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自然生态系统。但是,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却使湿地面积逐渐缩小,生物多样性降低,湿地动植物栖息、繁衍地遭受破坏,湿地环境不断恶化。随着人们对湿地的重视,要求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本文总结回顾了目前我国湿地生物多样性法律保护的概况和特点,指出我国整个湿地生态系统亟待立法管护的迫切性,进而对我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立法取向与制度完善提出一些建议与构想,以期促进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因而,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内涵广泛的概念,但意义较大的主要有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3个层次。  相似文献   

3.
6月18日,国家林业局党组会研究决定,成立全国林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委员会。全国林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委员会的职责是,统筹指导全国林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审定林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规划、行动计划,并对林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大问题作出决策。  相似文献   

4.
外来物种入侵对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障我国的生态安全,实现物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立完善的控制外来物种的法律体系是十分紧迫而必要的。但是我国现行防止外来物种入侵法律还存在很多问题,并没有充分包含入侵物种对生物多样性或生态环境破坏的相关内容,与从生物多样性保护角度控制外来物种的目标还相差甚远。我国应当在总结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国情基础上,在立法原则的指导下,整合现有法律规定,建立我国的防止外来物种入侵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5.
林业碳汇具有减缓温室气体效应的独特功能,是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如果没能对林业碳汇项目进行合理规制,将会严重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从而削减国际社会为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所做出的努力.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的中国,在实施林业碳汇项目过程中,应从法律层面对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共赢.  相似文献   

6.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云南得益于气候、光热、地理等天然优势,具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云南省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通过生物多样性种植,发展生态农业,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修复矿区周边受重金属污染的农田,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饱含尊重自然、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和发展理念,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应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这些重要论述,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突出抓好蓝天、碧水、青山、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努力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并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党自身的历史使命,努力推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云南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全面推进“七彩云南保护行动”,重视加强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努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了《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丽江宣言》,彩云之南正在国际国内树立起致力于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良好形象。迪庆藏族自治州是滇西北生物多样性的核心区域,更应该在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发挥积极和重要的作用。为了尽快贯彻落实《云南省政府关于加强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若干意见》,提高“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和“生态立州”的思想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行“七彩云南香格里拉保护行动”,现就迪庆州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问题,结合众多部门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提出政府层面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美国外来物种入侵的相关法律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世界经济、贸易和交通的发展,外来物种入侵活动日益加剧,已经威胁到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对我国的一些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损失。目前,美国已通过了很多与控制外来生物入侵相关的法案,这些法律具有强调部门之间的协调性、明确个人责任、强调公众参与的特点。我国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尽早出台《外来物种入侵防治法》,进而更加有效地防止外来物种入侵,保护生物多样性。其主要内容应包括: 1.建立外来物种入侵的早期预警机制; 2.理顺和明确执法机构的职责; 3.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 4.重视后续影响; 5.确立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公众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10.
海洋是地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但近年来海洋生物多样性因愈演愈烈的海洋生物入侵现象而遭到了巨大破坏,世界各地稀有的海洋物种面临着可能灭绝的巨大威胁。风险预防原则是国际环境法中一项重要原则,但是从定义到适用上一直都存在着争议。分析风险预防原则在海洋生物入侵问题适用上的针对性,对包括我国在内的海洋生物入侵严重的国家应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北半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地处中国西南山地的云南省,拥有从热带、温带到寒带的气候类型,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形成了极其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位居中国第一。  相似文献   

12.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各种生物赖以长期存在、繁衍、昌盛的基础和社会财富的源泉,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按照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划分,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的大理、宾川、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6个县市和漾濞县的5个乡镇属大理片区,总面积16726平方公里,人口250万人。片区地处全省南北各个植物区系交汇地,云南高山植物区、金沙江植物区、滇西峡谷区和澜沧江流域植物区等四个植物分布区的结合部位,在复杂的地形、地势及立体气候的条件下,形成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多样性和差异性是多元互补发展的前提条件,理论上讲多样同质的事物客观存在,但更为普遍的是事物以多样异质的形式来体现。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属于低纬度的高原地带,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的多样性和气候的多样性,使云南的生物呈现出多样性、多元化的发展,其表现是植物、动物等生物多样性、差异性的生长。这种多样性、差异性的生物表现是云南的特点和优势,也是云南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基础。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特色和优势,树立多元互补理念,大力发展云南特色农业。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协商民主思想的精神,对如何发挥统一战线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生态安全的基石。丽江丰富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是自然界和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中国独具特色的生物宝库,也是全世界人民流连向往的绿色家园。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设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发展思路的根本需要,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丽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于实施丽江市提出的“建设生态产业发展基地、清洁能源基地和旅游胜地”的目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2021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主旨讲话强调,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云南省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筑牢绿色发展理念,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积极...  相似文献   

17.
统一战线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研究对于统战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基础发生了很大变化,处理好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是解决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各种问题的根本方法。本文以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从哲学视域论述了统一战线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内涵、原则、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8.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云南赖以生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滇西北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垂直地带性明显,分布着各种珍稀、濒危和特有动植物以及原始森林植被类型,拥有27%以上的高等植物和23%以上的动物种类,保存有全球面积最大的低纬度高海拔寒温性针叶林生态系统,不仅是中国三大特有物种起源和分化中心区域,而且是全球生态类型、景观类型和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生物多样性保护极为重要。滇西北地处亚洲四大江河的上游,是云南省高原湿地集中分布地区,碧塔海、纳帕海和拉市海3处省级保护区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已成为国内、国际高度关注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之一,实施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9.
提到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不得不提的是云南这块富饶而多彩的红土地,而在整个云南生物王国当中,滇西北地区又是最令人瞩目的一片沃土。众所周知,滇西北是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之一。该地区属于喜马拉雅山系东部的横断山脉纵谷区,处于东亚、东南亚和青藏高原的生物地理界交汇处。在进化史中,滇西北地区处于重要位置,是动植物在迁徙过程中异常重要的南北走廊(特别是在冰河时期),这样重要的生物地理位置同特殊的地形多样性以及气候多样性共存,使这一地区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环境,为其物种的丰富程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曾经给滇西北地区以高度的评价:“作为一个为数不多的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天堂,该地区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突出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国家的重要战略性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潜力,也是国家生态文明和环境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向前发展,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显得非常迫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