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新文 《当代广西》2004,(20):13-13
“教”有“言教”和“身教”两种,即经常说的教育人要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理”又有大道理与小道理之分。大道理是管总的,讲清大道理,就能抓到“理”的提纲挈领。因此“言教”必须先讲清大道理。大道理是真理、正理,是硬道理、基本的道理。不讲大道理,就无法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讲小道理,是在坚持讲大道理的前提下,对某种实际情况、某个特殊问题的说明,以求得到合理解决。  相似文献   

2.
如何开好人代会,是地方各级人大一直致力研究的重要课题。这里,笔者谨就有关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与体会。笔者认为,开好人代会,应该注重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要注重"一个主体",即要树立以"代表为本"的观念,突出代表在大会权力运行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真正保障他们在大会期间依法行使代表的职权。二是要注重"两个环节",即把握好会前准备、会中审议决定这两个主要环节。三是要注重"三性",即要注重大会文件与活动程序的规范性、运作细节的合法性和决策内容的实效性。四是要注重"两个改进",即改进审议报告的时空范围,改进审议发言的形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杨俊士在来稿中认为,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做到三个坚持:坚持实践、坚持 ??群众路线和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实践出真知,这是人所共知的真理,你要有真知,掌握事物的规律,你就必须亲身实践。实践的观点,是实事求是的最根本的环节。实践的过程,就是“求是”的过程,实事求是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只有在“实事”中才能求“是”,才  相似文献   

4.
26一、教态仪表要“大方”。众所周知,教师在课堂上衣着举止、抬手投足、表情态度,不仅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相反,若我们的教师不注意生活细节,过于不拘“小节”,就是“才高八斗”也难得学生的喜欢与接受。二、对待学生要“大度”。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难免会有一些矛盾与磨擦。教师要“大度”一点,不是有句话“青年人犯错误上帝都能原谅”吗?对于这样的教师学生就会“敬而服之”。三、对待知识要做“大家”。一个好的政治教师一定要有极强的驾驭教材的能力,要能居高临下从整体上把…  相似文献   

5.
调整心态说到底,领导者“洁癣”的真正症结还是在于心态。有一条广告语在媒体上经常出现:“细节体现完美.”“洁癣”型领导者正是完美主义者,容不得眼皮底下有半粒砂子。但是,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的“完美”是不存在的,任何细节都有可能出差错.错误难免。因而.“洁癣”型领导者总是看不到“完美”。总是不满现实,总觉得别人(部属)靠不住,只有自己才行。于是,为了让自己“放心”.就亲自出马追求“完美”。尽管组织里要抓的细节层出不穷。他们还是不遗余力地到处插手“搞卫生”.哪怕自己可能“过劳死”。  相似文献   

6.
社会学研究在我国中断已三十年之久,自1979年恢复以来,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反响和关注。这是由社会学学科的特点决定的。社会学以社会整体及其与各部分的联系为研究对象,凡是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有联系的领域,无不留下它的足迹。它象化学元素中活泼的钠离子,只要和某个学科或某种现象“相撞”,就会构成某某社会学。如教育社会学、经济社会学、青  相似文献   

7.
西谚曰:“魔鬼就在细节中”。此话不假,就立法制度设计而言,一些遭人诟病的“劣法”,就少不了扩张部门利益、漠视公民权利之类的“魔鬼的细节”。不过,细节并非魔鬼的专利,天使同样可以。2005年年底已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审的《行政强制法》草案,就让我们看到了飞翔在立法细节中的天使。  相似文献   

8.
温家宝总理说:“中国有13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那就成为很大很大的问题……这是中国领导人任何时候都要记住的。”“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对待安全管理,不论是决策者还是执行者,不是抓大“放”小,而是抓大“防”小。抓大“防”小,就是把安全管理工作的小事当作大事来抓,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的细节,从基础性工作着手,注重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不断发现、研究和解决变化了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于决策者来说,关注安全管理工作的细节,并不是要亲自去落实每一个细节,而是关注细节的落实保障。首…  相似文献   

9.
李柱超 《创造》2001,(4):48-48
新形势下边疆民族地区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要求我们深入学习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继续开展好解放思想教育。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中国古代商朝时期成汤的《盘铭》上就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箴言,说明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这句话中,最难的还是“治愚”两个字,必须一手抓基础教育,提高群众科技文化素质;一手抓观念更新,移风易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既要抓“软”任务──教育环节,又要抓“硬”任务──建设环节。结合红河县实际,要在…  相似文献   

10.
抓好职业道德建设,要重点抓好“五个环节”,这就是单位、教育、管理、活动、岗位。一、以单位为场所抓好职业道德建设。单位是组织开展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场所。一般来说,人们离开学校以后,便就业与某个工作、劳动单位。正是通过工作或劳动单位,人们向社会贡献其独特的劳动价值,又从社会获取生活资料,因而它是人们同社会发生最密切的联系、人们的社会交往最持久、最集中的地方。正是在单位里,人们向社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同时表现自己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道德能力。人们如果从家庭和学校的道德教育中得到了较好的道德训练,初步确立了正确的道德…  相似文献   

11.
当我们驻足某个城市的十字街头,你会发现,在街上跑的各种轿车中,平均每十辆里面就会有一辆来自一汽一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汽一大众”),这辆车或是奥迪,或是迈腾、速腾、宝来、高尔夫,当然,它更会是捷达。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初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明确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是这样,对于一个企业的管理来说也同样是这样。本文试就实践“以德治企”所涉及的几个基本环节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一是“用德”。即从管理的手段来讲,在用“法”的同时,必须用“德”。在实际工作中如何“用德”,需要注意如下几个关系。“以德治企”首先要处理的关系就是无形与有形的关…  相似文献   

13.
要讲经济效益就必须讲规模效益,要讲规模效益就必须讲规模经营。在此,笔者就我国西部农村规模经营问题作些思考,旨在抛砖引玉。 (一) 规模经营是近几年来在研究规模效益问题时提出来的一个新课题。“规模经营”是个经济学概念,含义接近“规模经济”。所谓规模经济,是捐“在某个部门处于一定的技术条件之下,该部门经营的企业规模同生产分配可能达到的最低平均成本之间存在着一种系统关  相似文献   

14.
“我是草根委员,当然就要反映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一开始,汪长清就用一种质朴的语言将他的经历、身份和所承担的义务与责任表达明白。没有过多的寒暄,也没有高谈阔论,我很快就被他实实在在的故事打动了,作为一个政协委员他是平凡的,但他却将平凡中的每一个细节精炼成一个个有份量的提案,引起政府的重视、社会的关注和百姓的喜爱。  相似文献   

15.
蒋新庆 《中国民政》2008,(11):46-46
村委会换届选举经过几届的实践.村民对整个选举程序已有较明晰的了解,但从实践来看.对环节的把握常常失范,更不注重细节,因而导致选举“漏洞”,酿成选举困境。因此,村委会换届选举要不断完善选举环节,注重细节,创建如下一些机制。  相似文献   

16.
铁路是一个特色行业,具有半军事化性质,从某个角度上说,它也是社会的一个缩影。说铁路是个“小社会”,一点也不过分,它辐射面宽,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所以,强化铁路行业的公民道德建设,是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要体现。要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落实到铁路的各项具体工作中,必须在指导思想、行为规范、评价机制上建设具有铁路特色的道德管理体系,以德治路,以德强路,从而推动铁路两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微主题     
《台声》2014,(4):110-110
“一切过去了的都会变成亲切的怀念。”转眼间,两会已经走过了几十个年头。这段日子里,我们曾因为两会新闻中的某个消息欢呼雀跃;也曾因为两会报道中的某个镜头感动落泪;亦曾因为两会中某个提案、议案的实现受益至今。就着刚刚闭幕的两会,  相似文献   

18.
“度”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事物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度”。一种事物,其变化超过了它的临界点就会变成另一种事物。生活中要把握“度”,改革、发展、稳定同样也要把握“度”。研究“度”的思想,提高把握“度”的能力,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保密工作为什么要树立百分之百的理念。管理学中有个“细节不等式”,即100—1≠99。其主要内涵是,1%的错误会导致100%的失误。100-1,不等于99,而是0。细节不等式同样适用于保密工作,保密管理从一定意义上说,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党的十四大报告重申:“在把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问题上,在党内特别是领导干部中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要防止“左”,就必须对“左”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长期以来,我们对“左”的认识有偏差,从而使防止“左”往往不能彻底。这就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左”的实质与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