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1 毫秒
1.
首唱少女给情郎绣荷包表爱心的──四川民歌,有句“为绣荷包儿有人求,瞒倒爹娘绣得忙”封建社会青年男女工生恋情,违背父母之命,私送信物,故要瞒着。荷包随身佩带,除装钱物又作装饰,元杂剧明清小说服饰描写每每提及,欧阳修的“紫荷垂系”即言此物。因以彩色丝线刺绣,放必出自围阁,送心上人,图案绣鸳鸯或并蒂莲,喻有情人终不分离,针针线线,极尽工巧,最见女子患心深情。荷包未必都特别,然而刺绣确非等闲手段。先秦典籍记“观占人之象"时,把“作会”(即给)与“绿绣”并提;说“画绩(绘)之事,杂五色五采备谓之绣”(《尚…  相似文献   

2.
大方县红丰村的仡佬族女子穿青色或蓝色对襟衣,花领,另用白布挑花为袖套、大袖口。头包月牙瓣形青布帕。帕端左上翘,右下垂。帕为3折,折为2寸宽。额前缀海巴一排。毛质筒裙为红色,有5寸宽的白色或花色裙腰及5寸宽的青色裙脚。平坝县披袍仡佬,妇女着长衫,外披前短后长无袖之袍,下着筒裙,内穿短裤。用青色或蓝色2丈布摺为2寸宽作头帕围头,以绣有牙瓣边的布裹腿。遵义仡佬族妇女穿大襟大袖衣,领、肩、袖均加花边。发梳为马鞍形,双鬓换圈垂于耳际,银丝、洋线扎花插开发髻两侧,项挂银链。青布腰带宽2寸,绣以金线,两边有穗,无裹腿,裙用8大片青蓝布…  相似文献   

3.
刺绣珍品“百幅观音图”在浙江仙居问世一幅完全由手工绣成的“百幅观音图”在浙江仙居问世。将100个神态各异的观音形象描绘在一起,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这在中国尚属首次。完成这件珍品的是仙居一位年仅20岁的幼儿教师张彩青。为刺绣“百幅观音图”,张彩青整...  相似文献   

4.
早在三千多年前,白族已经掌握纺织技术,并以“知染采文绣”,衣饰花纹之风而盛行。云南大理白族刺绣挎包为白族妇女外出赶集、节庆、赶庙会、串亲访友和白族姑娘新婚时必备的装饰品和陪嫁物。白族刺绣挎包的制作一般以手工刺绣、剪样、挑缝、滚边、贴绣等工艺为主。其做工精巧,色彩丰富,纹形多样,造型各异,灿艳夺目。挎包的包长以32厘米、宽26厘米,背带长80厘米、宽5.5厘米左右为宜。挎包形状坚挺四方,包面以白布做底,为白族妇女用不同形状的彩绣花块、花形、人物造型等图案拼绣缝合成色彩绚丽,春意盎然的全家福。画面造…  相似文献   

5.
布朗族的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农耕文化、茶文化、纺织文化、建筑工艺、手工工艺、语言文学、民间歌舞艺术、宗教文化、民俗礼仪文化和民间信仰文化等等。在经历了社会发展变革和现代强势文化的冲击后,布朗族的许多文化遗产已经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就目前而言,布朗族文化遗产面临的最大困难仍然是保护与传承的问题。保护与传承,是相辅相成的。所谓保护,  相似文献   

6.
3月11日,《四川日报》刊发了题为《羌绣传承人走上高校讲台》的专访,以我院引进省级羌绣传承人陈平英为特聘教师、为学生传授羌绣技艺为切入点,介绍我院成立羌族服饰刺绣文化开发研制中心,以羌绣人才的培养为起点,为普及民族艺术、提高民族艺术生命力、保护地震重灾区文化生态环境和开发旅游产品、大力推广羌绣与市场接轨、为学院建设“创意产业园区”所做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7.
白荷 《今日民族》2006,(1):46-48
布朗族,是我国西南的一个古老民族,秦代为百濮群族的一支,濮人是施甸县的土著民族之一,属南亚语系高棉语族布朗语支,有语言,无文字。今习汉文,会汉话,自称“乌”或“埃乌”、“本族”;他称“本人”,为本地人之意。据考,现居住施甸县的布朗族,隋朝前,曾居住在洱海区域,唐代从大理喜洲一带迁徙永昌(今保山市),继迁勐底(今施甸),明代搬迁山区至今。定情信物“花草鞋”布朗族少年男女长到十三四岁,就要换上成人装束:男子穿白色对襟衣、青布褂,头上缠绕白布包头,末端用红线穗装饰,穿大腰宽腿布裤。女性整套服装是由上衣、外套褂、裤子、围腰和包…  相似文献   

8.
杨红文 《今日民族》2012,(12):F0003-F0003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撒营盘镇有一条特色小街,陆陆续续开了十多家“民族刺绣服装店”。店内琳琅满目地挂着让人眼花缭乱的民族服装。走进去,店主会放下手中的活,热情地介绍起自己的商品,什么是机绣的,什么是手工绣的。还拿出很多绣片介绍,这一块是服装的什么部位。那一片是衣服的哪个位置。  相似文献   

9.
<正>彝族人爱美,每逢节日或重要的日子,彝族女子的盛装上不仅有华丽的刺绣,还会缀满手工制作的银饰,十分隆重。在弥渡县彝族聚居地区,谁家要是生了女儿,从她出生时起,父母就要为她准备一套精致的银饰嫁衣。华丽、端庄、传统的彝族刺绣嫁衣与彝族女子一生相随。  相似文献   

10.
<正>在云南各民族中,民间普遍把刺绣叫作"绣花""洒花",运用数以百计的刺绣针法与材质色彩各异的绣线巧妙结合,加上设计布局的变化,云南众多少数民族创造了无数独具魅力且寓意美好的绣品。刺绣对于基诺族来说,不仅是一种技能,同时还是一种语言表达的特殊方式,在基诺族女子中更是用来传递内心情感的一种工具。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绣人像是东方艺术的一颗明珠。它以形神兼备、真切生动、色泽和谐、线条准确而著称。其作品分为刺绣、绒绣和机绣。刺绣人像是用彩色丝线经手工绣制而成的。它所采用的人像底稿一般有中国画、油画和照片。绣中国画稿人像须先用稀针针法打一层底,以后分层镶色,线条由粗转细。作品细腻而平服,具有中国画渲染的艺术效果。绣制  相似文献   

12.
仡佬族支系繁多,服饰亦随之各异。唐宋时期仡佬族,男子穿左衽大袖、大口袄,右肩上斜束皮带一根,并以螺壳、虎豹、猿猴之毛及犬羊之皮为外饰;女子用布2幅制为筒裙,穿时从头上笼下。女子用3寸长的细竹筒斜穿于耳以为饰,贵族之家的女子则佩珠宝戴耳坠。男女发挽椎髻,以红布1条束之垂向后。皆赤足。首领头戴熊皮帽,以金银条片络额,肩背上披毛皮,腿裹熟牛皮,足穿鞋。明清两代,仡佬族服饰在传承中有变异。男女仍着筒裙,改为1幅布两端缝合而成。女裙长,男裙短。支系不同,服饰各异。红仡佬,裙为红裙;花仡佬,衣为红底,绣以花领花袖,裙亦为花色;打牙仡…  相似文献   

13.
符龙强 《当代广西》2010,(10):49-49
13岁开始学刺绣,她剪出的花样奇妙无比,设计的壮族、白裤瑶族服饰款式古朴、新颖、独到,绣出的花鸟图案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相似文献   

14.
服饰施甸布朗族女性服饰最具特色,服饰以青蓝色、黑色为主体色,配以其他花色。用一幅长8尺、宽2尺的青布缠头,然后折叠成“倒梯形”,再缠五寸余长的青布,用七色彩珠编串挂在包头外沿,包头左上角挂一线坠,已婚妇女便不缠七色彩珠。上衣为对襟式、衣领上钉12个银泡,衣袖长而窄,靠袖口处镶嵌红、蓝、黄、绿多条宽约一厘米的布条,衣裳长而宽,衣脚掩至大腿中部,衣襟上排着24对银纽扣。系青花边围腰,长至膝盖。脚穿由七色线做成的花草鞋,穿着好后要装饰华美的银耳坠、银项链、银针筒、银三须、银手镯、戒指等饰品。男子服饰:旧时蓄长发,绾髻于顶,头缠二丈余长的青布包头;上衣围领面襟,钉有银纽扣,裤脚肥大,长及膝盖,跣足。现在男子多着汉装。  相似文献   

15.
正彝族服饰,蕴藏着民族信仰崇拜与民族文化内涵,展示着彝族女性心灵手巧与智慧灵气。近年来,楚雄彝族刺绣工艺通过产业化方式,在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间寻找到了契合点。产业化实践目前,彝绣企业运作的方式主要为"企业+行业+绣娘"的模式,企业指刺绣企业,行业主要指协会,如  相似文献   

16.
土家族饮食以玉米、小米、荞子为主,喜吃酸菜和辣椒。服饰:男子用青蓝色或白色的土布帕子缠头,喜穿对襟短衫,多钮扣;妇女穿无领开左襟大褂,袖子短肥,下着八幅罗裙,裙上绣有花纹、图案.有的穿裤,裤脚有两三条花边;老人着大襟衣。土家  相似文献   

17.
吉良村民小组坐落在勐海县布朗山乡茂密的丛林中,布朗族传统的干栏式民居依山傍水而建。  相似文献   

18.
局部 《今日民族》2013,(9):59-60
4月上旬,布朗山里早晚依旧有些清凉,中午的日光却已异常强烈,翠绿远山覆盖着的轻霾提醒我们一雨季马上到了。在布朗山,雨旱季的交接时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间段,在这个中国最重要的普洱茶产地,春荼上市的消息一向牵动着全世界所有普洱荼爱好者的心弦。逢此时节,所有茶山都将迎来访客高峰,但今年布朗山人气更为火爆,原因是这里正在举行每年一度的勐海荼王节暨布朗族的新年——桑衍节。这天清晨,我在布朗山镇子上吃了滇南地区特有的早点“米干”,还没划几口,猛然抬头发现小店周遭的桌子上,全部坐满了盛装打扮的布朗族年轻美女。她们正是即将参加“两节”的礼仪和演员。布朗山,从名称即可知这里是布朗族聚居区,中国布朗族大部分分布于滇南勐海、临沧等地,其中布朗山是最重要的聚居地。有关这个古老民族与茶的古老渊源,本刊曾介绍过,很显然2013年度的茶王节与桑衍节之所以同时存布朗山举办,更有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杰 《台声》2009,(10):46-57
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原住民的生活方式、饮食、服饰及工艺品制作,都比较好的保持了自己的特色。一般说来,原住民活泼纯朴,热爱自然,生活充满着丰富的色彩。他们的传统手工艺品,具有自然、古朴的特性。传统服饰多以手工织布和刺绣为主,色彩斑斓,特色鲜明。  相似文献   

20.
赵红育     
《江苏政协》2013,(10):57-57
<正>赵红育,女,省政协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刺绣艺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1973年开始学习刺绣,系统掌握了刺绣的专业理论知识并出版专著《实用刺绣入门》,在刺绣艺术上有较高造诣。尤其擅长其首创的"双面精微绣",作品卷幅微小,构图精美,绣技精湛。精微绣画面形象细若蝇毫,以针代笔,以线代墨,形神兼备,刺绣细部时能将一根丝线分成70-80分之一。作品双面精微绣《丝绸之路》、《饮中八仙》、《击鞠图》被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