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青年》2010,(2):46-46
问:前年10月,王某向我借款3万元,约定期限为1年。当时我担心王某1年后不能按期还款,王某就找来李某作担保人,但是未约定保证责任的方式。现在借款期限已到,王某未能还钱。请问如果我要起诉,应该以谁为被告?  相似文献   

2.
《农村青年》2008,(10):46-46
问:李某委托张某卖房,张某将李某的价值150多万元的房子按照2003年买房时的价格、约60余万卖给了王某,且办理了过户手续,而王某是张某的朋友。请问,这种房屋买卖合同有效吗?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运》2014,(4):55-55
某软件公司委派职工张某到A公司负责本公司与A公司之间的技术合作合同。其间,张某因工作失误泄露了了A公司的商业秘密。回到软件公司后,软件公司向张某送达了一份文件,内容为:张某在A公司工作期间,泄露了客户的商业秘密,违反了公司制定的《就业规则》,故解除与张某的劳动合同,并要求张某赔偿培训费9600元。张某和软件公司分别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请劳动争议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将两案合并裁决,裁定张某支付软件公司培训费9600元,软件公司支付张某有关工资和未休婚嫁的工资补偿合计4045元。双方对此裁决均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4.
互动信箱     
《时代风采》2014,(22):32-32
合伙债务可以让一人承担 案例:2012年初,孙某与程某、陈某合伙开矿。王某将预付款10万元支付给孙某及其合伙人购买矿石。同年年底,孙某与其合伙人散伙,孙某向王某出具欠条一张,载明:“今欠王某现金拾万元整,孙某。2012年12月22日。”之后,由于王某未获得矿石,也无人返还其预付款,王某将孙某诉至法院,要求其偿还10万元欠款。  相似文献   

5.
法律问答     
《农村青年》2014,(1):41-41
母亲再婚后给儿于改姓父亲拒付抚养费 问:李女士两年前与丈夫张某协议离婚,双方约定,二人之子由李女士抚养,张某每月给付抚养费600元.一年前,李女士再婚,婚后将儿子的姓氏变更为继父的姓氏.  相似文献   

6.
许方辉 《工友》2009,(3):41-41
案例回放: 张某于2007年3月应聘进一家科技服务公司担任驾驶员。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约定:期限为3年,张某月工资1500元,公司以1700元为基数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如张某擅自离职,应赔偿公司为其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相似文献   

7.
《农村青年》2006,(2):63-63
问:我的一个朋友在外地遇到急事,2005年月份让我给他汇去5700元钱,当时说好两个月还。可现在两个月已过,我让他还钱,他耍赖说没借过我钱。现在我手里只有汇款的收据。请问,这能当证据用吗?  相似文献   

8.
王某,中专电脑专业毕业,于2006年10月9日,与江苏省某电脑公司签订劳动合同,被聘为技术员,聘期两年。双方当亨人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竞业禁止: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王某三年内不得在本地区从事与该公司相同性质的工作,如违约,王某须一次性赔偿电脑公司经济损失10万元。  相似文献   

9.
王某,中专电脑专业毕业,于2006年10月9日,与江苏省某电脑公司签订劳动合同,被聘为技术员,聘期两年。双方当亨人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竞业禁止: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王某三年内不得在本地区从事与该公司相同性质的工作,如违约,王某须一次性赔偿电脑公司经济损失10万元。  相似文献   

10.
《工友》2010,(2):19-19
案例回放: 几年来,王某一直在建筑工地工作,又到了年末,他打算带着一年辛苦打工的钱回家,但当他找到包工头,包工头却以建筑商未支付施工费为由,让他找建筑商要钱,未料当他找到建筑商,建筑商又以开发商未结清建筑费为由要其找开发商,但开发商又称自己与王某没有雇佣协议,因而不能支付工钱。王某在开发商、建筑商、包工头问跑来跑去,身心疲惫。  相似文献   

11.
刘英团 《农村青年》2011,(10):53-53
苏先生曾是白云区某服装厂的员工,2008年11月份,工厂老板突然消失,但工厂还欠他及其他多名员工的工资,共计22.3万元。多年来,他们~直通过法律途径寻求解决方案,目前已走过劳动仲裁、一审、二审及执行等所有法律程序,“走完所有程序,我手上已有46个行政部门盖的公章,但仍然拿不到钱”。  相似文献   

12.
于之俊 《工友》2009,(1):21-21
案例回放: 2008年2月,张某在某建筑公司工作时,从脚手架上摔下受伤。当年5月,张某和公司就赔偿问题签订了私了协议。协议约定:公司一次性支付张某7万元,与张某解除劳动关系,张某不得再次向公司主张工伤待遇。协议签订后,张某申请了工伤认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其为3级伤残。  相似文献   

13.
占兵 《工友》2011,(9):26-26
案例回放:张某高中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称心的工作。于是,他动起了歪心思,花400元钱请街头办假证的小贩为自己伪造了一张某大学的硕士学位证书。此后,张某凭借该证书与一家科技公司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月工资6000元,并没有约定试用期。  相似文献   

14.
简讯     
《时代风采》2011,(24):17-17
本刊2011年11月下半月刊所载《被硫酸烧伤之后》一文,报道了刘东被硫酸烧伤事件。目前,此事已有最新进展.用人单位曲靖市锦运物流有限责任公司还应支付刘东的520051.70元.已由曲靖市麒麟区人民法院执行到位。  相似文献   

15.
方慧 《工友》2011,(3):33-33
张某于2009年3月与一家教育咨询服务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双方约定,月工资2600元,其社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每月向其工资卡内支付现金200元。前不久,公司解除了与张某的劳动合同。张某因此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并补办社会保险。公司认为,已经通过现金的方式向其支付了社会保险费,不应当补办。  相似文献   

16.
朱国丰 《工友》2009,(9):37-37
案例回放 张某是某市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张某的妻子也于今年失业。该市为了解决“零就业家庭”的实际生活困难,特地开发了一批公益性就业岗位。张某由被安排在一家公司操作电梯,每月工资由单位发400元,市财政相应补贴200元。某天,张某在开电梯时却突发心脏病死亡。家属要求公司按照工伤保险待遇赔付,而单位认为张某属于公益性就业人员,  相似文献   

17.
查小高 《时代风采》2009,(21):24-25
短短3年时间非法集资4.7亿元。云南金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这些钱37%落到各管理阶层手中;15%用到高额返利上;还有48%用于基地建设、生产和还本金。受害人数达19820人,最后案情还有待司法机关进一步调查取证。  相似文献   

18.
黄婕 《工友》2014,(8):32-32
正案例回放:张某于2010年9月1日进入某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从事操作工工作。双方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2013年10月11日上午,张某在工作时吃了一小片猕猴桃,被副经理发现。随后,A公司依据规章制度第13条规定,认为张某的行为属于重大违纪,决定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并做出罚款250元的决定。张某申请仲裁,要求A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并返还罚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女儿去读大学的事,成了这个家庭一个月来争论不休的话题。原因是钱。读四年大学,学费加上生活费,就是10万元。两夫妻的工资每月加起来只有1000元,如果供女儿上大学,他们的生活就会发生困难。而用这10万元,开一小店倒可以赚些钱回来。困难归困难,父母仍是明理的,他们最终认为书还是要读。于是,父母答应女儿,他们帮她筹钱,但债务以后一起还。他们还没有筹到钱,离开学只有一个月了,第一期要交的25000元也没有着落。  相似文献   

20.
余军 《工友》2009,(4):29-29
案例回放: 1996年6月至2009年2月,王某在武汉市某公司从事司机工作。其间,公司没有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合同也只是从2005年才开始签订,一年一签。2009年1月中旬,公司要求王某与某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并继续在该公司从事司机一职,否则将与其解除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