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张硕 《世纪行》2013,(7):39-40
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在中国是非常普遍的。茶是中华民族的"国饮",它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元,普及于明清,如今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湖北是中国种茶、制茶和饮茶最早的地区之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可以说与三个湖北人的足迹相伴。  相似文献   

2.
宝鼎茶闲烟尚绿──《红楼梦》的茶文化氛围胡晓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叶和栽培茶园的国家。茶早已成为我国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并形成了以名茶、茶水、茶具、茶俗、茶诗文等为代表的茶文化体系。这些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内容,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凌云县是广西区内最大的产茶县,茶资源丰富,茶文化深厚。时值全国文化产业大发展,凌云县要牢牢抓住国家鼓励、推动文化产业的大好时机,有效整合茶文化资源,促进凌云“茶文化”的大繁荣。从“道”与“艺”两个层面对凌云茶文化及其蕴含的茶美学进行观照,为凌云茶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4.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如今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仍离不开茶。我们赴台湾采访,固然感受到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咖啡和饮料与许多都市人相随,不过茶香并没有消散,无论是以茶为荣,还是以茶为友,爱茶的大有人在,那些有关茶的情景让人难忘。茶乡一家人宝岛台湾四季如春气候宜人,是中国茶的主要产地之一。我们在台湾期间正逢采茶时节,驱车前往中部的南投县,茶园的一片片绿色扑面而来。在南投县名间乡,我们与乡农会的茶业指导蓝芳仁先生见了面,他是个挺健谈的热心人,听说我们想采访茶农人家,很乐意当我们的向导。雨过日出,蓝天如洗。一条柏…  相似文献   

5.
茶是中国的“国粹”。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茶文化。中国各少数民族的茶文化是这一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汉族的茶文化相比,无论是茶的种类,茶的制作,还是饮茶习俗和茶的功能,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是充满生机,极富个性的茶文化。一、少数民族饮茶习俗的起源与传播1、起源据一些学者考证,我国首先利用和生产茶叶的,不是中原的华夏族,而是南方少数民族。陈祖梁、朱自报先生考证了神农氏发现茶叶的传说,认为“神农”是被称为“三苗”、“九黎”的一个生活在南方的氏族或部落,神农氏族或部落最早…  相似文献   

6.
《新东方》2018,(4)
元代是茶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萨都剌的茶诗既包括以茶、茶事活动为吟咏对象的诗歌,也包括提及茶或茶事活动的诗歌。这些茶诗不仅呈现了元代茶文化发展的广阔图景,而且在这些诗中,少数民族诗人与汉族诗人交游唱和,民族融合,诗香禅意交融,更是流露出元代茶文化的深层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程也 《今日上海》2008,(6):40-41
“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和“上海国际茶博会”是上海茶界两次重要的展览和贸易活动,从2008年起这两项活动开始战略合作。两大活动的携手使茶文化和茶经济完美和谐统一,加强了资源的整合和深化利用,向国际茶业的旗舰展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8.
勐海有着悠久的茶史、丰富的茶文化,茶业一直是勐海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普洱茶市场的不断升温,茶文化热此起彼伏,茶价一再上扬,特别是野生茶和古茶价更是连连翻番。茶叶市场火爆拉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使广大农民,特别是山区农民增加了收入,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但同时也出现古茶遭受过度开发,出现了掠夺式采摘等系列问题。为此,5月10日勐海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州、县代表对全县部分古茶园进行视察。  相似文献   

9.
中国茶文化     
李春恩 《台声》2004,(6):86-89
从古至今,上至宫庭礼仪,下至民间风俗,乃至文土茶会、寺院茶事,茶可谓人们以茶为对象,书画记 事,诗赋唱和;人们以茶明志,以茶会友,以茶待客,以茶礼佛,以茶敬祖。干百年来,茶悄悄融入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形成独特的茶饮文化。 随着岁月流逝和世事变迁,茶渐渐成了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茶之味清淡、平和、宁静,相伴国人数千年,默默地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而中国茶文化也形成更为深厚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失。在汉民族中.关于茶,自古就有文人雅士托以情怀意绪,并赋予超然之气。其实,回到茶本身.茶所联系着的人群和他们特有的生活方式,绝不仅仅是一个“雅”字所能包含,它或许会更生动,更深厚,更广阔。就像德昂族,茶不仅仅是生活必需品,而且是他们的“命脉”联系着德昂人的精神信仰和这个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离开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单纯以文人“茶道”来看中国的茶文化,未免简单迂腐。清新、生动而丰富的少数民族茶饮内涵,也能不同于城市商业推动的“茶馆文化”,让我们来细加品味。  相似文献   

11.
中国茶文化是祖先创造的宝贵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从中国茶和茶文化的发展,以及中国茶和茶文化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养性健身功能等五个方面加以分析,对中国茶产业发展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是中国物质文化的一块瑰宝。而茶所承载的文化涵义则远不止于此,中国的茶文化是中国人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世界各国无论是茶物质文化还是茶精神文化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中国。一、茶是中国浓茶起源于中国,历史悠久,“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在陆羽的《茶经》出现之后。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的《茶经》可以看做是茶的发展的成熟阶段的标志,它的问世标志着我国的茶文化在唐代进入了繁荣  相似文献   

13.
中国茶文化底蕴深厚,内涵磅礴。茶是中国人生活中的必需品,人们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可见,茶在中国文化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茶文化具有明显的特征,首先是茶文化的民族性,其次是茶文化的历史厚重感,第三是茶文化本身孕育着鲜明的和合思想。因此,在新时期要大力弘扬中国茶文化之精神  相似文献   

14.
咖啡是当今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一种饮料,近年来,我国饮用咖啡的人数日趋增加,但是,医学界有关人士却认为,不宜多饮咖啡。那么,多食咖啡对我们的健康究竟有哪些影响昵?  相似文献   

15.
茶故乡,绚丽多姿茶文化。一族众多的国家,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各族人民有着各种不同的饮茶习俗,真可谓一历史久远中国是世界茶叶的故乡,种茶、制茶、饮茶有着悠久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茶文化一枝独秀张侠生在我国斑烂多彩的传统文化中,茶文化可谓一枝独秀。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迄今已有数千年过中。历代有关茶文化的论著与诗词浩若烟海,为了弘扬我国的茶文化应追本溯源,挖掘整理,公诸于世。本文仅吃尽棉薄。茶最早乃是一种治病解毒的良药。《本草...  相似文献   

17.
客带咖啡来     
吴钧尧 《台声》2013,(6):49-50
四月初,云南作家团访问台北,有人特地带了“小粒”咖啡馈赠。现旅游大陆各个城市,咖啡无所不在,俨然与茶、酒,成为重要的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18.
陈立宇 《两岸关系》2008,(10):49-50
茶,是中华民族最大众化的饮料,饮茶、品茗及由此形成的茶文化在中国堪称源远流长,独一无二。而就劳客中有兴趣了解台湾乃至大陆茶文化的旅行者来说,从台北市驱车约40分钟,到台北县的茶乡坪林去走一遭,作一番探访,定会不虚此行。  相似文献   

19.
喝一杯好茶     
陈云君 《天津人大》2009,(11):44-45
以茶为载体的文化现象,就饮茶形式言,在中国大陆称为“茶文化”,台港澳地区称为“茶艺”,日本称为“茶道”,韩国称为“茶礼”。虽似纷纭,其致一也。于是近二十年来,我国大江南北茶艺馆大兴,各省市纷纷成立各种茶文化组织。  相似文献   

20.
武夷山茶百戏,一个失传已久的古代点茶、斗茶文化的技艺,如今却在章志峰的努力下使之重现,中国的茶文化技艺又增添了绚丽的一笔。 仅用茶水显现的文字和图腾 茶炉、茶瓶、茶筅、茶罐(合)、茶盏、盏托、茶巾、茶杓、水盂……这些点茶、分茶的道具着实让初次接触茶百戏的笔者有些眼花缭乱。而这些道具都分别类、整齐地摆放在“茶百戏传承人”章志峰的家里。 “点茶是用沸水冲点抹茶,并打成泡沫饮用的饮茶方式。斗茶是评比茶叶品质和比试品饮技艺的一种活动。分茶是能使茶汤形成图案的一种特殊技艺。”说起茶百戏,章志峰总是难掩内心的激动:“茶百戏兴于宋朝,而出现的时间则更靠前。它是一种能使茶汤纹脉形成物象的古茶道,特点就是仪用茶和水,不用其他的原料就能在茶汤中显现出文字和图像。茶百戏是中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和稀缺的茶文化资源。但是元代以后分茶逐渐衰落,自清代至今未见详细文献记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