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80年前,以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为引爆点而发生的五四运动,是中日人民为了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伟大革命风暴,也是冲破封建思想牢笼、推动思想解放的号角。五四运动使云南知识青年思想解放发生了一次质的飞跃,更多的青年人走出了封闭的山国,投入到广阔的世界,呼吸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鲜空气,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对云南以后的革命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丑四运动以前,云南处在唐地免的心台之下,唐以克参加过辛亥革命\护日起义。1917年9月孙中山在广你这立护法军政府后,店名义上是站…  相似文献   

2.
建党时期陈独秀对无政府主义的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时期,无政府主义反动思潮曾经严重地影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影响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影响创建一个马列主义的有严格组织纪律的无产阶级政党。在五四运动以前,无政府主义作为一种小资产阶级政治思潮,曾在一定程度上起过冲击封建思想和军阀政治的作用;但随着马克思主义的深入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  相似文献   

3.
《前进》1999,(5)
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距今已经整整八十周年了。五四运动开创了中国历史的崭新篇章,五四精神至今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五四运动带着过去所不曾有的革命的彻底性,即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五四运动使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成为新民主主义...  相似文献   

4.
日出东方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919年,中国产业工人已经发展到200万人左右。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919年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阶级基础。1920年,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等地和在日本、法国的留学生中先后成…  相似文献   

5.
徐岚 《人民论坛》2013,(10):200-201
五四运动掀开了中国人民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序幕,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通过五四运动得以发展,从而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在思想上和干部上提供了条件.五四运动改变了青年毛泽东的思想,使他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最终走上了拯救中华民族的伟大革命征程.  相似文献   

6.
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伟大爱国运动,它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义义革命的序幕。山东的五四运动是全国五四爱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特点,为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一章  相似文献   

7.
唯物主义从一开始就是同唯心主义有神论对立的。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唯物主义同各种有神论的迷信世界观作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揭露了有神论的虚妄。然而,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由于存在着种种局限性和片面性,还不能彻底地战胜唯心主义有神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它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反对唯心主义有神论的锐利武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同李洪志的“法轮大法”所宣扬的愚昧粗俗的唯心主义有神论是根本对立的。一、世界是物质的,还是…  相似文献   

8.
从传统走向现代,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五四运动促使中国近代以来的现代化探索发生根本性逆转,激进分子在多重比较中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方向;五四理念构成中国现代人格的必备要素,主体意识觉醒的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中成长起来,此后成为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及期同中国工人运动的日益结合,推动现代政党的诞生,从此成为领导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政治力量;民主与科学作为五四时期反对封建主义的最有力思想武器,既是中国现代化的主要目标,也是推动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第一次高潮,从此爱国主义具有现代意义并成为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9.
无产阶级民族观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核心,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在民族问题上的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自治区的经验证明,只有深入持久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树立无产阶级民族观,提高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自觉性,才能把党的民族政策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更好地促进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它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作为观察和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指导思想,并且在把马克思主义民族  相似文献   

10.
<正>10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我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它不仅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而且其孕育的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内容的五四精神,更是民族复兴征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强大精神动  相似文献   

11.
七十年前发生的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革命一个新的时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五四运动使上个世纪中叶在欧州徘徊的“幽灵”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成了中国人民打破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辉煌胜利,五四运动及其以后的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学习目的要求学习这一章,在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作用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着重认识人民群众的伟大历史作用,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认识普通个人、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特别是无产阶级领袖的伟大历史作用,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热爱无产阶级领袖,反对个人崇拜;正确认识个人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的关系、划清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在这个问题上的根本界限。  相似文献   

13.
延安整风是继五四运动之后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一次全党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克服了党内长期存在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是我党实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举措,极大地推进了我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也是我党真正开始懂得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制胜法宝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14.
五四运动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重大事件,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四运动高扬"民主""科学"的旗帜,激励着几代青年人追逐着青春理想,五四精神得到继承与弘扬。百年来,"德先生"和"赛先生"在曲折中不断前行,展现出随时代共进步的亮丽轨迹。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五四运动相关研究的梳理,可以展现五四运动在当代中国所呈现出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5.
一、中共云南地下党建立的经过我国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的思想从封建主义的禁锢下解放出来,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所接受,经过五四运动,中国出现了一批早期共产主义者,他们广泛地宣传马列主义,把马列主义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于1921年7月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以后,“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全国工农运动的高涨,促进了全国革命形势的飞跃发展。云南也和全国一样,人民群众在革命思想的影响下,对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和军阀的黑暗统治,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1918年提灯会时,昆明学生灯笼上就出现了反对云南地方  相似文献   

16.
《传承》2016,(4)
五四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此,中国的无产阶级接过资产阶级未能完成的历史重任,开始了新的革命历程。事实证明,近代中国的革命任务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这是中国革命的迫切需要。而五四爱国运动的浪潮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阶级基础、思想基础、干部上和组织上作了准备,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7.
刘方涛 《前沿》2010,(22):41-43
〈反对本本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它反映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精神,为反对本本主义,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有效途径.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反对本本主义〉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都是引人注目的.本文就是从〈反对本本主义〉认识层面上,谈谈如何促进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转化.  相似文献   

18.
小资料     
周恩来(1898.3.5一1976.1.8)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周恩来同志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他从青年时代起就献身于人民的解放事业。一九一九年,他积极参加五四运动,从事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革命活动。一九二○年到一九二四年,他先后到法国和德国勘工俭学,在旅欧的中国学生和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一九二二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圆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书记,并在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工作。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相似文献   

19.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教条主义是一个常提常新的问题。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受到来自教条主义的干扰。从1937年11月底王明回国,到1938年9月底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开幕,虽然时间不到一年,但它在中共党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毛泽东领导了一场反对王明教条主义的斗争。这场斗争,引发了延安整风运动,从而在中国革命史上,彻底结束了教条主义的影响,开始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推动了中国革命在新时期的胜利前进。王明回国前,党所领导的革命面临着极为复杂的局面:一方面日本帝国主义加紧…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共产党是应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产生的。一方面,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改变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的旧的生产关系,民族资产阶级较早地担负起了这项任务,但它由于自身的弱点无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项任务就不能不客观上落在了新兴的具有彻底革命性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另方面,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又把中国工人阶级推上了政治舞台,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构成了产生自己阶级政党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两方面在客观上的结合,使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工人阶级的革命政党具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