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2 毫秒
1.
自1979年伊朗爆发革命以来,沙特和伊朗关系始终不睦.尽管在不同历史阶段,双方对抗的强度有所不同,但是敌对已成为两国关系的常态.近年来,沙特、伊朗从插手叙利亚内战至也门内战,从相互指责对方支持恐怖组织到在石油生产问题上的“顶牛”,双边关系进入外交强硬对抗、军事上幕后“扳腕”的恶性循环.沙特和伊朗外交对抗既有两国历史恩怨,也是伊斯兰教派别争斗、地区主导权之争、大国介入中东事务以及地缘政治格局新变化等现实矛盾交织的结果.沙特和伊朗作为中东地区大国进行公开外交对抗造成的影响超越双边关系,对重塑中的中东地区格局造成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伊朗的强硬"核外交"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贾德政府在伊朗核问题上立场趋于强硬,其动因可从伊国内政治变化、“自主”核目标、构筑“核谈”新平台的动机等国内因素,以及核不扩散机制、大国博弈、国际形势等国际因素诸方面考察。综合国际大局以及伊朗的权力体系、外交传统、新总统的个人特点,可以推知伊朗在核问题上的强硬立场主要是一种策略,而非根本政策。伊朗“核外交”政策不会一味强硬下去。  相似文献   

3.
核阴影下的伊朗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核问题带来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压力,伊朗积极展开全方位外交,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困扰伊朗外交的诸多因素依然存在,其中美国因素尤为明显.奥巴马的上台有可能为美伊关系改善,进而为伊朗扭转外交困局带来新的机遇,但这种机遇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4.
伊朗总统哈塔米开创外交新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塔米上台两年以来,宣传文明对话,推行务实外交,成果显著。伊朗改善了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基本解决了困扰伊朗与欧盟关系的问题,缓解了与美国的敌对气氛。哈塔米在外交上所取得的成就不仅巩固了伊朗务实派在国内的地位,改变了伊朗的国际形象,而且有利于伊斯兰世界的团结和地区和平。哈塔米在今后近两年任期内所面临的重要外交课题是,彻底打破美国对伊朗的制裁,进一步改善伊朗的国际处境。  相似文献   

5.
伊朗研发核技术的决心(包括能力)与美欧阻遏伊朗拥核的立场严重对立。美国不能容忍伊朗拥核坐大,但能够采取的手段有限,而伊朗问题又涉及诸多大国利益。伊朗核问题将使中东局势乃至大国关系更加复杂,包括对中国的国家安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色列与伊朗关系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伊朗核危机爆发后,以色列同伊朗上演了激烈对抗的一幕,以伊关系呈现出类似而又不同于美苏冷战的战略对抗关系--军事上的遏制与反遏制,政治上的讹诈与反讹诈、经济上的制裁与反制裁、外交上的围堵与反围堵.以伊这种关系折射出维持现状的以色列与挑战现状的伊朗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地缘政治争夺、伊朗核问题和围绕"大屠杀"的历史争论是两国关系陷入僵局的根源.以伊对抗关系对中东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导致以色列同伊斯兰激进势力的矛盾取代阿以矛盾,成为当前中东地区的主要矛盾,并使大国在中东的关系更趋复杂.  相似文献   

7.
随着伊朗与美国的关系日趋紧张,伊朗在拉丁美洲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得到了拉美左派政府的回应.伊朗在拉美的利益取向是为本国核计划寻求外交支持、以石油为武器联合反对美国,以及发展多元化的经贸关系.拉美左派政府因性质有别,对伊朗的态度也迥然不同.古巴及拉美激进左派政府与伊朗的关系迅速发展,而拉美温和左派政府对伊朗的外交努力则保持谨慎态度.  相似文献   

8.
伊朗核问题与中国外交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伊朗核问题牵动大国关系,对国际油价和世界经济直接产生影响.对于中国来说,发挥自身的独特作用,调停伊朗与美国的敌对关系,协助国际社会解决伊朗核问题,符合中国致力于和平发展和构建和谐世界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尹斌 《西亚非洲》2007,(5):30-35
欧盟与伊朗关系是后冷战时代中东地区一对重要的双边关系。为了维护该地区的相对稳定和扩展自身的利益及影响力,欧盟对伊朗采取了不同于冷战后期(1979~1990年)的政策,逐步实施“以接触求转变”的政策。随着伊朗内政、外交的调整和中东地区形势的变动,该项政策在内容上经历了从“批评性对话”到“建设性对话”的转变,在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方式上凸显与美国不同的外交取向。  相似文献   

10.
蒋真 《西亚非洲》2007,13(1):5-10
保守派总统内贾德上任后,伊朗政府为应对危机采取了核强硬政策,其内容包括参与谈判,但在维护核权利上毫不妥协;在中东和大国间展开“魅力外交”,争取外交得分;加强动员与演练,增强对美国的报复能力。现政府的核强硬政策继承了前任维护核权利的坚定立场,同时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伊朗的核强硬政策和“魅力外交”在短期内延缓了核危机的加深,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伊朗核强硬立场在国内引起的争论;中东各国对伊朗核发展的担忧,都使伊朗的核强硬政策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