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勇 《新疆人大》2014,(5):23-24
2013年,石河子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依法治市三个目标任务,依法高效履行监督职能,不断改进监督方式,使监督工作重点突出、特色鲜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2006年以来,罗平县人大突出工作重点,深化监督职能,以推动落实县委重大决策,确保实现各项经济社会目标任务,确保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作为基本目标,丰富监督内容。拓宽监督渠道,认真开展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进行执法检查、工作评议、述职评议等各项监督方式,促进和保证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加强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要求,是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也是建设廉洁高效公务员队伍的需要。近两年来,西畴县人大常委会把强化监督职能和加大监督力度纳入整个人大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来抓,并抓出实效。  相似文献   

4.
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围绕率先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目标,选择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综合运用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等监督方式,依法加强对行政、审判、检察机关的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5.
赵谊  胡思明 《云南人大》2009,(9):19-21,23
近年来,昆明市人大常委会在人大监督工作中,创新形式、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切实在增强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监督工作有了新亮点、新特点。一是紧盯重点目标、专项工作视察制度化;二是突出难点热点、听取群众意见经常化;三是抓住重大项目、深入调查研究实地化。通过对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点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6.
李忠民 《天津人大》2006,(11):22-23
换届以来,河东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司法监督的新方法、新途径,运用多种监督形式,拓展监督层面,加大司法监督力度,增强了对司法工作监督的实效。  相似文献   

7.
2006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据专业人士分析,监督法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将社会关注的热点作为人大常委会监督的重点、实行“一抓到底”的监督程序、实现开放武全方位的监督。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在加强监督力度、拓宽监督渠道和提高监督实效方面进行的探索和实践.也正是以此为目标。  相似文献   

8.
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听命于党、立足于法、谋利于民的工作原则,把监督工作与本市中心工作和人大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自觉与市委、政府工作同心、同向、同目标、积极依法开展监督工作,努力探索新的监督模式,不断提高监督的准确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使人大的作用有效地在监督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相似文献   

9.
贯彻监督法应该着重于深刻领会监督法的内涵,把握监督重点,提升监督实效。 把握监督工作的主要形式。监督法对人大监督政府工作作了规范化、程序化的规定,体现为三个特点:一是突出人大听取和审议政府专项工作报告这种主要监督形式;二是突出人大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应当直接反映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普遍要求解决的问题;三是突出监督实效。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相似文献   

10.
监督由于主体的多样性,监督的方法和方式是不同的。在我国的监督体系中,人大监督是代表人民进行的监督,是最高层次、最具权威性的监督。新闻监督,即舆论监督,则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党和政府所领导的各项工作的监督,以及对社会弊端的披露、鞭策。这种监督虽没有人大监督那样高的层次和权威,但公开性和人民群众的参与面大。人大监督和舆论监督相结合,其效果更大。  相似文献   

11.
目前,财政资金使用绩效逐渐成为人大关注的重点,人大财政监督理念也由财政资金分配监督转向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监督.并通过绩效监督反作用于财政资金分配,达到绩效监督与分配监督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2.
2月23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市人大常委会2011年度工作要点,标志着今年常委会的监督工作全面启动。今年的监督工作将紧紧围绕市委“六个着力”的要求,突出“抓安全、保民生、稳物价、调结构”的工作重点,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方式,加大监督力度,增强监督实效,为上海“十二五”开局起步奠定良好的民主法治基础。  相似文献   

13.
秘长荣 《天津人大》2009,(12):10-11
东丽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履行监督职能,不断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积极创新监督思路,扩展监督渠道,加大监督力度,增强监督效果,使监督工作更加规范化、程序化,更具实效,为促进东丽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宜丰县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县委确定的发展目标、重要部署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刻领会监督法的精神实质,改进监督方式,增强监督实效,推进依法治县进程,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构建“大监督”格局是国有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但不会是企业内部监督的终点。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内部监督不仅仅是监督内容和监督力量的整合,更是建立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实现监督格局的“高配”,从战略层面构建领导统一、目标一致、流程标准的监督体系,真正让监督落到实处,促进国有企业更高质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重要权力,依法监督也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主要工作职责,它是对“一府两院”是否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工作是否得以落实到位,工怍目标是否得以实现的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17.
彭东昱 《中国人大》2011,(22):33-34
检察机关对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是保证依法行使审判权,正确实施法律的重要制度,对促进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司法实践中要求加强法律监督的诉求日趋增强。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实现重大突破,从监督方式、监督范围、监督手段等方面,强化了检察机关对民事诉讼的法律监督。检察监督规定的修改成为此次民事诉讼法修改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18.
监督工作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人大常委会最经常、最大量的一项工作,河西区人大常委会认真依法履行职责,紧紧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义好又快发展,研究和探索加强监督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努力提高监督质量,增强监督实效。  相似文献   

19.
路榕 《人大论坛》2009,(6):11-14
地方人大常委会依法开展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工作,行使好监督职权,这是人大监督工作的基本要求。5月7日,来自全省九个市、州(地)人大常委会(工委)主任就人大监督职能这个重要课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总结。  相似文献   

20.
《公民导刊》2007,(10):28-29
在人大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实践中,为规避干预政府工作之嫌。往往采取事后监督的方式。有人认为,监督,意为察看并督促。事情进行后。才有察看的内容。监督也才有可能存在。但也有人提出。人大如果总是事后监督。比如对一些重大的经济项目建设的监督。等到既成事实。造成的损失是无法挽回的。那么,到底是事前监督好还是事后监督好?哪种监督更完善、更科学呢?可能简单作答并不合适。毕竟事前监督、事后监督只是形式的差异.求实效才是人大监督工作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