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亨华 《法制博览》2013,(7):137-138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要求。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如何与时俱进做好司法公正与新闻自由,是我们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文从和谐视域审视司法公正与新闻自由撰写全文。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而司法公正与新闻自由实质上是唯物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关系。新闻自由通过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起到监督司法、实现司法公正的作用。同时,新闻媒体自身的职能和性质,代表政府和人民群众呼唤正义,能向受众提供新闻事实,而司法机关所提供的法律事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并存在一定的差别。由于两者相联系且存在本质的冲突,需要我们用全面分析的观点,正确认识和理解司法公正与新闻自由。  相似文献   

2.
在政治现实严酷的中东,新闻自由、人权和司法公正的萌芽似乎是弱不禁风的,但却是阿拉伯人走出近代以来的不幸,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开端。  相似文献   

3.
1791年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出台,成为美国新闻自由的基石和法律保障。在新的历史时期,垄断资本改变了自由竞争的传媒生态,使得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新闻自由面临严峻挑战,2011年发酵的美国新闻集团"窃听门"事件即为典型案例。反思美国新闻自由,在当今垄断资本的影响下,无论是作为一种理念还是一项权利,并没有受到社会责任和职业规范的约束,因滥用新闻自由造成的弊端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4.
新闻舆论监督已成为推进和加速社会民主进程的一种重要力量,新闻立法既对最大限度地保障新闻自由和防止新闻自由权力滥用都十分重要。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现状,并对新闻立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TVBS风波幕后     
李子昊 《南风窗》2007,(8):84-85
成也媒体,败也媒体,如何在新闻自由和社会责任之间取得平衡,尚待努力。但部分政治人物欲趁机将新闻部门监督社会的功能没收或阉割,并不可取。  相似文献   

6.
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司法改革的基本价值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的价值,发展成为司法活动的各环节,这些环节全方面的构成了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的价值要求,使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的价值得到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7.
周泽 《南风窗》2010,(18):32-34
对言论自由、新闻自由的保障,根本并不在于立法,而在于司法。没有司法的保障,以公民言论、出版自由为支撑的舆论监督,也就险象环生。舆论监督的健康运行,还需要健康的舆论监督文化予以支撑。  相似文献   

8.
席典玉 《法制博览》2013,(5):150-152
舆论是公众的意见反映,其背后是公众价值评判体系的反映,舆论监督就是公众用舆论的威慑力来监督公权力的行使。在司法领域,则体现为对法律适用和司法公正的监督。在新媒介环境下,舆论监督更是以其特有的个性影响着司法公正,这既推动着国家的进步,但也由于舆论监督力量的过于强大对司法也产生了干涉。如何让舆论监督与司法更好的互动,实现两者的双赢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张伟 《法制博览》2015,(7):182+180
司法公信力便是主体信用与受众信任作用的产物,司法的时代性是在特定时代提高司法公信力的重要特点,顺应时代特点来提高公信力是有效的方法。新媒体时代固然对司法公信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这同时也是提高司法的公正性的一个手段和契机。新媒体时代下,司法公信力面临信息传播迅速广泛、公众对司法公正要求高等挑战,提高司法公信力应当以保持司法的独立和透明、提高司法程序的质量、追求经得起推敲的判决和建立司法与受众之间的双反馈机制为重点。  相似文献   

10.
如今的社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英语作为一种在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广的语言,成为了信息在全球进行传播的最好的载体。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英语的教学也需进行相应的改革。本文根据我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英语的教学实践,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