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王东 《求索》2010,(12):215-216,186
传奇作为中国小说的叙事传统,始终影响和制约着中国现代小说叙事方式的生成和发展。徐訏、无名氏的小说创作,在上海这一"传奇"时空的映照下,自觉适应大众消费的通俗文学需求,努力采用通俗而传统的传奇写作和叙事策略,在超越日常的"浪漫想像"中营造出一种奇异的"欲望化叙说",以其对传奇叙事传统的成功承袭,形成了具有深刻"中国经验"的现代都市传奇。  相似文献   

2.
“传奇”叙事与中国现代小说发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东 《求索》2007,(10):194-196
“传奇”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传统叙事模式,也是中外小说“异构同质”的叙事传统之一,并在“传统与发展”的意义土,成为中国现代小说发端的重要背景和叙事要素。  相似文献   

3.
卢衍鹏 《前沿》2009,(7):177-180
《走西口》是双重视域下对历史的现代性建构,人民伦理的“大叙事”和自由伦理的“小叙事”穿插进行,多方位展现了走西口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对“仁义礼智信”进行了重新阐释、发展,形成现代核心价值观念;对儿女情的叙述颠覆了传统婚恋观,试图建构具有革命意义的现代性男女关系;对小人物的阐释更加理性,认为其不仅创造了英雄,而且创造了历史。《走西口》在传奇中塑造英雄形象,在儿女情长中叙述历史,在小人物的生存中体验命运,在走贾行商中讲述革命,提供了多角度、多元化的现代性解读文本,具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20世纪30年代受日本新感觉派的影响,上海和台湾都出现了一些进行新感觉书写的作家,这些作家在文本中做过相似的语言实验和叙事实验,倾向于精神分析的人性解剖和交感式的感觉描写,他们的文学实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与各自的文化场域中殖民话语和类型化文本进行文字搏斗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个体如何凭借个人主义话语从传统家庭走向现代共同体,可以呈现中国现代化早期社会关系结构转化的内在脉络。“新青年”个案体现了从传统家庭到现代团体的一种较为常见的转换模式,即“认同—创伤—修复”的叙事结构。其中个人主义话语的工具性作用在于将对传统家庭的怨恨式认同传递和转化为对现代团体的弥补式认同,新青年从“爱有差等”的传统家庭伦理秩序转向在现代共同体中寻求“平等之爱”。这一叙事模式在五四前后具有一定普遍性,现代团体被“新青年”体验和阐释为一种传统家庭共同体的修正、补充与扩展。这提示在“家本位”基础上形成的传统关系社会原理对于现代共同体的普遍主义原理,在抗衡和消解的作用之外,也具有激发其需要、促进其认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于靖园 《小康》2010,(7):76-77
蒋方舟一直是人们眼中的特殊孩子:7岁写作,9岁出书,到考大学以前,已有7部作品,百万字。她“感觉自己是从魏晋穿越而来”,她人生的终极目标是“当大师”。她已有的“成就”既不一般,现在的“感觉”和“目标”也是非凡。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年代,人们不禁要反思支撑城市的精神动力。回顾现代都市产生的历程,我们看到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支配的“市场准入、民主参与”的现代都市精神,孕育于现代城市产生的特殊经历中,并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而成为城市发展看不见的支柱。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林燿德和施蛰存开启的台湾都市文学与海派文学的对话为契机,探讨海峡两岸都市文学的隔海传承与变异。30年代上海新感觉派将都市文化的殖民地摩登属性推向顶峰;40年代的海派作家还原出一个琐碎的市民都市空间;台湾新世代作家则塑造了一个集民间、私我和异彩文化等诸多因子交汇的都市场域,包容了更大的阐释空间。这些都市书写都以“感觉”为媒介,借鉴蒙太奇手段刻意颠覆故事情节的连贯性和人物性格的完整性,对欲望书写异乎寻常的关注,在小说的审美形态、叙述角度、结构方式、语言风格等方面,表现出特有的创新度和开放度。  相似文献   

9.
张雪红 《求索》2012,(6):69-71
上个世纪20年代末期以及30年代初期的时候,在中国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个在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领域内写作运用心理分析与意识流的方法,竭力去表现现代都市人的生存困境,进而写意出一种"奇异的陌生化"的文本效果的流派。可以说,这一流派如此的写作模式,彰显出了鲜明的西方现代主义的色彩。这一流派的代表作家即是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叶灵凤等,而他们的"流派"亦被称为"新感觉派"。本文即意在从西方现代主义思潮这一大的方面和日本新感觉派小说写作这一小的方面,结合具体的文本来分析论述"新感觉派"小说体现出的鲜明标志性特征,以此来说明中国现代小说在发展过程中难以忽视的与异域因素影响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王军 《当代广西》2011,(6):64-64
近日,起亚汽车宣布进口起亚的热销车型2011款新佳乐正式上市。 新佳乐以“为现代时尚家庭生活而设计”的理念为指导,开创了全新的CUV“都市多功能车”,也是跨界概念的一个衍化。  相似文献   

11.
傅其林 《思想战线》2005,31(6):110-115
20世纪20年代中国雅俗小说在叙事模式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互动现象,具体表现在讲听模式与写读模式、情节模式与情调模式的转向、互动.叙事模式的互动不仅加速了通俗小说借鉴现代新小说的过程,促使了通俗小说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而且促进了新小说的民族化叙事风格的形成,从而对现代小说格局的多元构建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一项特殊的身体实践活动,是中华各民族之间社会交往和风俗习惯的缩影,拥有深厚的历史记忆、鲜明的纪念仪式和独特的叙事话语特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围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三重直观表征,探究其绵延赓续过程中熔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身份认同、族群认同、国家认同的价值逻辑,借此剖析当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面临的记忆多元与身份一体、传统仪式与现代族群、外来话语与国家叙事之间的现实矛盾困境,进而从树立典型传统体育项目、发展大型民族体育赛事、讲好民族传统体育故事三个方面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升策略,激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现代活力。  相似文献   

13.
要全面地对现代都市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确非易事。中国现代都市复杂品性及创作者各异的心态,带来了“都市人”形象的极大差别。按照传统的“形象分析”方法,可选取的个例典型太多了。且不说具体人物的性格特征,单是作品所涉及的社会阶层,就够写一部著作:从最下等的车夫、妓女、无业游民,到代表当时中国贵族阶层的官僚、资本家、高门巨族的绅士,几乎无所不包。从广泛的意义上讲,都市小说实际上反映了变动中的现代中国的面影,作品所涉及的“都市人”自然包括了当时中国社会除农民外的各个阶层。本文仅选择一类形象群体──“…  相似文献   

14.
宗教机构与信众围绕某种理念形成的联系,是宗教得以维持的灵性基础。都市社会移民的大量进入及个体化加剧的同时,也带来个体与社会联系方式的多样。个体从社会中的“脱嵌”及“再嵌入”的压力,使部分个体依托宗教的灵性生活与实践获得超越现实生活的恒久稳定性。都市社会的各类现代组织体系,为佛教寺院超越传统丛林制度提供了借鉴。建立在灵性基础上的寺院与信众的各类组织,加强了信众对寺院的归属感和联系,为佛教在现代都市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5.
经济     
《小康》2005,(6):7-7
“今天看到大家,实在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4月26日,南京机场。面对欢迎的人群,连战即兴发言:“台北和南京距离不是很远,但是刚才飞机落地的时候,让我想起这是一次间隔了整整60年的访问。今天看到大家,实在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很高兴终于迈出了历史性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6.
一百岁,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福气,也是生命的追求……当记者见到刘惠成的时候,老人正闲适地坐在藤椅上跟孙女儿聊天。仅从外貌和神态上,刘惠成和其他已过耄耋之年的老人一样,丝毫没什么特殊之处,让人感觉不到这是一位已经虚龄百岁的老人,更让人感觉不到,这是一位退休后志愿服务社会四十多年,被评价为“草根圣贤”的老人。  相似文献   

17.
在“新理学”体系中,冯友兰自觉区分了普遍的道德与特殊的道德。因而,在论及现代化问题时,他主张基本道德是无所谓现代化的,并批评了中国近代的道德革命思想。现代化与道德转型的分离,使他陷入了“中体西用”论的误区,无法合理地解决传统道德的现代转型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城市“新人群”系列“摩托一族”与“光碟一族”郭栋摩托一族10年前,摩托车还是一种露天的照相道具,人们骑着它留下瞬间的气派和富有。今天,它涌进了城市的大街小巷,一支庞大的摩托大军装点着现代都市的人文景观。这是小汽车普及之前的一段并不算优美的变奏,但它的...  相似文献   

19.
一、关于“现代新儒学”现代新儒学在中国的出现,始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在“五四”狂飘突进的时代,西方文化流派、学说、思潮海潮般涌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比发生了剧烈的碰撞、契合。在批判传统文比劣根性的过程中,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在思考和努力建立一种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文比,而现代新儒学,是在“西化狂吹散中土自家无尽宝藏的时代里,直接反求本心,立定方向,以孤往的大勇,终身在学问思索中冥会见体”(杜维明《孤往探索宇宙的真实——(尊闻录)序》,以坚实的学问根基和丰硕的研究成果创立的既继承、又有别于传统儒学的儒学新流派…  相似文献   

20.
都市“剩女”现象日益显著,引发女性婚配困境凸显的社会事实。本文基于“剩女”婚配危机的形成,从结构主义框架中探寻女性目标与手段的内外兼顾,在反思现代性视野中思考客观女性与主观女性的进退兼容,在社会交换范式中注重女性诉求的义利兼备,在社会网络视野中强调女性择偶方式的软硬兼施,在社会流动视阈中注重女性职业复出与婚姻回归的风雨兼程,以求有效的行为路径变更传统性别模式对女性婚配的现代禁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