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德"探折     
官吏道德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为官者应该具备清廉、谨慎、勤劳这三种品德。我国历代都十分重视考察官吏的道德品质。“考德”的目的在于促进各级官吏提高道德素质 ,最终具备道德自觉性。  相似文献   

2.
冯桂芬在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下,在揭露晚清封建官僚体制弊端的基础上,以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思想为参照系,提出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改革主张:改善官僚升降机制、改善民意上达机制、压缩编制、提高行政效率、提高官吏素质、厚养廉遏制官吏贪污腐败等。  相似文献   

3.
官吏出面为他人或为自己说情,被请托的官吏慑于某种压力或为了谋取私利,往往会网开一面而曲法办事。唐代为维护国家法制的公平,确保官吏依正理处理公事,严防官吏的贪污受贿行为,特设立了请求罪。  相似文献   

4.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是目前领导干部人事管理制度中的重要环节。与此相同,官吏考核机制也是我国古代封建职官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明代改革家张居正说"国之安危,在于所任","安民之要,惟在于核吏治"。封建社会,出于国家管理的需要,官僚机器空前发达起来。为了使其能够有效地运转,历代统治者都充分认识到考核官吏的重要性,认为治理好百姓首先要对官吏的政绩进行考核,把考核作为识别和任用官吏、维系官僚队伍秩序、整顿吏治、维护政权的重要手段。因此,探讨中国古代官吏考核评价机制的演变,分析其特点并总结经验教训,有助于从源头了解我国封建社会的职官制度,对于深化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完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提高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具有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虽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法律职业群体,但司法官吏广泛的存在却是历史事实。由于中国古代司法从属于行政的基调,司法官吏的选任并没有独自适用的制度,而是和行政官吏适用同一的选任制度,这种制度可称之为官吏选任的普通制度或程序。但是,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在首先遵循官吏选任普通程序的前提下,对司法官吏的选任又做出了一些专门规定。  相似文献   

6.
一般来说 ,秦律是指商鞅变法以后秦国及秦朝的法律 ,云梦睡虎地秦简中的秦律有很多内容涉及对官吏的管理和监督 ,主要有对官吏的选任、对官吏的监督和管理、对官吏的考核以及对官吏教育等内容 ,秦律虽然有严酷的一面 ,但也包含着很多后世可以借鉴的东西 ,因此具有积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7.
唐代对官吏的惩治措施虽然以刑罚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统治者对官吏的违法行为一律采用刑罚予以处置。事实上,唐代还有不少惩治官吏的行政处罚措施。贬官就是最常用的办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汉律中的司法官吏渎职罪考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现有的汉律史料来看,汉代国家对于司法官吏司法权的主要约束机制,是于律典中就司法官吏的渎职罪进行较为严格的规定。汉律对于司法官吏渎职罪的规定,贯穿于刑事司法的各主要环节。这些司法渎职罪的规定对官吏的司法活动形成比较严格的法律制约,对于保证司法公正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纵观我国古代行政管理制度史,古代官吏考核制度对国运的兴替起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它是国家昌盛的必要条件。本文主要介绍了唐宋官吏考核制度的主要内容,唐宋官吏考核制度的变化过程促使我们对古代官吏考核的人治背景与政治背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我们现阶段的公务员考核制度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汉代没有专门司法官吏选拔制度,被选任的普通官吏因明了法律或处事公道才能被任命为司法官吏。汉代有较为完善的司法官吏考核制度,它既包括对兼具司法职能的州牧、郡守、县令、长的司法绩效考核,又包括对专职司法官吏御史大夫、侍御史、廷尉等的考核;司法责任的主体是享有司法职能的司法官吏,承担责任的原则有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和连带责任原则;责任的种类有鞫狱故纵、鞫狱不直、鞫狱不实、受赇枉法和失刑;责任的形式有死刑、赎死、免官、贬秩、徒刑和罚金。  相似文献   

11.
自阶级产生便有了贪污腐败,它是我国数千年封建社会“官本位”社会之顽症。“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吏是否清廉关系到国家的政权,因此历朝历代都把惩治贪污腐败作为维护统治政权的稳定,缓和阶级矛盾的重要手段,其中唐代反腐惩贪的成就较大,在官吏制度、刑罚制度等方面都有可取之处,试做分析。一、以廉择官的官吏制度。官吏道德修养的高低、个人素质的好坏,是清廉与腐败的关键。所以唐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对官吏的选拔、考核和任用,以保持官僚队伍的廉洁性。1、实行严格的官吏选拔制度。唐代实行科举制,是封建时代官吏选拔方式的重大进步,具有…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吏沟通着君主和民众,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基于此,官吏在整个封建社会的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官吏的管理也自然成为君主的重要职责之一,从中国古代吏治实践来看,以德治吏和依法治吏是官吏管理的最基本方式。分析这两种方式,可以为当前我国的官员管理提供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官吏不是君主的私人,是国民的公仆。”这是在改革国家官吏制度问题上,孙中山所持的基本思想观点。围绕着这种思想观点,孙中山对改革国家官吏制度的问题,进行了种种论述,提出了许多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公务员管理制度中,公务员考核制度是核心。而中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经过秦汉两朝的发展,至唐宋明清时,已经走向了完备化,形成一套严密的组织系统、考核标准和对各类不同职务官吏提出不同需求、分类考核以及考核与奖惩相结合的方法,对奖勤罚懒、扬善排恶、激励官吏勤政廉洁,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研究中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对完善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和今天的选人用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秦简之《效律》和张家山汉简之《效律》类似于今天的行政监察法规中的国有财产审计法规,针对的是下级官吏,其中的处罚措施相当于现在的行政处分。秦《效律》中相当部分条款针对官府财产管理,也能据以考核各级官吏的政绩,其中重视督促官吏的日常工作,对官吏失职的制裁措施是要求其承担赔偿或罚物等行政责任,并承担连带责任。张家山汉简的篇目和内容较云梦秦简丰富,户、兴两律出现,说明西汉法律在继承秦律的基础上形式增多,内容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16.
考绩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吏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考绩 ,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秩序 ,对官吏的功过与政绩进行考察或考核 ,从而分别等第 ,以定黜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古人对考绩的称谓不尽相同 ,如考课、考核、考校、考功。虽称谓不同 ,但就其基本内容而言 ,都不外乎包括以下几方面 :考绩标准、考绩程序、奖惩办法。可以说 ,严密的考绩制度是对官吏进行奖惩的重要前提 ,而严格的奖惩制度则是对官吏进行考绩的必要保证。考绩制度在中国有着十分久远的历史 ,其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据史载 ,中国的考绩制度源于远古时代的舜。…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我国即将实行公务员制,考核乃公务员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实,我国古代官吏制中,也有“考核”这一项内容,而且在考核中积累了不少经验.了解古代官吏的考核方法,对我们今天推行公务员制,不能说没有一点裨益.根据有关史书记载.我国古代官吏初步实行考核制,可能在西周以前即有萌芽.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代有较完备的官吏考核制度。本文从考核标准、考核机构、考核结果兑现及考核权威性等方面,将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与古代官吏考核制度进行对比分析,以求吸取一些合理、有益的东西,使我国社会主义公务员考核制度更加完善和科学,继续朝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选拔官吏的优与劣,是历代政治上清廉与腐败的重要标志.科举制度前的五种主要选拔官吏方法都产生了许多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科举制度经历了隋唐宋元明清6朝1300年历史.历代只要严格按科举制度选拔官吏,就能促进民众教育发展,培养大批民众人才,提升官员素质,化解社会矛盾.反之,不用或乱用科举制度,吏制矛盾丛生,引起朝灭人亡.我们应学习借鉴科举制度,建立公务员考评法规.  相似文献   

20.
·知识卡片·     
我国古代的禁赌在古代,许多帝王为了“固本”,“塞祸乱三源”,视赌为洪水猛兽,以禁绝为快事。早在战国时期的《法经》规定:士民赌博者,处以“罚金三币”。如果是太子赌博,则处以笞刑三十,以示惩戒;秦代,李斯为始皇制订法律,对私下设赌的官吏“刺黥”,重者“挞其股”;汉初,禁赌的重点着眼于官吏身上。高祖深知晓“上梁不正下梁歪”的道理,对官吏聚赌要治以重刑。汉武带时,有个翮侯黄遂因赌博案发被上枷劳役终身。还有两个官吏张拾和蔡辟方进赌场小娱一阵被告发,武帝念其有军功,但还是削了他们的爵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