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多青年人都羡慕城市生活,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在城市里找一份工作,想留在城市里过一辈子。然而,姚元科不是这样,他辞掉老板给予的高薪及各种优厚待遇,从南方大都市回到偏僻落后的家乡,走艰辛创业之路。经过几年拼搏,他终于成功了,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事业。  相似文献   

2.
罗伟 《工友》2010,(1):38-40
为养家糊口到煤矿谋生的农民工能够做出多大的事业?从鄂西北大山里走出来的一位汉子,不仅通过挖煤改变了命运,还成功带领家乡1000多人外出打工,让乡亲们集体脱贫致富。他,就是被誉为“打工皇帝”的湖北郧县籍企业家张兴良。  相似文献   

3.
凤儿 《农村青年》2013,(10):41-44
10岁,同龄的孩子在父母的怀里撒娇,而他已在家里做家务活挣零花钱;14岁,同龄的孩子备战中考,他己在课余时间摆地摊卖孔明灯“捞到”人生的第一桶金;19岁,同龄的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到大学报到,他则手拿湖北大学录取通知书,坐拥8个实体店、3家网店,公司年销售额达1500万元。在父母的支持下,90后的他,在短短4年的时间里,品味了创业的艰辛。也享受了学业与事业齐头并进的甜蜜。他说,创业与学习并不矛盾,学习是枯燥的,但创业可以让学习变得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4.
朋友说起一件事,有一次他做生意亏了本,去找他父亲借钱,老人家不但把钱给了他,还一了一大桌菜,在饭桌上.老人不住地宽慰儿子.说生意场上胜败乃兵家常事。  相似文献   

5.
在安徽老家,像他这个年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经不住人劝,他尝试网络交友。后来,电视征婚节目编导又找到他。结果如何?他说:“不但浪费了金钱和时间,还受到精神伤害!”如今,交友类网站和相亲类节目“如雨后春笋般疯长”。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  相似文献   

6.
一个在省城高校长期打工的青年农民,毅然辞职回乡,在120亩的荒山上挥洒汗水。一切从零开始,经过自己与家人的不懈努力,13年后,他承包的荒山成了“花果山”。他不但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他的“花果山”成了一张响当当、让人艳羡的名片,他的创业模式更是成为当地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7.
李强今年28岁了。28岁就该成家立业了。李强不但没有成家,连业也没有立起来。他从山东大学会计专业毕业以后,四五年间找不到可心的工作。也许是会计专业人才太多的缘故,不少单位勉强招聘了他,就让他在办公室打杂。一个大小伙子,连个女秘书都不如,这实在让李强心里窝火。他在百无聊赖之际,遇到一位在大连造船厂工作的朋友,劝他说,你与其在家呆着,  相似文献   

8.
全州县才湾镇田心村大尾塘村的蒋文军不幸失去右手,被迫离开了令人羡慕的工作岗位。但他在人生道路上没有气馁,他以惊人的毅力,创造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奇迹:不但生活能自理,而且能挖地锄草、犁田耙地、嫁接树苗……他还把承包的60多亩果园,当成培养残疾人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摇篮——  相似文献   

9.
《农村青年》2009,(4):56-56
在北京市大兴区一个农庄里,人们养鸭子不但不育肥,反而还有意识给鸭子瘦身,这瘦身后的鸭子每只卖到了168元,还带动了当地农业观光游的发展,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0.
茫茫人海他找不到边,出来有十来天了,瘦小的他寻工作处处碰壁。今天再找不到活儿就回乡了。他这么想,也是因为他的袋子里就只有二十元了。  相似文献   

11.
《农村青年》2008,(7):59-59
茫茫人海他找不到边,出来有十来天了,瘦小的他寻工作处处碰壁。今天再找不到活儿就回乡了。他这么想,也是因为他的袋子里就只有二十元了。  相似文献   

12.
他是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村青年,但他所搞的农机技改项目却超过了50项。他发明制造的农机不但解决了我国农村山地作业的许多困难。也解决了困扰很多农机专家的技术难题。当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位中国的发明家与美国的大发明家爱迪生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时,人们便把一个美丽的绰号送给了他——  相似文献   

13.
何家票 《时代风采》2013,(15):18-19
他从电视上看到汶川大地震的报道后,把卖废纸的钱都凑了出来.为灾区人民捐出1000元人民币,不但自己捐款.他还一家家商铺去跑.倡导大家为灾区献一份爱心。多年以来.在他的倡导下.永春乡共捐出20余万元的爱心资金。  相似文献   

14.
吴甘霖 《工友》2011,(10):9-9
在一家酒店里,一位员工接到一位客人的电话,说自己不慎在酒店里遗落了一张纪念卡片,这张纪念卡片对他来说非常珍贵,请工作人员一定要帮他找到。这位员工翻遍酒店所有的垃圾箱,最后找到那张纪念卡。那位客人自然非常感激。  相似文献   

15.
初见孙景毅,我就被他那种特有的亲和力所深深吸引。已过知天命之年的他,微笑的面容里包含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希冀,睿智的眼光里透露出精明和练达;他待人随和大度,丝毫没有领导的架子,倒很像一名古道热肠的大哥;他凡事认真细致,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深深浅浅的足窝里记载了数不清令人钦佩的业绩。自2001年任中国石油锦西炼油化工总厂工会主席以来,他把工会当成自己的家,把职工当成自己的亲人,一心扑在工运事业上,依靠过人的才智、务实的作风、科学的方法,把工会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成绩斐然。一、重职工之利,做员工合法权益的维护者,同心同德…  相似文献   

16.
医保边缘人     
《工友》2009,(8):4-8
头发凌乱的老何盘坐在医院走廊里一张可移动的病床上,一脸焦虑。紧挨着的一间病房里,他的孪生弟弟何路经过与死神的斗争后,总算度过了危险期。55岁的何路是重庆人,酷爱诗歌创作。1988年从当地一家工厂辞职,后来到北京发展,几经辗转,宋庄成了他的最终落脚地。  相似文献   

17.
嗜酒的父亲     
王旗 《农村青年》2014,(2):52-52
父亲嗜酒如命,虽然初中文化,可我看他简直比文盲还“文盲”。小时候,最害怕父亲喝酒。他经常喝醉就胡言乱语手舞足蹈,在外边不是扔没了衣服就是甩丢了鞋子,或者从炕上光着脚像跳远一样腾地一声跃到地上。每当父亲醉意大作,我就恐慌地拽紧母亲的衣服躲在身后,等他醉得困了或是闹得困了,母亲就静静地端来温水,埋头给他洗手洗脚,而此时父亲已鼾声如雷,鼻孔里散发出一股胃里泛出的刺鼻的酒气,、  相似文献   

18.
一湄 《工友》2012,(8):50-51
这个年轻人,二十五岁,读着大学,某一天,他突然觉得生活毫无意义。他掉了线。他说,“年岁的增长向来牵连着一种特殊的不安”。因为搞不懂生活和时间的意义,他退了学。好像一下子掉进了裂缝里,他一定要想清楚这个问题,生活才可以继续。这可是个重大问题,是人生中的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19.
父亲     
父亲一生没能读多少书,他心里想定了要让我读书上大学,母亲的想法大致一样,她曾不止一次地说过:“供销社里卖布的那个女的多清闲,多舒服,哪像我们一辈子风里来,雨里去,泥里滚水里爬。”  相似文献   

20.
她是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市的一位白衣天使,他是中国威海的一个普通农民,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异国他乡的医院里与她相识,又在冰天雪地里燃起缕缕情愫。童话般的爱情使她与他一起来到中国威海农村结婚、生儿育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