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走进南京下关的渡江胜利纪念馆的正门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题为“我送亲人过大江”的 2 0英寸黑白照片。这张照片拍摄于 194 9年 4月 2 2日 ,背景是浩瀚的长江 ,主景是一条坐满了解放军战士的木船 ,战士中间坐着一个小女孩 ,船尾老大爷在掌舵 ,还有一个梳着一条粗大辫子的姑娘在拼命摇桨 ,奋力向江南驶去。这一切 ,即使是过去了整整 50年 ,仍然具有强烈的震撼力。许多看过这张照片的观众 ,都向纪念馆的工作人员提出这样的问题 :照片上的那两个姑娘今天还健在吗 ?她们在哪里 ,生活得好吗 ?1999年初 ,为纪念伟大的渡江战役胜利 50周年 ,南京…  相似文献   

2.
陈晓光 《奋斗》2012,(1):20-21
这是两张我省干线公路示意图,一张是“决战”前的,一张是“决战”后的。“决战”前的地图上只有5条高速公路,而“决战”后的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已经联结成网。这一条条代表干线公路的普通线条,在交通人眼中是一条条涌动的血脉。  相似文献   

3.
今年6月17日,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建人之一的张太雷同志诞辰100周年。今天,我们集会纪念这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深切缅怀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从中汲取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这是很有意义的。1898年,张太雷出生于江苏常州的一个贫民家庭,学生时代就志向远大,发愤学习,追求真理,矢志不移,深受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积极参加各种学生爱国运动。在反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的斗争中,他激愤地指出:"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  相似文献   

4.
当晨曦越过山峦,无论你走进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的哪一个移民安置点,映入眼帘的都是这样一番风景:一栋栋别致美观的土家风情民族移民新居、一条条宽敞平坦的水泥道路、一片片孕育财富的科技种植园地,一张张充满热情的欢笑脸庞……  相似文献   

5.
严格坚持党员标准,做工人阶级先锋战士──学习党章系列党课之九赵晶一、共产党员是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党章第一条的规定,是共产党员最起码的条件。党章第二条的规定,是对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共产党员的本质,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  相似文献   

6.
刘巍 《湘潮》2023,(3):35-38
<正>十多年来,我在党的不断培养教育下,从一个幼稚的穷孩子成长为一个国防军战士,光荣的共产党员。我懂得了:一个人只要肯干,就可以为祖国做许多好事。但,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走不远,飞不高,假如一条条小渠,如果不汇入江河,永远也不会汹涌澎湃,一泻千里……是啊,做工作要紧紧依靠党,依靠群众,才能最有力量,取得工作的胜利。  相似文献   

7.
从长汀到瑞金,有一条跨越千年、连接闽赣两省的古驿道,用鹅卵石砌成,至今完好无损。这是当年中央苏区瑞金与长汀党组织联系,包括文书、人员、物资等所有交接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央红色交通线上的一条重要通道。这条古驿道的长汀县古城镇段,长眠着一位鲜为人知的为党保存了大批早期珍贵史料、被《红色中华》评价为"最勇敢坚决的革命战士"——张人亚。  相似文献   

8.
"睡班排、上岗楼、参加班务会。"这是武警浙江总队党委对下连当兵、蹲连住班的领导及机关干部的要求。2013年5月以来,该总队党委站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高度,组织近百名军师团职领导和机关干部,分3批下连当兵和蹲连住班。谈及"端端战士饭碗、闻闻战士汗味、睡睡战士床铺"的经历,许多人都有一个共同感受:基层就像一张过滤  相似文献   

9.
一位农民说:“我们村选举时,一天早上,我一开门,两条烟从门上掉下来砸在头上,烟上还拴着纸条,要求选谁不选谁……我们村有两个候选人,一个给了我一条春雷烟,一个给了我两条;我家总共3张选票,给一条烟的投一票,给两条烟的投两票……”  相似文献   

10.
《学习导报》2013,(11):1-1
一位新闻前辈曾经这样形容新闻工作者,他说:新闻记者是“前进大军的积极参加者,是一个战士,而且是最前线的一个哨兵。”如今,我们这样的战士、哨兵,已经有了一支浩浩荡荡几十上百万的队伍。  相似文献   

11.
<正>金秋时节,走进虎林市宝东镇联义村,一排排碳化竹栅栏挺立道旁,一条条平坦沥青路面直通农家,一个个产业项目风生水起,一张张幸福笑脸灿烂绽放……可谓处处风光好、户户气象新。联义村曾是省级贫困村,在整村脱贫后,仍存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乏力、村民增收渠道狭窄、村容村貌变化缓慢等问题,急需注入振兴发展新动力。  相似文献   

12.
“一条条大道、一排排新房、一群群黑鸡、一片片果园、一张张笑脸……”如今的岳池县石垭镇马纳沟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农村建设厕卷。  相似文献   

13.
一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元帅、开国元勋,一位是日本国的普通妇女,他们的交往,成为中日人民友好史上的一个生动故事,被人们广为传颂。 1980年4月25日上午,聂帅听取总政治部副主任华楠等关于全军政治部主任会议情况的汇报。汇报结束了,参加汇报的《解放军报》副社长姚远方拿出3张照片请聂帅看。那是1940年8月在百团大战中由摄影家沙飞拍摄的,照片很清晰。第一张,聂帅牵着一个小女孩的手,凝视前方;第二张,聂帅正在聚精会神地看战士给那个小女孩喂饭;第三张,一  相似文献   

14.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当我带着连里一批新党员宣誓时,一双双坚定的目光告诉我,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深知“党员”二字的意义和沉甸甸的责任。我还记得我刚到连队时很多年轻战士递交入党申请书时的情景。“你为什么想入党?”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很多战士的回答让我哭笑不得。有的说是为了复员后能有个好工作,有的说为了听起来有面子,有的就是随大流,根本不知道为什么。看着那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我很想和他们分享一个老人如何入党的故事,让他们明白入党是为了什么。  相似文献   

15.
人们都知道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是逼迫出来的,到哪里落脚,开始没有具体的目标.红军经过千山万水、千难万险,进入甘肃境内,已筋疲力尽.总不能就这么永远走下去,到哪里落脚,成为红军高层领导思考的一个大问题.传说毛泽东从一张旧报纸上看到陕北红军的消息,才决定向陕北进发.一个关于长征的电影也有这样一个镜头:一次行军途中,毛泽东在路边休息,不远处有几个战士闲聊,忽然一片旧报纸随风贴着地面滚来,一名战士顺手拣起,送给毛泽东.  相似文献   

16.
火红的党旗     
翻开7月的第一张日历,迎来党的90岁生日。“七一”,这是一个难以忘怀的日子,一个开天辟地的日子.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我们敬仰一面火红的旗帜:一个光芒闪烁的图标——一把镰刀和一个铁锤。1921年7月,在嘉兴南湖的红船上,火红的党旗从这里升起,中国革命的航船从此扬帆起航!党旗下,从50多名播火者,壮大到8026,9万名先锋战士。在革命战争的岁月,火红的党旗,如一盏灯塔,高挂在一个民族希望的心头,她是光明的象征,是真理的力量。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高高飘扬的党旗,是前进的方向,是胜利的希望。  相似文献   

17.
22、风趣而真诚的爸爸听老人们讲过这样一段往事:当年,爸爸无论是在什么时候,总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同战士们在一起,与他们接触,和他们谈话拉家常。他一会儿问这个战士是什么地方的人,一会儿问那个战士是什么时候参加队伍的,再问家里还有什么人……他和战士们说得贴心、打得火热。因为爸爸那时常爱穿便服,人们都觉得爸爸随和,有的战士看爸爸身材高大、魁梧、有力气,又不认识他,便认为爸爸是个老百姓,是个民伫。一次行军,他走在战士们中间,有一个战士走累了,就对爸爸说:“你帮我扛会儿枪吧”爸爸冲他笑笑答应了。把战…  相似文献   

18.
正在瑞金市万田乡麻地村一村民家中,留存有两张红军借谷票。据保管者钟天连说,这是红军长征在第一个宿营地麻地村补充粮食时,红军给他爷爷留下的。这两张借谷票都是小型的黄色毛边纸铅印的。一张为粉红套红色,小长方形,横批上印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借谷票·干谷壹百斤",中间半圆形的图中是几个全副武装的红军战士,图下三行  相似文献   

19.
细节的魅力     
《实践》2013,(10):38-39
一个细节,使你怦然心动,泪流满面;一个细节,使你深受感动,经久难忘。 一块补丁1961年,春暖花开时节,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刘少奇到广东视察,住在从化温泉.一天清晨,少奇同志在住地散步,他走剑岗亭前与警卫战士攀淡起来。那时正过苦日子,浮肿病患肯不计其数。少奇同志问警卫战士是哪里人?家人能否渡过难关?警卫战士告诉刘主席他是湘西人,然后脸露悲包,闭几不言了。  相似文献   

20.
吃喝看作风     
有一个发人深思的小品,说的是电影摄制组在乡村饭店拍一场吃饭戏。扮演八路军战士的是该乡乡长,该饭店老板扮演抗日战争时期的饭店老板。八路军战士吃完饭即刻付钱,但饭店老板却说乡长吃饭从来不付钱。历史与现实,戏里与戏外,道出了人民群众盼望党政干部恢复和发扬革命的光荣传统和作风的呼声。 革命的传统和作风当然很多了,但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时时处处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有一首苏区民歌唱得好:“红军干部下乡来,自带干粮去办公。”在江西省兴国县革命历史纪念馆里,珍藏着当年苏区干部的一套“行头”──草鞋、灯笼、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