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27年10月30日,在中共东江特委的领导下,由南昌起义部队红二师支持配合,广东海陆丰农民武装举行第三次起义,夺取了政权。11月8日,彭湃受派从香港回到海陆丰,筹建苏维埃政权。  相似文献   

2.
2003年2月,是土地革命斗争时期海陆丰及东江农民运动领袖、中共东江特委委员、东江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会委员长陈魁亚同志牺牲70周年。为缅怀先烈,我们在研究室、丰顺县委党史研究室的支持下,到烈士战斗过的地方进行调研,撰写此文,记载烈士的英雄事迹,让革命前辈精神光昭日月。  相似文献   

3.
1928年1月,海陆丰苏维埃政权遭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夹攻,中共东江特委书记、广东省农民协会潮梅海陆丰办事处主任彭湃及爱人许玉磬率领红四师十一团转移到大南山区,策马挥戈,足迹遍布潮阳征途,留下不少动人故事,这里略述两三则:  相似文献   

4.
2002年《广东党史》第六期刊登龙婷同志来函,以很严肃的标题《编纂党史资料书刊应实事求是》,批评《苏维埃之光》编辑的缺陷,举出三例,还说“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再一一列举”。其实,龙婷同志批评“缺陷”,只是“说起”真正要说的是认为编辑者“出于某种目的和考虑,以为去掉‘东江’就可以突出‘海陆丰’,提高海陆丰的地位,殊不知这样做只会起到反作用”,还引用“一位对这段历史有较深研究  相似文献   

5.
1927年4月中旬,国民党广东当局追随蒋介石集团,发动反革命政变,在广东实行了白色恐怖政策和反革命统治。广东东江地区①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起举行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政策,建立人民自己的苏维埃政权,创建和发展东江革命根据地②,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个时期东江地区进行的工人运动,正是东江苏维埃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深入了解东江苏维埃的工人运动的战斗历程,有助于更全面认识东江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及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大革命失败后,东江地区工人阶级面临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6.
1927年7月15只,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在“宁可错杀一千,不可使一人漏网”的反革命口号下,白色恐怖笼罩了整个武汉。12月17日,时任武汉卫戍司令的桂系军阀胡宗铎与陶钧等一伙反革命刽子手,将曾经出席中共“一大”的代表李汉俊杀害。反动派在公布杀害李汉俊的“布告”旁边,还同时贴了一张悬赏告示:谁献来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的人头,可领取1.5万元现洋的奖赏。  相似文献   

7.
陈弘君 《广东党史》2016,(12):39-40
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历史转折点。广东东江革命根据地曾是中央苏区的重要屏障,粤东北苏区更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是红军长征首先顺利经过的省份。广东人民为中央红军长征的开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广东曾是中国大革命的策源地和中心,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东江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苏区的南方屏障,粤东北部分区域属于中央苏区范围。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共  相似文献   

8.
香港海流业余联谊社,又称海陆丰旅港同乡海流互助社,简称海流社。它于1946年7月经香港政府华民政务司注册批准成立。社址设于香港湾仔永胜街18号二楼。 “海流”从其词义的解释是自然科学的一个术语,海洋中的海水沿着一定的方向大规模流动。“海流社”顾名思义,就是海陆丰同胞流人香港组织起来的一个进步社会团体,是中共香港海陆三机关的  相似文献   

9.
一、被误杀的缘由和经过 20世纪30年代初,广东东江发生了一大冤案。这就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政委吴炳泰被作为“AB团”头子、中国社会民主党领袖而杀害。 为什么一个红军的高级将领被自已人误杀?原来,从1931年6月开始,东江革命根据地就开始错误地进行反“AB团”的斗争。早在同年1月,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通过了“左”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东海陆丰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建立起了海陆丰工农苏维埃政权。革命期间,中共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创造性地把握住了政治与艺术之间的密切联系,利用音乐艺术作为载体,创作和引入一系列颇具革命性质的音乐作品,从而得以将深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方针政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授给海陆丰的广大人民群众,激发了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进而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时,李先念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会17位政治局委员中唯一在工作岗位的。李先念在粉碎“四人帮”的过程中,和华国锋、叶剑英一样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党史天地》2009,(6):102-104
1971年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叶剑英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到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时,李先念是中共第八届委员会17位政治局委员中唯一在工作岗位的。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在粉碎“四人帮”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是中共中央的结论、历史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中共创立至大革命时期,海陆丰地区的农民在中共农民领袖的领导下,围绕党的中心任务,采取演讲、歌谣、戏剧、标语、口号、报刊、学校等形式对农民进行宣传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觉悟,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组织和发动了广大农民开展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认真研究这一时期海陆丰地区农民宣传工作,为新时期党的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宣传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全国人民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的前夕,由中共惠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等原东江地区21个党史研究部门共同组织编写的《中国共产党东江地方史》正式出版发行了。这是东江地区党史工作者献给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的一份厚礼,是中共东江地区各级党组织和全体东江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是东江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5.
同志们: 明天是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诞生79周年纪念日。今年又是东江苏维埃政府和红十一军成立70周年纪念。省委党史研究室、汕头市委、潮阳市委等单位在潮阳市举行“东江革命根据地学术讨论会”和“纪念东江苏维埃政府和红十一军成立70周年大会”,这是很有意义的。我代表省委热烈祝贺学术讨论会和纪念大会的召开,并向出席这两会的专家、学者和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和亲切的问候。 东江革命根据地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由党的著名农民运动领袖彭湃为主要领导的中共东江特委,根据中共中央和广东省委的部署,率领东江人民对国…  相似文献   

16.
《广东党史》2008,(5):55-56
中洞位于惠州市惠东县高潭老苏区东北面,海丰、陆丰、惠阳、紫金四县交界处,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是土地革命战争初期海陆惠紫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后方基地。大革命时期,中洞建立有农会、农军和2个党支部。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中洞人民积极参加东江第一次武装起义,揭开了东江地区武装斗争的序幕。东江第一次武装起义后,在彭湃把中洞建设成为后方基地战略思想指引下,海陆惠紫四县工农武装先后进入中洞展开武装割据的准备工作,随后中共东江特委、东江革命委员会先后进入中洞,领导指挥东江秋收起义并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17.
在全国人民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的前夕,由中共惠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等原东江地区21个党史研究部门共同组织编写的《中国共产党东江地方史》正式出版发行了。这是东江地区党史工作者献给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的一份厚礼,是中共东江地区各级党组织和全体东江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是东江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成果。 学过中国近代史的人们都知道,英雄的东江人民不但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而且有敢为人先的英雄气慨。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东江人民率先举起了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大旗,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18.
井冈山斗争的光辉历程,举世闻名。然而,井冈山斗争时期产生的一些脍炙人口的对联,却鲜为人知。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莲花县以李成荫为首的反革命右派向我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发动了猖狂进攻。中共莲花县临时县委书记朱亦岳同志组织农民自卫队奋起  相似文献   

19.
简讯     
五华县党史研究室编写党史课辅导资料 中共五华县委党史研究室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江泽民总书记新近对党史工作的重要指示,及早精心部署1999年度的党史工作。该室将已出版的《中共五华县地方历史》第一卷史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编写成党史课辅导学习资料,供全县党内外广泛开展党史传统学习。 (李捷华) 陆河县激石溪红二师纪念亭落成 1月14日,陆河县新田镇党政举行“红二师纪念亭”落成揭幕仪式。 红二师纪念亭位于陆河县新田镇激石溪三江口村。1927年10月7日,南昌起义军24师(师长叶挺)70团团长董朗带领1300余人(该部后改编为红军二师,董任师长)进人海陆丰革命根据地——激石溪三江口村,受到当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10月下旬,该师参加海陆丰人民第三次起义,并为捍卫海陆丰苏维埃政权,发动东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在《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中说过:“当时海陆丰的力量比井冈山大,各种条件都比井冈山好,但结果还是失败了,”比较井冈山与海陆丰的成功与失败,对于研究建立小块红色政权的经验教训及第一次大革命运动失败后中国革命战略策略的转变,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