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直接投资中的国民待遇问题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民待遇制度的实施对象在国际直接投资领域是有争议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清楚正确的认识是构思一国外资法中国民待遇制度框架的前提。此外 ,国际投资领域的国民待遇制度与国际贸易领域的国民待遇制度有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关系 ,理清这种关系将对国际投资领域的国民待遇的具体确立和实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国民待遇制度的实施对象在国际直接投资领域是有争议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清楚正确的认识是构思一国外资法中国民待遇制度框架的前提。此外,国际投资领域的国民待遇制度与国际贸易领域的国民待遇制度有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关系,理清这种关系将对国际投资领域的国民待遇的具体确立和实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国际投资中国民待遇的宗旨是避免外国投资在东道国因其资本来源于外国或所有者为外国人而受到不利的歧视待遇,其初衷是令内外资之间的法律地位平等,本文通过分析贸易领域与投资领域的国民待遇制度的本质区别,对国际投资法实践中国民待遇原则适用的例外规定也作了具体分析,认为在投资领域彻底实现国民待遇应缓行,发展中国家应慎重选择国民待遇的适用范围,明确例外规则的重要性,从而制订出适合本国国情的投资政策。  相似文献   

4.
国际经济法的研究范围比较广,一般说来,它可包括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税法及国际经济组织法等方面。其中,国际贸易法的研究范围又可包括南北贸易中的普遍优惠制等问题。因此,开展对普遍优惠制的研究,对发展我国的外贸事业,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有着十  相似文献   

5.
至今,在国际投资法领域还未形成一个成熟的法律体系。存在多种缺陷的现行投资制度,不能有效的协调国际投资关系的发展。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投资法面临的困境,分析全球性投资公约的缺乏,区域性条约与多边条约的博弈,自由化国际贸易与投资发展的不协调,有效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缺位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国际投资法中,国民待遇原则仅适用于外资进入后阶段,而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准入阶段国民待遇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缔结国际投资条约的普遍条款。但是,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对此尚持迟疑态度。因为准入阶段国民待遇会大大削弱国家对外资的传统管辖权,进而对国家的经济主权造成影响和冲击。对于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而言,在自由化进程中,应把握住这把双刃剑,有条件和渐次推进准入阶段国民待遇,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国际投资法的晚近发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论国际投资法的晚近发展余劲松自80年代后期以来,国际直接投资得以迅速发展,其发展速度已快于国际贸易。①随着世界投资的发展,国际投资法近年来也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深入分析国际投资法发展的特点和趋势,研究国际投资中出现的新的法律问题,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  相似文献   

8.
实行国民待遇原则完善我国涉外投资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为了适应“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机制要求,也是为了适应当前国际经济发展的总趋势,中共中央在1993年底明确提出要创造条件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1995年12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积极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逐步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我国较完整的多层次的涉外投资法体系,为我国积极、合理有效地吸引外商投资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依据和保障;但与此同时,我国的外商投资法律环境也有不少问题有待完善,其中外商投资待遇问题一直是国际投资领域的核心问题,国民待遇问题尤其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将以实行国民待遇中的几个问题来探讨我国涉外投资立法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外商投资国民待遇问题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商投资国民待遇问题新探张韬外商投资待遇问题一直是国际投资法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而其中的国民待遇问题则尤其受到人们的关注。近些年来,由于我国利用外资的工作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作为投资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民待遇问题又被提上了日程。国内对之的讨论是见仁见...  相似文献   

10.
东道国对外资的待遇问题,是国际投资法上的基本问题。我国已经加入WTO,但与WTO关于国际投资的规则比较,在外商投资企业的待遇问题上存在种种弊端,急待立法加以完善。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待遇的现状,具体介绍了我国目前对外资分别实行的国民待遇、优惠待遇和限制措施等规定;然后提出了我国应对外商投资企业逐步实行国民待遇的主张,并具体探讨了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的必要性,以及实际国民待遇的立法思考,以图对我国的外资立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1.
《国际经济法》一书是法国巴黎大学教授卡罗、弗洛利和儒依阿三人合著的,它分“导论”、“国际货币法”、“国际贸易法”与“国际投资法”等部分,是一部内容完备的国际经济法专著。本书的特点是从改革国际经济秩序出发来论述国际经济法的原理,同时又以具体的材料为依据,来阐述国际经济  相似文献   

12.
国民待遇是规定外国人法律地位的国际法原则,在世贸组织(WTO)的各项贸易协定中,国民待遇原则是核心原则,遵守国民待遇原则是世贸组织各成员方必须履行的义务,而世贸组织(WTO)体制下国民待遇原则的适用标准是衡量成员方的行为是否完全符合国民待遇原则、履行国际义务的标准。我国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有义务按照世贸组织(WTO)体制下国民待遇原则的适用标准履行国际义务。但是,在我国国际贸易实践中,有人提出存在着“超国民待遇”和“次国民待遇”的问题,学术界也出现了“超国民待遇”、“平等待遇”和“次国民待遇”的争论,认为我国国际贸易活动中不应采取“超国民待遇”或者“次国民待遇”的适用标准。但是根据世贸组织协定规定的国民待遇原则,其适用标准有着特定内涵,就是给予外国的人、产品、投资以及服务和其提供者的待遇不低于本国的同类贸易对象。这一原则表明,国民待遇原则可以是平等待遇也可以是差别待遇。我国在实施国民待遇原则时,究竟是采用平等待遇,还是差别待遇,还是兼而有之,应该根据世贸组织协定国民待遇原则的要求,从我国经济、贸易发展的具体情况出发,制定既不违反国际义务,又适合我国贸易发展状况,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国民待遇原则的适用标准。  相似文献   

13.
《法学》1986,(7)
继“上海国际技术转让讨论会”和“上海国际投资法讨论会”之后,“上海国际经济贸易讨论会”于今年6月上旬在锦江饭店召开。讨论会由美方以前民主党主席罗伯特·斯特劳斯为首的顾问团和中方以中国国际贸易促  相似文献   

14.
刘璐 《北方法学》2023,(4):114-126
相较于国际贸易领域的条约,国际投资协定具有“弱拘束力、低有效性”的特征长久以来公法学者对中国对外投资条约缔结实践鲜有关注,国内法与国际法长期分离,学界对二者之间的范式冲突与规则冲突少有分析。与发达国家经由国内公法—国际投资条约—他国国内法的输出路径相比,我国国内法未能有效反哺国际投资法,为中国对外投资条约制定提供根基。以“海乐案”中的征收补偿争议为切入点,管窥中国行政法与国际投资法在具体规则层面的遭逢,可以发现中国国内法上的征收概念与国际投资法上的征收存在“范式冲突”,且在国际法、国内法的不同体系之下,表述相近的征收补偿条款在实际补偿额方面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协调二者之间的冲突需要完善国内法上的征收制度、限缩中国对外缔结的国际投资协定中的间接征收概念、条约的国内适用参照“一致性解释”规则。  相似文献   

15.
国民待遇是国际投资领域的一项基本义务,但我国外资法中仍存在诸多与TRIMs协议不相符的规定,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外资国民待遇,使之与WTO国民待遇原则相协调,应逐步取消妨碍国民待遇的投资措施,确立国民待遇的合理例外制度,并在条件成熟时制订一部统一的外资法,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下 ,国际投资法必然走向趋同化、自由化的道路 ,这对国际投资法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同时 ,在经济全球化这一背景下 ,东道国对外国直接投资的立法权、管理权也将逐步被削弱。我国是利用外资的主要国家之一 ,国际投资法的变化发展必然对我国外国投资法带来深远的影响。我国应研究国际投资法的发展规律 ,完善我国的投资立法 ,把握主动权。  相似文献   

17.
王彦志 《当代法学》2013,(4):131-138
随着中国在国际投资法上的身份转换,中国在国际投资法上的立场定位也在发生变化。目前,中国既是资本输入大国和资本输出大国,又是法治水平很低的转型期发展中大国。根据中国在国际投资法上的国家利益、价值观念和权力地位相互结合的考量,中国不应坚持片面强调东道国主权的传统国际经济新秩序式的国际投资法立场,也不应坚持片面强调投资者权益的新自由主义国际经济秩序式的国际投资法立场,而应采取审慎平衡保护母国及其投资者权益与东道国及其公共利益的国际投资法立场。中国必须在国内层面努力走向法治和善治,并应在国际层面推动国际投资法走向国际法治和善治。  相似文献   

18.
▲▲第十四届亚洲与太平洋法律协会大会于8月16日至8月21日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大会会场设在长城饭店和亮马河饭店。大会分组会议的议题有:合资与投资法,司法与国际司法管辖,公司、金融与证券法,法律教育,环境保护法,国际贸易法,破产法,仲裁与调解,知识产权法,能源法,计算机与科技法,建筑法,律师职业,劳动法,妇女、家庭法,宪法与人权。大会的议题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等广泛的领域。其中国际投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与证券等问题受到与会者的普遍重视。我院派出法律系讲师祝聪作为代表参加了大会。  相似文献   

19.
<正> 本文将讨论国际投资的定义与性质,国际投资法调整的对象,国际投资法的体系和国际投资法的性质等国际投资法的几个基本问题。一、国际投资的定义和性质关于国际投资的定义,目前世界上有广、中、狭三种:广义的国际投资是指国际间  相似文献   

20.
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是国际投资发展的主要动力,作为国际投资法的基本主体,跨国公司在国际投资法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法律地位。在特定情况下采用"刺破公司面纱"原则,将有利于遏制跨国公司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制度来牟取不当利益,使其无法逃避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