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段本松 《现代领导》2011,(12):19-19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李林森和李森林,同为组织部长,名字也只是顺序之差,他们的人生却有着如云泥般的差距:一位隐瞒绝症两年多,到生命最后一刻仍把病房当办公室.  相似文献   

2.
得与德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为什么有的人死了还活着呢?因为他有德但可能无得;为什么有的人活着已经死了呢?因 为他无德但可能有得。  得,即索取,个人向社会取得的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德,即奉献,个人对 社会做出的贡献。人不能不“得”,也不能无“德”,“德”是首位和基础,“得”是条件 和保证。  贡献和索取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个人为社会做出贡献,就为个人索取打下了基础 。所以,贡献应该居于首位,人不能无“德”。  人要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必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个人从社…  相似文献   

3.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已经21个年头了。但全国人民对他非常思念。记得一位诗人写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周总理虽已逝去,但他却真正活在亿万人民的心中。周总理为何有如此人格魅力?这是由于他和毛主席等一大批老一辈革命家一起为缔造人民共和国、为杜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他一生清正廉洁,严于律己。这里且不说他日理万机、鞠躬尽瘁的工作精神,就从他的日常衣着、吃饭这类具体事情上即可以看到周总理对自己的要求是多么严格。  相似文献   

4.
在辞旧迎新的世纪之交,回眸二十世纪中国百年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最耀眼最响亮的名字,莫过于毛泽东了。记得曾读过两句颇富哲理的诗:有的人还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已经死了,但他还活着。作为二十世纪改变中国面貌的领袖和世界伟人的毛泽东,  相似文献   

5.
海山 《当代广西》2005,(1):37-37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在我们的脑海里,总有那么一些人,当提起他们时,让我们感动,给我们激励。即使,他们已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认真与执着,他们的创造与追求,他们的无私与奉献,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  相似文献   

6.
他,鲜为人知。一位看起来再平凡不过的青年职工,却在一位8岁的维吾尔族孩子不慎落水,年幼的生命危在旦夕的紧急时候,毫不犹豫地跳进湍急的水渠,舍己救人,献出了他年仅31岁的生命……于是,一个被人们敬重并缅怀的闪亮名字——朱丰儒,不胫而走,四处传扬。诗人臧克家有句名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相似文献   

7.
正"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10月25日,中宣部举行"时代楷模"事迹发布会,追授河南省安阳市救助管理站站长许帅同志"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并向全社会公开发布许帅同志先进事迹。许帅先进事迹经中宣部发布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主要媒体给予集中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民日报》发表评论《为敢于担当的"孺子牛"点赞》。文中称赞  相似文献   

8.
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锋,这个50年前就响彻中国大地的名字,历经50年风雨沧桑、社会变迁,今天依然在无数中国人心中具有沉甸甸的分量。人们都清楚,这就是精神的力量。记得诗人臧克家在纪念鲁迅的诗中曾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相似文献   

9.
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有的人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有的人遇到事,总是想着别人,惟独没有他自己……单从表面上看,时时刻刻想着别人的人,好像与人无争,与事无求,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但一个人的思想境界上升不到一定的高度,是很难做到与人无争的。就在教育乱收费被排在所有行业乱收费的首位,而成为人们纷纷议论的话题时,一个被称为学界一盏灯的已逝老人,再一次震撼了人们的心灵。这个老人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马祖光。在众多媒体的报道中,令我最最感动和感奋的是,马老的做人与…  相似文献   

10.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几天,许多人都记住了一位女公安局长的名字——任长霞,不少人说,他们一边看报道,一边流泪。在网上,很多网民发帖子,表达对任长霞的崇敬。她的故事让我们尊敬让我们感动。任长霞走了,但百姓给了她最好的评价:4公里长、60米宽的少林大道鲜花簇拥,挽幛如云,无边悲恸笼罩着登封。当日,登封市区所有鲜花店和花圈店,鲜花、花圈全部告罄。三天内,参加吊唁的群众约20万人次,相当于登封现有人口的三分之一。这是人民对一个公安战士何等崇高的礼遇。在这个已很少让我们激动的年代,是什么让我们泪流满襟…  相似文献   

11.
陈欣德 《传承》2007,(10):40-41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诗人臧克家如是说。世纪伟人、"人民的总理"周恩来,离开我们已经31年了,但他的垂世风范和崇高革命精神却深深地铭刻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坎上,为党赢得了沉甸甸的民心,深受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爱戴和敬仰。  相似文献   

12.
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却还活着。人,真不可思议,前几天你还活蹦乱跳的,整日里腋下夹一个黑色文件包,忙乎着上案子,就在你查出那讨厌的病魔前一个星期里,你还骑13公里的自行车到市局刑警支队值夜班,那时你似有用不完的劲儿;只是转眼的工夫,你说走就走了,走得是那么匆忙,那么让人难以接受!记得还是前几天的事,我同你一道坐车到局里上班。你在车上对我说,流波,你还欠我点儿东西没兑现。我不知所措,你继续一本正经地对我说:你答应过要写一写我的……是的,我的确允诺过要好好地写一写你,因为在很早以前我…  相似文献   

13.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王益群走了,却给人们留下了悠长的思念和由衷的敬佩。思念和敬佩,不是因为她有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在有限的生命里,把对群众的一腔深情,化作实实在在为民办实事的举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组织的视野中,她是党的忠诚卫士、纪检战线的尖兵;在群众眼里,  相似文献   

14.
身为光荣的人民教师,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晓晖“我不要死,我一定要活着出来。”这个朴素而单纯意念支撑着赵小军,在不断转动的大型矿石搅拌槽,以血肉之躯与死神进行了近三个小时的顽强搏斗,战胜了绝望和恐惧,带着巨大的伤痛,拖着透支到极的身体,奇迹般地得救;严重的创伤,几近“破碎”身体,几乎没有生还可能的赵小军,又是凭着顽强的力和对生命极大的渴求,在医护人员的努力下,走出“鬼门关”,再次在医学领域创造了一个新的奇迹。面这样一位坚强的汉子,让人不禁惊叹于他坚强的意,赞叹他在危难之际爆发出来的强大生命力和英雄气。正如文中作…  相似文献   

15.
清风 《中国减灾》2010,(7):57-57
相传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中国中原大地上发生过一次特别大的洪水。洪水淹没了土地,冲毁了庄稼,房屋倒塌,人死牲亡,到处是白茫茫的水波,活着的人纷纷跑到丘陵或山上去避难。这时有位治水的英雄叫大禹,传说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他象征了中国人民战胜水害的顽强斗争精神。  相似文献   

16.
“我不要死,我一定要活着出来。”这个朴素而单纯念支撑着赵小军,在不断转动的大型矿石搅拌槽以血肉之躯与死神进行了近三个小时的顽强搏斗,胜了绝望和恐惧,带着巨大的伤痛,拖着透支到极身体,奇迹般地得救;严重的创伤,几近“破碎”体,几乎没有生还可能的赵小军,又是凭着顽强的和对生命极大的渴求,在医护人员的努力下,走出鬼门关”,再次在医学领域创造了一个新的奇迹。面样一位坚强的汉子,让人不禁惊叹于他坚强的意赞叹他在危难之际爆发出来的强大生命力和英雄气正如文中作者所言,什么是英雄?英雄就是不管遇么困难什么险阻都不会放弃,都能勇…  相似文献   

17.
他今年55岁,是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交通派出所的民警。12年前,他不仅成了脾胃全部切除的残疾人,而且还是一个被癌症判了“死刑”的人。可他却怀着“活着就干,死了就算”的豪情,成了世人瞩目的抗癌明星,成了令犯罪分子闻风丧胆的“扒手克星”。 他不是神,又很“神”。这位矗立在死亡线上的硬汉,不仅以顽强的毅力跨出了这条死亡之线,而且又用他那无脾无胃的瘦弱之躯,向我们展示了一幕又一幕悲苦与欢乐、沮丧与昂扬、绝望与渴求交织而成的一个人民警察赤诚的传奇人生。  相似文献   

18.
看了描绘赵云霄烈士赴刑场前同刚满月的女儿诀别的油画——《母亲》,又读了赵云霄、陈觉、李硕勋、刘伯坚四位革命先烈用血泪和忠诚凝成的遗书。使我想到了很多很多。人活着。总有追求,有的人追求享受;有的人追求刺激;有的人追求安逸;有的人追求虚荣。而赵云霄、陈觉、李硕勋、刘伯坚等烈士的人生历程虽是短暂的,但是他们为人民的幸福,人类的解放而献身,他们追求的是奉献。他们留下的遗书,字字句句都是豪言壮语,都洋溢着革命的激情,正如陈觉烈士给妻子赵云霄的遗书中说:“谁无父母,谁无儿女,谁无情人,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虽然我们死了,但我们的遗志自有未死的同志来完成,大丈夫不成功便成仁,死又何憾!”。在人生的道路上,在生与死的选择中,他们选择了“宁愿向前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烈士们生命的火花,凝铸于铁窗镣铐之下,迸发于刀光血  相似文献   

19.
感动     
李力 《当代广西》2008,(11):30-31
阳光总在风雨后! 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让很多生命接受了死亡威胁的洗礼。虽然肢体残缺了,家园破碎了。但他们没有被灾难击倒。在自救和他救中顽强地存活了下来。平安活着就是福,这场灾难让所有人明白世间最为宝贵的是生命,多善待生命,多珍惜生命,多体味生命,这是每个人活着的义务。  相似文献   

20.
仲平同志离开我们已经足足二十年了。他的冤案已经彻底平反,骨灰也回到革命公墓了。现在祖国的一切形势正是这样好。如果我们的诗人还活着,他一定不断发出哈哈的笑声,奋笔写完他那认为“终生大事业”的英雄史诗《刘志丹》吧。想到这里,我们就不免更加追怀这位含恨死去的诗人了。近年来,一些朋友陆续逝世了。他们的死,有的是自然的,有的却是不自然的。这些朋友不但有值得怀念的私人交谊,更重要的是大都有值得称道的品格或事功。对于他们,不管从私人关系方面说,或从公众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