说:“最近三十多年来,中国哲学界一直存在着以杨献珍为中心的‘震源’。”“由于他直言不讳,积极发挥作用,多次引起波澜”。苏联学者B·T·布罗夫甚至认为:“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在五十至六十年代之交的年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