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法国主要国际关系智库对"中法人文交流"的认知为研究对象,以智库专家、意见领袖的文章、访谈、讨论或报告等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梳理、分析,发现法国智库对"中法人文交流"的关注不足,且其解读方式常常具有两个倾向,一个是"泛政治化"倾向;另一个是实用主义倾向。为了杜绝"泛政治化"解读,进一步完善"中法人文交流"的机制,我们提出三条建议:一,不用或少用"软实力"一词,淡化"人文交流"的政治色彩;二,将人文交流落实到"人与人"的真实交流中;三,阻断法国政府、媒体、智库、民众相互洗脑的死循环。  相似文献   

2.
王悦阳 《新民周刊》2012,(15):70-71
戏剧的人文关怀总是与现代人有共鸣的,我总觉得,当下戏曲界对技艺的传承外,缺少时代的人文关怀。一个技艺再好的剧,没有直奔人灵魂内心深处的人文关怀,不能撞击他,是不行的。"你们是不是请了韩国的专业舞蹈演员?怎么跳得这样好!"来过中国多次,在韩国以研究传播中国传统戏曲而闻名的吴秀卿教授一边疑惑,一边直言不讳地问起了浙江小百...  相似文献   

3.
"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建立以来,两国在人文领域的交流迅速扩展到教育、文化、科技、卫生、教育、旅游、青年、妇女、体育和地方合作十大领域,并正在形成顶层支持、官民并举、多方参与的发展格局,然而,该机制的自塑形象和他塑形象呈明显的非对称镜像关系,不利于我国人文交流成果的国际传播。本文对中法人文交流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梳理,对相关问题及其背后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就如何不断重塑和优化中法人文交流机制提出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4.
编与读     
《新民周刊》2012,(23):8-8
《人民调解,最"土"最有效》(2012年第21期)如何修复医患关系?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从破除医药不分、以药养医等制度上给予解决,却忽视了一个重要因素,即在医界倡导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归根结底是人文医学教育问题。与其他教育一样,长期以来,医学教育只注重医疗技术上培养,衡量其合格与否,关键指标是医疗技术,至于人格  相似文献   

5.
上海的文庙本身不过一座建筑,因为有了孔子(领头人),有了书市(事件),有了居民、商贩、买家的交集(群像百态),所以它不孤立,它有温度,有深刻的人文内涵、生活内涵。  相似文献   

6.
完善韩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立足于“求同存异”和“和而不同”精神上的两国共同发展是摆在两国面前的时代课题。2013年6月在北京举行的韩中首脑会谈,宣布两国将加强“人文纽带”。可以说这是努力跳出经济和政治领域的热潮,将两国关系朝着更高层次深化和发展的尝试。系统化的人文交流将为加强相互信任、构建两国关系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作出贡献。不过,中国的人文交流是从增强国家软实力的角度出发予以推进的,强调人文传统可以说是在以中国未来规划为目的的文化方面的努力。并且,其中心是名为“中国模式”的新普遍主义。站在韩国的立场上,应该考虑到这一层面,从战略高度推进人文交流。  相似文献   

7.
上海的这些变化是无心之作吗?当然不是,角角落落虽小,却是上海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后,通过精细化管理和城市微更新带来的新一轮成长。市委书记李强说:"一座令人向往的城市、让人流连忘返的城市,一定是细微处特别见精神、特别有味道的城市。"  相似文献   

8.
王嘉  国知非 《东南亚研究》2024,(1):113-133+157-158
人文交流是我国对外交往的重要内容。中越两国是文化相通的友好邻邦,在两国悠久的人文交流史上,文学交流是其中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基于两国人民和文化间的高度认同,以及相似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审美观,中国文学作品在越南始终有很高的接受度。近年来,中国网络小说在越南被大量翻译出版,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本文基于2000—2020年中国网络小说在越南翻译出版及网络转载的统计数据,对其在越南传播的过程和特点进行梳理和分析,为更好地开展中越人文交流活动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思路。在很大程度上,中国网络小说在越南的传播虽然是越南文化市场的自觉选择,但因缺少专业性的引导和规范而存在种种问题。然而,它作为一种民间、草根式的中越人文交流活动,不仅拉近了中越两国人民之间的心理距离,更为中越青年搭建了相知相亲的桥梁,对于推动中越两国的人文交流具有长期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老曹酷评     
曹景行 《新民周刊》2012,(32):12-12
@南方日报:河南开封拟将老城区改造成近20平方公里的实景人文旅游胜地,重现北宋"汴京"时期盛景。实现这一宏伟工程的前提是,十几万市民将在未来4年内从老城区搬离,仅拆迁费用就要支付至少1000亿元,而开封年财政收入不到50亿元。  相似文献   

10.
阙政 《新民周刊》2012,(17):34-35
医生有三重境界:治病救人,人文关怀,进入病人的灵魂。能做到前两重已经很了不起,如果大部分的医生都能做到前两重,对患者来说,就是莫大的福气。张嘉译,擅演地下党也擅演黑老大,"书卷气"和"江湖气"并存。吴秀波,有时是正义凛然的军人,有时是背信弃义的叛徒,亦正亦邪。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于5月31日下午在四平校区中德大楼举行《德国发展报告(2014)》新书发布会。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出席发布会,并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同济大学在对德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吴志强表示,同济大学未来30年在对德合作方面将致力于两个新的发展目标:一是由"对德的窗口"向"对德的门户"的转变;二是从单一的工程科学合作提升到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艺术学等学科的全面合作。藉《德国发展报告(2014)》发布之际,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还召开了以"大选后的德国何去何从?"为题的学术研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对中国对外"人文交流"政策理念与政策实践中的基本特点和认知误区进行梳理,对相关的概念内涵和观念差异进行辨析和讨论,进而就如何有效做到"民心相通"和"夯实国家间关系的社会土壤"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钟鸣 《新民周刊》2012,(16):91-91
"超越与反观:邱启敬(2006-2011)艺术展"由上海美术馆推出,虽然是一次回顾,但艺术家让我们看到了他近年来跨门类跨题材的创作现状,雕塑与雕刻是主要手段,但作品的呈现却极具现代精神。其中青花和田玉系列是新尝试的,却直溯中国古典人文传统,在  相似文献   

14.
在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国家一直面临权力收紧与下放、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协调平衡等发展战略问题。城市作为国家权力的主要承接者和开放战略的主要实施者,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家战略调整的影响。随着东南亚地缘重要性的增强,中国与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的合作被赋予新的战略内涵和想象。中新合作是由国家主导,苏州、天津、广州、重庆等重要城市参与的合作模式,而广州参与的中新"知识城"合作特色明显。这种中国城市参与的合作模式与城市在国际体系中地位凸显的趋势相契合,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地方分权的时代特征,同时也具有中国特色的差异性分权所带来的特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特色及其经验借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分析新加坡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特色和经验,对比目前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借鉴新加坡的经验,提出以传承本国优秀文化、增强国民意识、增进大学生对我国历史和文化传统的认同感等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王战  张瑾 《法国研究》2020,(1):36-42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六年来,在保持全球经济繁荣和维护世界和平进程中发挥了坚实作用,它是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旗帜和主要载体,同时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一个平台。2019年是中法建交55周年,中法人文交流是新时期中法两国交流继政治交往、经贸合作后的第三大重要内容,也是全球化背景下中法两国交往的重要保障。在长达8个多世纪的交往中,中法关系与中法人文交流相伴而生,中法关系的健康发展从根本上促进了中法人文交流的丰富与繁荣,中法人文交流内容的不断丰富有力的促进了中法两国政治、经贸关系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阙政 《新民周刊》2012,(28):58-60
除魅陈凯歌,暂时和《别姬》相忘于江湖,你会发现,每部他的作品里都能"搜索"到陈凯歌其人,好中是他,差中也是他。这些年,陈凯歌每逢有新片问世,话题兜兜转转几圈后,几乎都要和《霸王别姬》扯上些干系。以至于采访陈导也成了件尴尬的事,《别姬》就像一座大山横亘在前,既翻不过,也绕不开。这些年,我们习惯了以《别姬》作为立足点去理...  相似文献   

18.
马来西亚华人文学能够给我们提供一种更为感性的生活形态,它不仅仅是历史事实的记载,它还描绘了华人的思想情感以及精神变化,让我们更具体地了解马来西亚华人生活的种种样态.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是一种包含了历史记忆的人文形态.  相似文献   

19.
关于建立广州离岸金融市场的探讨──论广州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思路与对策李华杰,聂晓勇代国际金融的发展表明,离岸金融即非居民间的资金融通市场,是一个城市或地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城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主要部分。一、建立广州离岸金融场的意...  相似文献   

20.
以人文研究参与国际问题研究,为我们透视当代乌克兰的发展演变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乌克兰沉重的历史脚步>一书,从乌克兰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民族认同的形成过程等方面入手,考察了乌克兰未来的内部发展及其对外选择的前景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