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毕达哥拉斯的音乐思想属于科学的音乐观,与此相谐的还有净化论以及性格论音乐观。毕达哥拉斯学派是从自然科学的观点去看美学问题的。他开启了西方美学尤其足数一比例一和谐音乐美学的论题及概念,其中灵魂的和谐的音乐观一直影响到19世纪。一、音乐的概念1、和谐。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音乐的概念从科学上来说是"和谐的理论",他认为音乐的本质即和谐,而和谐的本质在于:①差异一各个不同部分的协调关系,也即"一"与"多"的关系。②对立一  相似文献   

2.
理性与信仰的交汇──浅析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圣·奥古斯丁是公元四~五世纪著名的神学家、美学家,他的思想对后世基督教和中世纪美学思想影响较大。国内部分学者一直认为,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只不过依然是柏拉图和新柏拉图派的美学,比如说朱光潜先生就谓奥古斯丁是把普罗丁的新柏拉图主义附会到了基督教神学上去。而笔者以为,对奥古斯丁,塔塔科维兹的评价最为恰当:“奥古斯丁视自己为罗马人与基督徒,并同时受益于古代的与新的基督教文化。他在充分利用旧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他将两个时代、两种不同的美学体系汇合在一起。他继承了以往的美学原理,对之加以改造并以…  相似文献   

3.
柏拉图与庄子在美学思想上有着各自的本体依据,分别是"理念"之美和"道"之美。二人在美学思想上有着诸多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审美对象、审美认识、审美体验、美学侧重点和对艺术态度上。二人的美学思想差异性中也蕴含着共同方面,主要表现在注重"内在的心灵之美"、强调真善美的统一、追求"至美"的最高境界等。  相似文献   

4.
国内学界对加达默尔的艺术理论多有涉及 ,却因种种困难极少谈到他的美论思想 ,但不研究他的美论思想 ,便不可能理解解释学美学的特质和核心。在对美本身的探究中 ,加达默尔特别依赖于柏拉图和黑格尔 ,把美理解为“理念的可见性” ,美成为理念和现象之间的中介 ,因此美的存在论功能就是跨越理想与现实的桥梁 ;但加达默尔又不认为美本身是一种孤立、先验存在的理念 ,而是如“光”一般存在 ,美之事物就是美的此在。加达默尔对“理念”、对“光”的强调 ,表明其美学思想实质上继承了欧洲理性主义美学传统 ,显示了其美学思想中的追求确定性的一面 ,这也对 2 0世纪的西方美学带来了一些“光”的亮色。  相似文献   

5.
万宇 《唯实》2014,(11):82-84
著名现代美学家、哲学家宗白华(1897~1987)先生,是我国现代美学研究的先行者,是现代中国古典美学的开拓者、继承者和比较美学的拓荒人,也是我国高校首开美学课程的第一位美学教育家,被誉为“学贯中西艺术理论的学院派美学家”、“一代美学大师”。他的主要著作有《美学散步》、《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中国古代的音乐寓言和音乐思想》等。译著有《判断力的批判》(康德)、《海涅生活与艺术》、《黑格尔的美学和普通人性》、《罗丹在谈话和信札中》、《宗白华美学文学译文选》等。1994年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宗白华全集》,四卷本,近200万字的篇幅。第一、二、三卷收宗白华先生著作,第四卷收译文。近日在翻检由我的同事、著名文史专家孙望先生的女儿孙原靖所提供的《中国诗艺》与一些信件复印件中,意外地发现了宗白华佚文一篇及与孙望先生书信两封,均未被全集收录。这些信件复印件是孙望先生与朋友互相往来的书信,内容相涉广泛,包括郭沫若、常任侠、汪铭竹等。  相似文献   

6.
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当代,越来越多的教育家认识到没有美育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没经过美育熏陶的人不是完美的人。美育,不仅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现代教育的基础和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儒家音乐美学思想所具有的美育功能有其独特的当代价值,对其应批判地继承,以期促进大学生的成人成才。  相似文献   

7.
克罗齐是西方近代美学和西方现代美学交错点上的一位十分重要的美学家。在西方美学史上,他率先提出美的直觉说,并以直觉为核心,建构起自己的逻辑一贯的美学体系,其理论开了现代美学之先河。然而朱光潜先生在《西方美学史》第十九章中对克罗齐美学的这一意义在宏观上把握不够。在该章中,朱光潜先生用德国古典美学作为参照系评判克罗齐的美学思想,从而得出结论说:“克罗齐从康德和黑格尔所达到的地方倒退了一大步。”这显然不够全面。  相似文献   

8.
赵家治 《新长征》2010,(7):63-64
孔子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仁学"基础之上的,是其哲学、伦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毕生在哲学上求真、伦理学上求善、艺术上求美,他的美学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张希玲  何长仁 《世纪桥》2014,(2):76-77,84
"会英说"出自毕沅《吴会英才集》,其要旨在于:会聚英才,兼收并蓄,宗唐诗风(也即中华文化之传统),以"宏奖风流",弘扬盛世精神。这一思想对后世产生较大的影响。宗白华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主张融铸中西古今文化之菁华,以建立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成为他的美学建构中的"会英"思想。宗白华美学建构的"会英"思想的具体内涵则可概括为内赋道玄、外师委圆。  相似文献   

10.
胡俊 《理论学刊》2012,(11):125-128
蔡仪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流派的开拓者,他以辩证唯物论为哲学基础建构起马克思主义新美学的理论体系,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发展。至今,蔡仪美学思想对于中国当代美学依然具有研究方法、研究路径和研究内容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一方面,蔡仪的唯物认识论美学可以通往科学主义的认知美学;另一方面,蔡仪的自然美论可以与西方当代的环境美学、生态美学等自然美学进行对话,启发和促进当代美学的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审美教育书简》不仅是席勒最主要的美学著作,也是他的美育思想最集中最系统的体现。他在其中所提出的“让美走在自由之前”、“艺术拯救人性”、“游戏中的人才是完整的人”、“培育和谐的个体”等一系列主张对我们今天培育全面发展的个体和构建和谐的社会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夏夫兹博里是十八世纪西方美学领域的重要代表,他开创了异趣于英国经验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美学新空间。他主张以和谐为中心的美善同一,内在感官、审美无利害是其美学思想构架的两大支柱,岽高被纳入其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13.
作为政治家,江泽民对音乐艺术有着深厚的素养.他善于借助音乐的表现力与感染力,来表达对祖国的赤子之情,对师友的怀念之情,对亲人的眷恋之情.在一些国际场合上,他还善于用音乐来增加互信,促进友谊.他对音乐这门艺术的一生挚爱与娴熟运用,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艺术修养和生活趣味,而且表达了他的人生情怀和品格追求,更展现了他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如何加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充满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4.
严复(1854—1921年)是中国近代最早最系统地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思想和逻辑学的启蒙思想家。他虽没有较系统的文艺美学论著,但他的文艺美学观,散见于政治、伦理、逻辑、文学艺术评论和诗文中,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康有为和梁启超美学思想取同一  相似文献   

15.
张怀瓘是唐代最大的、也是整个中国古代美学史上最为重要的书法美学思想家。首先,他的著作之丰富是空前的。这主要有:《书断》三卷,《书议》、《书估》、《六体书论》、《评书药石论》各一卷,此外,还有《玉堂禁经》、《文字论》、《论用笔十法》等。其次,他的理论体系之完整是空前的。其《书断》一书,史论结合,上卷列古文、大篆、籀文、小篆、八分、隶书、章草、行书、飞白、草书十体,各述其渊源,系之以评判。中卷、下卷,分神、妙、能三品,每品又各以体分,其中神品二十五人次,妙品九十八人次,能品一百零七人次,前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同志是一位博览群书的政治家,在相当的意义上说,他又是一位卓尔不群的美学家。毛泽东美学思想,是整个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美学观与中国革命文化艺术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王卓斐 《理论学刊》2004,(9):117-119
萨特的美学思想和他的哲学思想一样,均以人的自由为旨归。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认识的不断深入,萨特的哲学“自由”观先后历经本体论和实践论两个阶段,其美学思想也相应地由以“想象”为核心的现象学美学理论向以“介入”为核心的艺术社会功能理论演变。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音乐美学的历史范畴,以"和"为美是自始至终的审美准则.春秋时期已经有了对音乐美的探讨,发展至魏晋时期,嵇康系统地论述了音乐的本质,为后来研究音乐的自身规律和特点奠定了根基.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不仅讨论了有无哀乐、音乐能否移风易俗、音乐的本体是什么等问题,也开创性地对音乐形式美、音乐实际内容与欣赏者理解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入探讨,这种把握大大超越了之前音乐美学重在阐述音乐与道德、政治的关系的界限,而向音乐艺术的内部深入.  相似文献   

19.
西方的德育方法美学思想及主张古已有之,并在德育实践中得到了具体应用。德育方法美学思想为西方有关国家各个历史时期公民的素质教育发挥了一定作用。总结、剖析西方德育方法美学思想的历史传统,借鉴吸收其有益成分,对探讨我国公民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美学途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美学创新具有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李可心 《世纪桥》2012,(17):37-38
瓦尔特·本雅明是德国著名思想家,他在二十世纪西方文艺学、美学领域中是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也是法兰克福学派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法兰克福学派中,他的理论特别而另类,他的思想深邃而复杂,而他的文字晦涩零落,充满了神秘气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