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目前,伊拉克正处于历史上政党政治最为活跃的时期。2003年萨达姆政权垮台,美国按照本国模式在伊拉克实行所谓的多党选举和民主自由。但政治重建后的伊拉克形成了以民族和宗教教派为基础的权力分配格局,造成严重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分裂,治理失序问题突出,民众生存权、发展权难以保证。伊拉克在缺少国家认同的前提下实施多党制选举制度,想要实现对国家的有效治理还面临很大挑战。  相似文献   

2.
一九九○年八月二日,伊拉克侵入科威特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立即成为举世瞩目的人物。美国公开申明希望伊拉克内部政变,推翻萨达姆。随着海湾战争结束,伊拉克陷入政治经济困境。北部什叶派和南部库尔德民族骚乱使萨达姆政权风雨飘摇。萨达姆政权在内外交困中仍能存在原因何在?本文拟就从历史心理,萨达姆个人政绩以及国际关系等方面对此作一剖析。  相似文献   

3.
<正>2003年3月20日,美英联军以伊拉克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发动了对伊战争。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美英联军先后占领了首都巴格达等大城市,进而控制了伊拉克全境,以萨达姆为首的伊拉克复兴党政权被颠覆,伊拉克的萨达姆时代宣告终结。同年5月1日,美国时任总统布什宣布在伊拉克的大规模军事行动结束,美英占领当局在政治、经济和安全等三个主要领域开始重建伊拉克,其中政治重建的目标是对伊拉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以萨达姆·侯赛因为首的伊拉克复兴社会党政权利用新闻媒体、伊斯兰教信仰、传统道德和文学作品灌输官方意识形态,控制伊拉克人民思想,为萨达姆政权的对内镇压和对外战争服务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2011年12月15日,驻伊拉克美军在巴格达举行降旗仪式,标志着长达近九年的伊拉克战争正式结束。2003年,美军仅用三周时间便占领巴格达,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但“开启一场战争远比结束一场战争难得多”,伊战不仅使美国深陷“帝国的过度扩张”,更是让数十万人付出生命的代价。美国防部长帕内塔在撤军仪式的讲话中承认,伊拉克今后仍将面临恐怖主义、国家分裂、  相似文献   

6.
早在2月6日,美国总统布什的一句“游戏已经完结”宣布了美国攻打伊拉克以扳倒萨达姆政权已成定局。诚然,相对于第一次海湾战争,此次美伊交手更是一场“不对称的屠杀”。伊拉克被国际封锁十二年,萨达姆政权即使通过走私得到_些装备,但用于现代化一支数十万武装力量  相似文献   

7.
自从2003年3月美国出兵攻打伊拉克并推翻萨达姆政权至今已近4年.伊拉克人民不但没有因此而享受到美国宣称要给他们带来的"解放"以及"民主"、"自由"和"幸福",反而处在被占领的无穷无尽的痛苦中,没有任何安全感,生活异常艰难.  相似文献   

8.
尽管美国成功地摧毁了统治伊拉克二十余年的萨达姆政权,但美国试图在伊拉克恢复和平秩序的努力并没有收到多大成效,针对驻伊美军的袭击事件接连不断,而且美国在伊拉克的战争似乎又有陷入越南战争泥沼的迹象。对于这次战争,  相似文献   

9.
前言 1991年初的海湾战争地面攻势发动之前,美国的传播媒体大肆报导正面攻击伊拉克陆军坚强阵地的种种困难,电视上甚至出现美军演练如何通过报纸称作“雷火诛仙阵”的铙头。伊拉克的萨达姆似乎也深信美军必然会正面强攻,一头撞入伊军阵地。萨达姆的如意算盘是想造成美军的重大伤亡,使美国内部的反战压力升高,于是伊拉克即使在战术上失败,但是在战略上仍属胜利,也就是越战历史的重演。事实的发展并不如萨达姆的想像,原因是萨达姆犯  相似文献   

10.
2003年战争后,伊拉克什叶派摆脱萨达姆政权的长期压制,走到政治舞台的中心.伊拉克政府在战后难以向社会提供基本的经济和安全保障,这给什叶派宗教填补政府的权力真空提供了机会,伊拉克由此呈现弱国家—强宗教的特点.西斯塔尼凭借宗教盛名、议价能力、选择性干政而被伊拉克国内各方所推崇.他在伊拉克的国家构建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并将建立什叶派王国的构想纳入其中.但是什叶派构想与伊拉克国家构建之间存在着张力,加上西斯塔尼年事已高,各方围绕纳杰夫马尔扎耶将展开激烈的争夺.伊拉克的国家重建能否从倚重西斯塔尼转到依靠制度尚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1.
美国和伊拉克:从盟友到死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年前,美英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出兵伊拉克,推翻了萨达姆政权.当我们从伊拉克战争的是非中走出来,回首往事,我们惊讶地发现,美国和伊拉克这对仇人竟然曾经是亲密的几乎不分你我的盟友,美国曾经不遗余力地支持伊拉克.  相似文献   

12.
伊拉克战争对巴以冲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月20日,美英联军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拉克发动了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伊拉克战争对中东地区政治力量和安全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对巴以冲突的影响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2003年,国际形势的复杂性和格局转换的艰巨性表现得格外突出。一方面,起因于民族、宗教、领土、资源纠纷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令人目眩神迷;另一方面,不同秩序观、安全观、发展观、文明观的较量和角逐变得愈发剧烈和微妙。第一,伊拉克战争导致国际关系发生一系列显著变化。美国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和抗议,联合英国等少数国家,兴兵伊拉克,虽然很快推翻了萨达姆政权并且占领了这个国家,但却深陷萨达姆余党抵抗运动的泥潭,付出了高昂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代价。美与其一些传统盟国暴露出重大的政策性分歧,新老欧洲国家也因对  相似文献   

14.
《南风窗》2012,(1):28-29
2011年12月18日,随着最后一批美军撤出伊拉克进入科威特,这场长达9年,美军耗资近万亿美元、造成超过10万名伊拉克平民和4500名美军死亡的伊拉克战争终于结束。2011年12月14日。伊拉克费卢杰,居民举行集会,庆祝美军完全撤离伊拉克,长达9年、造成10万伊拉克平民死亡的战争终于结束。他们手拿在美军袭击当中被杀害者的遗像,大喊反美口号,点燃美国国旗。  相似文献   

15.
国际社会与美伊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 9·11”后,美国一直在寻找以“反 恐”打击伊拉克,推翻萨达姆政权(“打伊倒萨”)的机会,但苦于没有伊拉克与国际恐怖主义联系的确凿证据,只好暂时作罢。在阿富汗取得推翻塔利班政权,铲除“基地”组织的胜利后,美国再次将“打伊倒萨”排到了议事日程首位,并将其作为第二阶段“反恐”战争的主要目标。为了争  相似文献   

16.
什叶派要建立稳固的政权,没有逊尼派的合作是不可想像的。 随着萨达姆锒铛入狱,旧政权复辟的 最后一丝隐忧被消除,伊拉克政局开始重 新洗牌。伴随着昔日长期享受特权和优待 的逊尼派的式微,伊拉克什叶派的复兴获 得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政敌暗杀。20年后。阿里的儿子侯赛因作 为先知穆罕默德硕果仅存的外孙和"阿里 党"的领袖,公开举起反抗主流派的大旗, 结果在伊拉克的卡尔巴拉城战败被杀。这 两件事成为后来什叶派悲惨遭遇的历史起  相似文献   

17.
《南风窗》2002,(9)
据英国媒体披露,萨达姆·侯赛因日前突然宣布让位给36岁的二儿子库赛,试图以此消弭美军对伊动武的口实。但布什父子显然认为,这是萨达姆家族在“玩权力从左手转到右手的把戏”,只有“冤家”放弃伊拉克政权,全家流亡到某个阿拉伯国家,美国人才肯善罢甘休。 西方媒体6年来一直盛传萨达姆得了癌症的消息,恼得萨大总统不时在电视上露一脸以辟谣。当然,为儿子平稳接  相似文献   

18.
双周·读者     
《南风窗》2003,(7)
3月23日,中国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在与俄罗斯外长伊万诺夫就伊拉克局势通电话中表示,中方再次呼吁尽快停止军事行动。战争已经给伊拉克无辜平民带来伤亡……中方对此深感不安和严重关切,“因为世界上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 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以后,中  相似文献   

19.
在巴列维国王时期,伊朗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最好盟友和波斯湾的宪兵。但是,1979年初,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推翻了巴列维政权以后,美伊交恶至今已近30年。伊朗先是扣留美国人质,废除1959年签订的伊美安全条约,接着又取消了美国控制伊朗石油的特权,把美国看做“大撒旦”(大魔鬼)和死对头。美国则冻结了伊朗在美的120多亿美元资产,接着又在8年的两伊战争中大力支持萨达姆进攻伊朗。“9·11”事件后,美国出于控制波斯湾地区石油和反恐的需要,大力推行“大中东民主计划”,先后打垮了阿富汗的塔利班和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  相似文献   

20.
网战TOP 10     
伊朗总统内贾德会成为第二个萨达姆吗?作者广闻1点击10463水量36 http://jczs.news.sina.com.cn/bbs/index.shtml新浪军事论坛此时的内贾德在对美态度的强硬程度上恐怕比彼时的萨达姆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楼主认为内贾德成为萨达姆第二的可能性不大,在国内统治基础和民族凝聚力方面,现在的伊朗比1990年和2003年的伊拉克要强太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