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承、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口头传承,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世代相传的宝藏,体现着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古老生命的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秦皇岛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涵盖范围包括古老的表演艺术、口头习俗、民间流传的传统知识和实践活动、民俗、礼仪与节庆、传统工艺以及相关表现形式等内容。以秦皇岛的高校——燕山大学为平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传承与创新,是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4.
李红勃 《人权》2014,(3):56-60
一、文化权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相似文献   

5.
北京是世界著名的古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传统,保留了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同时留传了极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华夏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创造积累的重要文化财富,它包括口头文学及其语言载体、传统表演艺术、民俗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知识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为了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如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是全人类共有的财富,对于形成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提升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加强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  相似文献   

8.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与之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包括:口头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系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  相似文献   

9.
保护好山西这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不仅是文物大省,而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其丰厚的宝库。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前称作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或口头文化遗产,近年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规范定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应,指的是那些主要不依靠物质或物质载体无法涵盖的文化遗产,如口头传说、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其内容十分丰富。整个民族文化遗产,应包括文物与典籍之类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类。一随着近年来学术界的“文化热”,民间的“收藏热”以及文化产业、旅游经济开发,人…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承文化血脉、构建精神家园的重要资源.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世代相传,在不断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生活品味和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不断地在保护中再创造,为群体、社团或个人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相似文献   

11.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2.
朱艳楠  郑丽 《传承》2014,(8):141-14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通过调查分析,目前北京的天桥中幡在保护及发展传承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讨论保护发展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有助于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史简讯     
《春秋》2018,(4)
正《莱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版发行近日,烟台市莱山区政协编纂出版了莱山文史资料第二辑《莱山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的活化石,是生活中的文化智慧,是原生态的文化基因。全书共6章,29万字,图文并茂,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史料性、知识性、可读性,从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手工技艺、民间武术、民俗、商贸等方面讲述了莱山境内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口传心授又世代沿袭,既见人、见物、见生活,又为群体生活承载起重要的文化与社会功能。对了解家乡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更能够激发全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承载着悠久历史、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今年,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将在福建福州举办。从本期开始,本刊与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合作推出“传承”栏目,集中展现福建丰富多样、独具特色的非遗资源。  相似文献   

15.
吴杨漾 《传承》2015,(2):122-123
广东音乐是岭南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本土文化的代表之一,特色鲜明,具有很高的人文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弘扬广东音乐对于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素质、陶冶情操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孙文刚 《今日海南》2013,(10):34-35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是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手工制品和文化空间。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其中,海南省有9项人选,即崖州民歌、儋州调声、黎族打柴舞、临高人偶戏、黎族原始制陶技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黎族钻木取火技艺、黎族三月三节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  相似文献   

17.
<正>宛政[2015]49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官庄工区、鸭河工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南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为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进一步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就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  相似文献   

18.
张邦铺 《前沿》2010,(3):54-5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具有极高的文化、经济和政治价值,亟须对其进行法律保护。其法律保护模式的选择是该领域当今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别权利保护模式能够更为充分地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求。拟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权利保护模式的内涵分析入手,进而阐述特别权利保护模式构建的合理性,并且对其进行制度的构建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民族传统体育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形态,具有较强的文化性、稀缺性和独特性。在提倡文化保护的今天,民族传统体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保护,以实现文化的延续性,促进非物质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非物质文化视角,分析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提出对其非物质文化性的保护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传统手工艺是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结晶.民族传统手工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除具有自身特点外还吴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特点.由于现代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以及人们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的变化等原因,传统手工艺等民族文化的生存与传承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因此,必须树立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意识,明确保护和开发的范围,加强立法保护与发展创新,采取生态博物馆式的保护,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