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主体性道德教育是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的主体性道德指个体意识到的自身作为独立人格存在的目的和意义,并为了维护这种独立性而自觉遵循一定的社会规范。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社会公民主体性道德人格,独立的道德判断和自律的道德行为是主体性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文章简明论述了社会转型期主体性道德缺失的三大表征、主体性道德缺失的原因,以及主体性道德重构的原则与路径。  相似文献   

2.
道德是社会生活的规范和准则,道德教育源于社会共同生活的需要,是作为引导入们解决社会共同生活中出现的个体与群体、认知与行动、情感与意志、利己与利他等诸种矛盾的方式而存在的,离开了社会共同生活的需要,道德教育既没有产生的可能,也无存在的必要。同时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也不是为了让人遵守某种务必如此的道德律令,而是为了使人过上一种道德生活,  相似文献   

3.
伯纳德·威廉姆斯的"反理论"道德哲学通过对功利主义、义务论的批判,指出道德理论不能以建构抽象、普遍的原则为目的。道德学说只有放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之下,才能发挥指导生活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不道德论是目前对灌输论最普遍的质疑,其立论依据是所谓的无灌输道德教育论,它主张国家对道德中立教育中立,是一种典型的自由主义教育思想。自由主义教育理论在本质上质疑任何教育权力,因而反对任何意义上的灌输。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权力观,必须反对任何向不道德论立场退缩的倾向。  相似文献   

5.
对"什么是道德评价根据"的探讨,有三种理论动机论、效果论和动机与效果统一论.道德本质和道德评价特性决定动机才是道德评价根据.重新审视学界对动机论的诘难,益于对效果论和统一论进行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6.
"不道德论"是目前对"灌输论"最普遍的质疑,其立论依据是所谓的"无灌输道德教育"论,它主张"国家对道德中立""教育中立",是一种典型的自由主义教育思想.自由主义教育理论在本质上质疑任何教育权力,因而反对任何意义上的"灌输".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权力观,必须反对任何向"不道德论"立场退缩的倾向.  相似文献   

7.
因长期建基于存在内在局限的规则伦理学,我们已经习惯把道德仅仅看作社会对个体意识和行为的外在操纵,使道德教育呈现出一种去道德化和非人性化倾向,异化成规则灌输和训练等相应困境。透视德性伦理学拒斥规范伦理学的要旨,我们可以得知德性伦理学的复兴对道德教育有着深刻的启示要求,即当代道德教育回归德性伦理呼唤德性的塑造,是客服规则伦理之理论困境的现实需要,更是其回归自身本真存在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道德实践状况关系到大学生自身全面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进步、社会和谐发展.然而,调查显示现阶段大学生道德实践具有不道德性、自私化功利化、表面化形式化、缺乏自律性、效用短期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的转型,客观上导致了个体道德价值内在困境,用"困惑"来言说规范伦理学的现代情境已经成为某种言语习惯。无论在逻辑意义上还是在历史意义上",后果论"和"义务论"都是规范伦理学理论形态中两条重要路线。然而现代规范伦理学的发展过程,其实是人性、个体与类、价值追求的再发现与不断的道德选择过程,因而"后果论"和"义务论"这两种互补性复合伦理制度在当代伦理发展中也逐步显示出其价值困惑。  相似文献   

10.
崔华前 《学习论坛》2005,21(5):72-76
荀子对于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强调后天习染的道德起源论,提出以德治为目标的道德教化论,塑造君子、圣人的德育目标论,确立了德育方法论和德育原则论。  相似文献   

11.
党员干部在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与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的。要增强党员干部道德建设的实效性,就要加强道德的制度化建设,增强制度对道德的约束力;强化道德教育的时代特色,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激发党员的内在动力,增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倡导正确舆论导向,营造道德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2.
道德教育是一项成人成己的系统化社会工程,具有提升道德人格的重要人文养成意义。要在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模式扬弃中进行道德教育的工具论批判,要在视域融合的释义学分析中进行道德教育的存在论阐释,要在立足日常生活世界的世俗化探讨中进行道德教育的人义论建构,等等,并由此展开对当前道德教育的哲学反思。这种哲学反思对在充满流动性和不确定性的后现代社会中重塑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公共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存在不容忽视的道德问题。社会转型带来了社会失范(社会规范的缺失或失灵),造成社会生活中基本道德规范缺失、缺位或不适宜,导致道德的规范功能弱化甚至失灵,从而表现为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失控、失序和混乱,即道德失范。造成道德失范主要因素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结构、道德教育、道德评价标准失落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该文通过对新著《道德教育论纲》的评介,简要回顾了我国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的历史行程,强调了提高全民族道德文明水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评价作者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系统深入研究全社会的道德教育问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介绍了该书的内容体系和五个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康德生活在一个由封建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过渡的转型期,作为一种深刻的社会批判理论,他的道德哲学从其对道德理想的高扬、对道德自由的追求,对人格价值的尊重,对道德责任的强调,构成西方思想史上最为典型的义务论道德观。我们认为,在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以及各种非理性主义道德思想泛滥的今天,重新审视和估价康德的道德理想主义思想,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及改进道德教育工作,还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在一个功利思潮膨胀的时期,一些人似乎对人类行为的道德准则采取了不屑的态度,因此,从基础做起,从实施家庭道德教育做起,成了整个社会道德状况得以改观的途径.家庭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每一个家庭成员的自身努力.  相似文献   

17.
道德盲视是一种道德主体满足自身需求的道德行为和道德观念。道德教育应该从道德盲视的形成机理着手,找准道德印象形成规律,把握人的心灵特质,突出道德情感体验,用活道德教育模式,唤醒道德激情力量,形成对道德盲视的有效抵抗。  相似文献   

18.
一、影响道德教育有效性的原因 当前,道德教育效果不显著,有效性不足,这意味着道德教育的实际运作与目标要求实现的程度相差较远,即道德教育的现实功能与期望功能不相符合,与时代对它的客观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中主要原因是由于道德教育的传统特征以及"左"的思潮的影响.我国道德建设形成了长期不变并趋向僵化的第一教育理念和模式,与现实生活相脱节,影响了道德建设的成效和社会道德水平的稳步提高.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19.
多元文化日益冲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越来越多的文化碰撞和文化冲突,对道德及道德教育也造成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引发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文化困惑。面对当前多元文化的冲击与挑战,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依然存在着工具化、边缘化、科学化等诸多问题,削弱了其固有的文化特性。在多元文化时代,青少年道德教育应当自觉承担起自己的使命。  相似文献   

20.
杨盛军 《唯实》2009,(6):37-40
道义论的逻辑起点是公共利益,发端于古希腊时期的自然法与契约论,它们分别表现了对德性的重视与对个人权利的维护。康德完成了最纯粹的道义论伦理体系,为道德而道德是这一体系的核心;二十世纪,罗尔斯继承并充实了康德的道义论体系,力图建构宏大的正义论体系处理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