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时代的产物,是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之作。通过对以往一切旧实践观的批判,马克思阐明了科学实践观的基本内涵,马克思彻底的唯物主义实践观得以诞生,这标志着马克思实践观对旧哲学实践观的巨大超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成为区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标志。研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的实践观点,探寻其对当代中国哲学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深远影响,对于进一步把握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当代闪烁的理论光芒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钱娟 《世纪桥》2013,(9):51-52
马克思早期对象化思想集中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强调感性的唯物主义、黑格尔的劳动辩证法和思辩唯心主义,阐述了对象化思想。把握这一思想的理论渊源和基本内容,对于理解马克思哲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马克思哲学的解释者认为 ,马克思是通过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 ,返回到费尔巴哈的以抽象的自然为基础的唯物主义 ,把一般唯物主义作为自己哲学的基础和核心 ,将这一思想路线向前推进 ,把它推广到社会历史领域 ,从而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传统的马克思哲学的教科书也正是持这样的观点去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本质及其发展史的。因此厘清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 ,区别二者的唯物主义学说 ,明确马克思哲学唯物主义学说的特征所在 ,对于如何“回到马克思”和“让马克思走进现代”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实践性”、“历史性”确…  相似文献   

4.
高永强  殷雅辉  楚颖惠 《求实》2006,(Z2):122-123
一、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继承。1.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继承只要承认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是马克思哲学的来源,就得承认马克思与费尔巴哈是立足于唯物主义的共同立场。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思想实质是唯物主义,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创立辩证唯物主义,是因为吸收了费尔巴哈唯  相似文献   

5.
正马克思的整个理论生涯,在其早中期阶段马克思逐步深化和理清了德国古典哲学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批判继承关系,到他和恩格斯一起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时创立了一种具有独特形态和范式的实践观,即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所创立的新实践观批判性地克服了西方哲学传统中道德实践论与技术实践论的各自片面性,在新的方向上整合了两者的对象领域和价值追求,将实践哲学提升到了更加全面而深刻的历史高度。因此,有很多研究者认为  相似文献   

6.
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世界观以人类学为基础,代表着形而上学结束后遗留下来的直接意识对世界的需求及其乌托邦设想。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批判打破了直接意识虚构的意识形态,切入了资本主义历史的直接当下现实。马克思的世界性批判为现代社会莫立了第一块基石,人的本质追求从此导向在世界尺度上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费尔巴哈提出了宗教是人类思想的转化,之后就有人提出了一个问题:"人们的头里是怎样产生宗教幻想的"。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对这一问题的思考。马克思给出的答案就是人们通过社会活动和自然界相互作用,随着人们的社会关系不断发生变化,人们开始产生宗教情感,随后宗教信仰开始出现了。这样的理念最开始出现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它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出发点。这个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有充分体现。马克思的思想超越费尔巴哈的思想,它借鉴了唯心主义的积极思想,将历史和唯物主义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他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观。这是较为宏观的唯物史观,它包含了人与社会还有自然界在内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是其实现哲学变革和理论革命的重要基石。马克思揭示并批判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头足倒立"的唯心本质,并且借助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从此,辩证法不再是一种外在抽象的思维方法,而是一种内在于现实的实践表达。以马尔科维奇与科西克为代表的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者始终坚持"以马解马",一方面通过破除对马克思辩证法的长久误读和重申马克思辩证法的人学本质恢复了马克思辩证法的应有地位;另一方面通过论证辩证法在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的存在样态和借助辩证法阐明人及其世界如何存在的问题实现了对马克思辩证法的创造性解读,从而开辟了马克思辩证法思想发展的东欧路径。  相似文献   

9.
"类生活"是马克思既区别于黑格尔又区别于费尔巴哈的一个重要理念,在马克思看来,真实的人固然是现实的、个体的、自然的人,然而,如果人离开了所生活的"类",离开了社会,人的存在就只能是一种孤立的从而也必然是抽象的存在。马克思的"类生活"虽然具有费尔巴哈的话语色彩,但却超越了费尔巴哈。费尔巴哈所承认的"类"存在物只是针对"生理学"意义上的人即自然的人本身,而没有真正触及到社会中的人即人的"类生活"。因此,我们说马克思的"类生活"之所以高于费尔巴哈,就在于马克思已经看到人的真正本质并不是"生理学"意义上的存在,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相似文献   

10.
《求实》2015,(12)
马克思扬弃了旧哲学人的本质观,科学阐述了"类本质"和"现实的人"的思想,标志着马克思人学思想从超越抽象的人本主义转向到实践唯物主义;从"类本质"到"现实的人",再到"共同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转向,马克思不仅从哲学上关注和回答了人的现实问题,而且在人学思想上实现了革命性变革。这对我们消解现代化进程中人的"原子化"趋势,确立"类意识"的价值吁求,促进人的本质的"自由自觉"的全面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一条的第一句话“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的方面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页)被许多人作了各种不同的理解。其中最主要的是涉及到对于“直观”和把对象、现实和感性“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去理解、当作实践去理解”等思想的理解。这也是研究《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的一个难点。许多人认为,在…  相似文献   

12.
刘志洪 《唯实》2010,(5):41-45
费尔巴哈哲学和唯物主义的本质不是自然唯物主义,而是感性唯物主义;费尔巴哈哲学的一个主要思想是结合理性、思维和感性、直观;费尔巴哈对重要概念的理解是感性唯物主义的理解。对费尔巴哈哲学和唯物主义本质的自然唯物主义理解的主要论证不能成立,费尔巴哈本人就驳斥了对其哲学和唯物主义的自然唯物主义理解。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曾借鉴了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思想资料。其借鉴的形式有以下三种。 一、在批判谬误中发现真理。 青少年时代的马克思在其父亲、师友进步思想的影响下,很早就追求“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强调选择那“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很自然对黑格尔哲学发生了兴趣。马克思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博士俱乐部”的活动。他力图从黑格尔哲学中得出无神论和革命的结论,并想通过对宗教和普鲁士国家的批判来促进社会进步。但马克思同其他青年黑格尔派有分歧,表现在对哲学和现实的相互关系的理解上,他认为,哲学应成为改造非理性现实的武器。这为他不停留在恩辩哲学的圈子里,而是积极参加现实政治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是立足于所处时代的经济事实即资本主义生产中的异化劳动,在对黑格尔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的人本学思想批判式研究基础上所形成的思考。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由类生活和类特性两方面总和确证,却丧失于异化劳动中,所以需要在对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进行扬弃后的共产主义中复归人的本质。同时,人的本质学说涉及多个层面的问题,不仅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建构奠定重要基础,更是在生命之维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邓春莲 《唯实》2003,2(5):9-14
借助经济学语境解读马克思哲学话语的理论平台 ,梳理青年马克思哲学思想与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关系 ,说明对二者关系的唯物主义同质推广论和人本主义同质推广论都没有抓住根本。青年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学理关系应是异质超越 :实践唯物主义超越了直观唯物主义 ,社会的和历史的唯物主义超越了自然的和历史的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16.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为马克思“历史科学”建构的起点,蕴含着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在《提纲》第一条中,马克思合理地介入实践范畴,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展开了彻底性批判,既有力驳斥了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感性直观的致命缺陷,又猛烈抨击了唯心主义抽象能动的根本缺陷。马克思经由对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双重清算,不仅完成了对旧哲学内在体系的彻底解构,从旧营垒的困境中跳脱而出;而且以实践观为锁钥开辟了认识世界的新路径,通达出一种导向科学观念本身的历史思维模式,从而实现了对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历史性超越。  相似文献   

17.
李朝辉 《世纪桥》2024,(5):10-12
马克思的现实观是基于他对现实的彻底批判而形成的,是科学地把握现实本质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的现实观从人的现实生活出发,对人自身及其活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进行了具体分析,深入阐释了现实的本质、特征和生成条件等问题。马克思的现实观为我们准确认识现实世界、把握现实规律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指导,也为我们科学判断世界形势、制定发展战略提供了思想指南。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以马克思现实观为指导,加强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充分把握时代特征和发展大势,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以实践为逻辑起点,从物质利益疑难转向经济问题研究,从而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走出了物质利益之谜的困境。马克思在研究利益问题的过程中,批判了黑格尔的哲学,确立利益范畴的唯物主义原则;批判了非历史主义,确立利益范畴的历史性与共时性统一原则。需要、社会关系、社会实践、人的需要对象和欲求是马克思利益范畴的构成要素。马克思利益范畴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马克思思想的精神特质。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批判继承,创立了革命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并以此为武器,在唯物主义实践观的基础上,从社会发展和人类解放的高度,对创新的源泉、创新动力、创新主体等思想,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人学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古往今来的哲学家们关于人的问题的解说均囿于人的自然属性,根本错误在于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离开特定的生产关系去认识人的本质;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前人(尤其是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基础上,指出人的根本属性在于其社会性,劳动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决定性因素。文章提出,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与物质生产作为出发点并不矛盾,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马克思在人的问题上对旧哲学的超越,为新唯物主义的建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