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去中心化虚拟货币在发行、交易和监管三个方面都体现出"去中心化"的独特属性。通过买卖虚拟货币洗钱,以虚拟货币作为支付方式洗钱,通过"钱骡"洗钱是去中心化虚拟货币洗钱的常见方式。在打击此类犯罪时,侦查部门面临资金难以查控、操作人员难以关联、电子证据难以获取等多方面困难。对此,侦查部门应以区块链技术为依托,优化反洗钱系统,完善电子证据取证工作,健全反洗钱数据监测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2.
当前电信诈骗案件呈现诈骗手法逐步升级,作案手段更趋隐蔽,科技化程度越来越高,跨区跨境犯罪突出、诈骗犯罪团伙呈公司化的新特点.对其打击存在取证难、抓捕难、定性难、追赃难等问题,为此,,应从源头抓起,防止电信诈骗犯罪;全方位出击,打击电信诈骗犯罪;注重证据的收集运用,准确认定电信诈骗犯罪;会商境外警方,打击跨境、跨国电信诈骗犯罪,才能有效地打击电信诈骗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3.
“10·11”专案是电信诈骗案件的典范,在其侦查过程中,犯罪情报信息分析研判起了很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供侦查线索、串并案件、甄别犯罪嫌疑人、掌握犯罪动态等方面。与普通刑事案件情报信息研判相比。电信诈骗案件情报分析研判有自己的特点,体现在注重对银行卡号、款项去向、网络数据和通信数据的分析。注重时效性和专业性等。因此,电信诈骗案件分析研判,可从通信信息、网络信息、资金流向和犯罪嫌疑人身份分析入手,运用数据挖掘、数据碰撞、数据关联分析和综合分析等方法。为发现案件突破口、明确侦查方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合同诈骗犯罪应从履行合同的能力、履行合同的行为两方面来认定。对经济合同诈骗犯罪与经济合同纠纷认定的根据是当事人的履行能力及其主观心理状态和当事人的实际履约行为及其主观心理状态。合同诈骗犯罪的侦查重点要放在查清犯罪嫌疑人犯罪的故意、犯罪主体、犯罪行为及资金流向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合同诈骗犯罪应从履行合同的能力,履行合同的行为两方面来认定,对经济合同诈骗犯罪与经济合同纠纷认定的根据是当事人的覆行能力及其主观心理状态和当事人的实际履约为及其主观心理状态,合同诈骗犯罪的侦查重点要放在查清犯罪嫌疑人犯罪的故意、犯罪主体、犯罪行为及资金流向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资金流贯穿于整个犯罪过程,将资金查控作为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切入点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从案件流出发,发现资金查控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侦查治理中存在证据层面、数据层面和人才层面三方面问题,由此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预防、打击、被害人资金返还及案件证据链构建产生消极影响。上述问题及影响的成因主要与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证据认证体系、数据管理以及人才培养体系存在密切关系。未来应建立区块链证据认证体系、建立违法资金查控专业数据库、建立资金查控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资源、技术共享交流平台、建立公安机关与金融单位的合作机制相结合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侦查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电信、金融行业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利用电信行业的远程操控性、金融业资金转移的便利性和公众对法律等行业的陌生,电信诈骗犯罪团伙日渐猖獗,并不断危害全国各地.电信诈骗采用分工负责、拆分责任的作案方式,并进行公司化、专门化管理,具有犯罪隐蔽性强,跨地域犯罪,成本低、收益大,科技含量高,方法不断升级,侵害对象不特定等特点.侦查人员应对电信诈骗犯罪犯罪预备、诈骗实行、收尾三个阶段熟悉了解,以更快地侦破此类案件.  相似文献   

8.
票据诈骗案件侦查中应把握以下要点:查明票款存入、支取、转账的经过;查明银行工作人员是否参与作案;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调查、控制;查清赃款去向,并予以冻结;提取、固定犯罪证据;串并同类案件,广泛收集线索;深挖犯罪,查明票源。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电信、金融行业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利用电信技术的远程操控性、金融业资金转移的便利性和公众对电信诈骗犯罪了解不足等,电信诈骗犯罪团伙活动日渐猖獗,作案手段不断翻新,给人民群众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社会危害严重。当前发生在本市的电信诈骗犯罪呈现出跨境化、职业化、集团化、智能化趋势,给政法机关打击犯罪带来取证难、抓捕难、定性难、追赃难、打击难等打防难点。因此,必须深入分析研究犯罪特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完善惩治机制。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比了虚拟货币与法定数字货币的概念特征和差异,剖析虚拟货币所蕴含的洗钱犯罪风险,结合司法实践的案例,将虚拟货币洗钱类型化为两种模式,并详细剖析"有第三方共同参与进行虚拟货币洗钱犯罪"的责任归属;结合《民法典》对虚拟财产的承认以及《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洗钱犯罪的修改,提出应该辩证看待虚拟货币的利弊长短,在学习借鉴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对虚拟货币的监管经验的基础上,呼吁出台"网络虚拟货币监管条例",对虚拟货币的法律属性予以明确,提升对金融科技的监管水平,遏制虚拟货币洗钱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治理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一个难题。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非接触式、远程化作案等一系列特点,跨境追查、收集证据、打击治理等方面存在的种种制约因素和困境,决定了单纯依靠一个国家难以对其进行有效治理,必须切实加强各国之间的执法合作。目前,相关国际法及国际条约的规定、有关联合执法活动的实践以及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共同需求为国际执法合作提供了可行性基础,能够保障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的执法合作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地下钱庄洗钱犯罪手法不断翻新,不法分子利用虚拟货币、游戏代币等转移资金,实现赃款的“洗白”。新型地下钱庄洗钱犯罪呈现出交易匿名化、资金通道复杂、资金洗兑速度快、作案人员高智高能、涉及地域不断蔓延、跨境洗兑频繁等特征。对此,应通过坚持大数据侦查思维,革新资金分析与查控技术,推进专业队伍建设,健全协作机制等途径提升打击新型地下钱庄洗钱犯罪能力,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13.
在侦办合同诈骗犯罪案件时,立案审查环节是侦办案件的关键,其方法就是从审查涉案公司的注册登记情况、涉案的资金流向、实物流向入手,发现犯罪线索、收集犯罪证据、缉获犯罪嫌疑人和追缴涉案款物,并保证依法进入刑事诉讼程序的案件得到及时处理,真正遏制经济犯罪的发生和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4.
电信网络诈骗是一种非接触式犯罪,无论犯罪嫌疑人采用什么样的科技手段,主要的媒介是语言。社会符号学强调符号在社会行动和交际中的功能。犯罪嫌疑人调用相关话语资源与语言策略对身份进行选择与建构的动态过程,是符号在语境再构下的解释和再解释过程。在“冒充公检法”类诈骗中,犯罪嫌疑人运用语类模板中的话语资源编造虚假信息,构建虚拟语境,通过话语实践确立虚假身份,利用话语策略实现不同身份的多元转换。在话语交际过程中,犯罪嫌疑人一方面限制受话人对话语资源的权力与控制,另一方面拓展对话空间加强与受话人之间的协商与互动,将目标身份通过语言符号经由对方建构,在确立自身的“机构代表身份”和受话人的“违法者身份”后,达到获取受话人信任、骗取钱财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5.
电子商务领域诈骗犯罪侦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商务领域普通诈骗犯罪形式多种多样,且犯罪行为具有极强的隐蔽性,传播快、范围广、受害群体较多。侦查机关进行侦查时,需要对该类型案件的性质进行区别认定。在侦查对策方面要明确管辖范围,加强网络经济犯罪情报信息收集,提高电子证据收集和固定的能力以及根据电子商务结算特点控制资金流向。  相似文献   

16.
电信诈骗犯罪是诈骗犯罪新的表现形式,通常分为通信诈骗和交易诈骗两类.电信诈骗具有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犯罪成本低、涉案金额大,涉案人数多、波及范围广,案犯年龄低、文化程度高等特点;电信诈骗犯罪也表现出诈骗手段不断升级,作案日益隐蔽,智能化程度日趋增高,跨境作案日渐明显的新趋势.侦破与防范电信诈骗犯罪也存在诸多困难.因此,在侦查对策方面,我们应当梳理侦查线索,获取犯罪证据,推断案犯身份,确定作案人,深挖余罪和同案犯;在防控对策方面,我们应当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舆论宣传,强化公安信息化建设,密切与有关部门的协作和加强国际,区际刑事司法协助.  相似文献   

17.
网络虚拟货币洗钱防控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虚拟货币的交易范围和数额在短短几年内就成倍地扩张和增长。相关法律的缺失使网络虚拟货币这一新生事物存在被犯罪分子利用的可能,成为他们进行洗钱活动的新型工具。建立网络虚拟货币洗钱防控体系已属必然。司法部门应借鉴传统洗钱犯罪的应对策略,同时考虑网络虚拟货币的性质和特点,从而制定出有效的时策。  相似文献   

18.
电信诈骗犯罪具有涉及国家和地区广、涉案犯罪嫌疑人众多的特点,侦查活动中的国际警务合作涉及侦查破案的各个环节,并且对信息交换的及时性、侦查行为的协调性、获取证据的规范性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与此同时,电信诈骗犯罪案件侦查中的国际警务合作受到外交关系、法律制度和侦查能力等因素的影响.电信诈骗犯罪案件侦查中的国际警务合作内容包括交换案件线索和犯罪情报、协助调查取证、遣返或引渡、追缴犯罪收益等,合作的形式则包括个案联合侦查、联合专项行动等.  相似文献   

19.
电信诈骗犯罪是当前我国境内高发的一类诈骗犯罪,具有犯罪主体高度有组织化、犯罪形式多样、使用高科技犯罪工具作案和极强的反侦查手段等特点,对其侦查存在若干难点。在侦查策略上,应当采取建立全国性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协作平台,成立打击电信诈骗犯罪的专业队伍,加强国际和区际合作,抓捕跨境犯罪嫌疑人等方法,才可能有效控制此类犯罪的蔓延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犯罪团伙利用互联网进行洗钱成高发态势,治理难度加大。针对网络洗钱犯罪步骤、通道和行为模式所构成的复杂套路,应从重点行业领域多元协同监管、高危群体精准宣教、虚拟资产追踪溯源、共享反洗钱情报和构建网络反洗钱法律体系等方面着力破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