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美国外来物种入侵的相关法律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世界经济、贸易和交通的发展,外来物种入侵活动日益加剧,已经威胁到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对我国的一些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损失。目前,美国已通过了很多与控制外来生物入侵相关的法案,这些法律具有强调部门之间的协调性、明确个人责任、强调公众参与的特点。我国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尽早出台《外来物种入侵防治法》,进而更加有效地防止外来物种入侵,保护生物多样性。其主要内容应包括: 1.建立外来物种入侵的早期预警机制; 2.理顺和明确执法机构的职责; 3.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 4.重视后续影响; 5.确立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公众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2.
外来物种入侵影响着我国的生物多样性、物种进化和社会经济等方面,但我国在防控外来物种入侵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无疑加重了外来物种入侵对我国的危害.日本规制外来物种入侵的法治经验为我国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我国可以借鉴日本规制外来物种入侵的法治经验,制定专门性法律,完善信息公开,建立健全防控外来物种入侵的责任体系,加强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3.
目前,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受到外来入侵物种的侵害比较严重的国家,都先后建立了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各种技术准则,并进行了相应的立法。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于外来入侵物种的研究仍处于起始阶段,其主要缺陷如下:第一,缺乏一部防范外来入侵物种的专门性法律;第二,对于外来入侵物种的分类存在缺陷;第三,相关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性。因此,应在坚持风险预防原则的正确指导下,制定消除和控制外来入侵物种的应急措施和长期措施及恢复本土生物多样性的法律规定,并完善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4.
外来物种入侵早已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全球性问题。我国《民法总则》第九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该条文被称作"绿色原则"。将"绿色原则"作为民法这部社会百科全书的基本原则,体现了我国环境治理的决心,也对后期的立法工作起到了指导性作用。本文以我国《民法总则》中"绿色原则"的纳入为契机,分析了在"绿色原则"的角度下,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缔约过失责任、违约责任、侵权责任三种主要民事责任的承担及后期的立法建议。但法律不是万能的,在完善我国法律规范的同时,也要建立完善的金融保障机制,另外也需要建立控制外来物种入侵的技术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维护生物多样性,是世界各国政府必须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针对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严峻态势,应通过制定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专门法律,借助早期预警机制、风险评估机制、责任追究机制、职能监管机制、事后救济机制等。有效防治外来物种入侵。  相似文献   

6.
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管理与生物安全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入侵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林业入侵生物在全社会生物入侵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按照习惯,我们称林业入侵生物为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目前的法律和法规不能完全适应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管理,建立林业法体系和生物安全法体系对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建议,尽快制定植物保护法、森林健康法和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  相似文献   

7.
物种入侵正日益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生态环境安全的又一风险因素;运用经济学的"外部性"问题理论对生态环境法益进行价值面检验,可以得出对物种入侵行为的刑法规制是一种真实的必需而非杞人忧天式的幻境的结论。物种入侵行为的刑法规制的犯罪构成模式应当是危险犯与实害犯并用,建立在统计科学概率论基础上的疫学因果关系是破解生态犯罪刑法因果关系的合理选择,这是对生态环境法益保护的存在面解析;"最小危害"原则、"人格者"理论与"比例性"原则为刑法规制外来物种入侵行为存在的自由保障与安全维护之间矛盾的疑问提供了妥帖的解释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言语-行为分析法是哥本哈根学派用来分析安全问题的一种方法,这种分析的目的不是为了推动或论证某个问题是安全问题,而是为了评估人们发现一个确定问题的安全化是好还是坏。国际关系学界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的研究基本是从非传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角度进行的。然而,外来物种入侵问题首先是生物以及社会管理方面的问题,而不是安全问题。运用“言语-行为”分析法对此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科学研究和理论上,外来物种入侵问题的安全化是比较容易实现的,但在具体实践上,则基本没有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安全优先权。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战略之一。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各级党委、政府长期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认真实施了“七彩云南”保护行动、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以及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始终保持资源林政管理严打高压态势,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和生态产业建设,动员全社会力量建设“森林玉龙”。  相似文献   

10.
作为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构成要素,湿地保护立法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的湿地开发与利用还存在诸多问题,在湿地保护立法方面也尚未形成较为健全的法律机制,不完善的法律制度同迫切的湿地保护需求已形成鲜明的对比.对此,在生态文明视阈下,需要从指导思想入手统一立法理念,落实专门性立法、生态补偿制度等顶层设计,并建立健全信息化平台,建立常态化、跨流域湿地执法机制,健全激励机制与全过程参与机制,切实推动湿地生态保护法律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国家安全”这一概念的含义广泛,从法学角度可以将国家安全定义为一国法律秩序的稳定状态。目前,我国环境状况持续恶化,环境安全已成为我国国家安全体系的短板且严重威胁到我国法律秩序的稳定。法律具有秩序价值,能够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通过对宪法文本的分析,可以认清宪法中关于环境保护相关条款对于维护国家安全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能源环境安全日益成为能源安全不可剥离的伴生因素。能源环境安全的实质是化石能源的生产、消费带来的外部性问题。解决能源环境问题必须融入能源政策、法律规范。我国能源立法应当扩展能源安全价值视角,确立能源环境安全价值观,以此奠定建立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法律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13.
尽管我国在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但在实践中,这种末端治理模式终究未能从根本上扭转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困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瓶颈越来越突出。解困之策需要创新思维,以消费生态化和产业生态化的思路,从消费和生产环节的源头上着手,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经济基础。本文研究的现代生态产业体系就是支撑现代生态文明社会最核心、最基础的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4.
完善生态立法体系是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前提,提高公众生态环保的法制意识,是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重要环节,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机关执法能力的建设是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关键,在广度和深度上,加大对个人环境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的追究是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环境保护立法和执法中始终受到"过分依赖政府主导"的错误思想指导,整个环境法律体系均突出表现出典型的"管理型法制"特点.这一现象如不能及时纠正,将对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法治"轨道的健康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我国户籍制度的变革是与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战略紧密相连的。在城乡二元格局下,当前的户籍制度改革促进了公民迁徙自由权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的发展。但是由于这种改革更多地是从城市经济的发展角度来设计的,因而在整体上忽视了对外来流动人口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的维护。面对我国当前城市保障能力有限的事实,地方政府可以依据某种立法分类来实行“有差别”的平等保障。  相似文献   

17.
当代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引起人们环境伦理与环境法律的交互思考,也引发从传统环境伦理观的天人合一、人类中心主义和片面发展过渡到新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和生态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观。法律生态化突出生态本位的法律观念,强调代际公平与种际公平的价值取向,以保障环境权为重心,树立预防优先的立法倾向。环境法治包含了环境法律的体系,环境立法、司法、执法,以及环境法律救济和监督等内容。  相似文献   

18.
"淘宝事件"折射出我国电子商务中定价互动机制,中小商户维权方式法律规制,第三方权益受损的法律救济途径,以及电子商务中垄断监督和维权协助的缺失等问题,建议加强电子商务中定价互助机制、垄断监督机制的建立,设立维权组织,规制维权方式,建立切合电子商务特点的司法管辖制度。  相似文献   

19.
履行国际人权公约 ,是我国政府维护人权的法律义务。必须加强司法人员的人权意识 ,强化刑事法律人权保障功能 ,维护公民的个人基本权利 ,包括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和文化权利。为了使我国刑事法制建设严格贯彻“两权公约”的要求 ,必须在修订刑法时明确体现限制死刑精神 ,为最终取消死刑创造条件 ,并将劳动教养作为保安处分规定于刑法之中。  相似文献   

20.
社会保障法是调整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就不可能有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是全部社会保障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具体保障项目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系统化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我国社会保障法体系建设起步较晚,目前仍然处于探讨和逐渐完善阶段。由于所处的理论视角不同,人们构筑社会保障法体系的观点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