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去中心化虚拟货币在发行、交易和监管三个方面都体现出"去中心化"的独特属性。通过买卖虚拟货币洗钱,以虚拟货币作为支付方式洗钱,通过"钱骡"洗钱是去中心化虚拟货币洗钱的常见方式。在打击此类犯罪时,侦查部门面临资金难以查控、操作人员难以关联、电子证据难以获取等多方面困难。对此,侦查部门应以区块链技术为依托,优化反洗钱系统,完善电子证据取证工作,健全反洗钱数据监测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2.
数字货币具有的匿名性、全球性、去中心性和可兑换性等特点,在给用户交易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严重的洗钱风险。在区块链技术应用的背景下,我国对数字货币洗钱犯罪的治理困境既有立法上的滞后性,也有司法上的局限性。为了应对数字货币的洗钱风险,应当重新定位洗钱罪的侵害客体,将其纳入打击赃物犯罪的序列;扩大"明知"的理解范围,细化具体认定标准;将数字货币服务平台纳入"特定非金融机构",明确其法律义务与责任;借鉴国外监管经验,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跨国洗钱犯罪。  相似文献   

3.
网络虚拟货币洗钱防控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虚拟货币的交易范围和数额在短短几年内就成倍地扩张和增长。相关法律的缺失使网络虚拟货币这一新生事物存在被犯罪分子利用的可能,成为他们进行洗钱活动的新型工具。建立网络虚拟货币洗钱防控体系已属必然。司法部门应借鉴传统洗钱犯罪的应对策略,同时考虑网络虚拟货币的性质和特点,从而制定出有效的时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电信诈骗犯罪的出现给人民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了风险与挑战。随着国内对电信诈骗犯罪的重拳出击,电信诈骗犯罪团伙开始利用更隐蔽的方式清洗犯罪收益,利用虚拟货币洗钱是目前电信诈骗犯罪团伙清洗资金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梳理虚拟货币的特点、电信诈骗犯罪中虚拟货币洗钱的常见模式,针对犯罪嫌疑人身份难以确认、资金流向难以查清、证据难以收集固定三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多种手段查清犯罪嫌疑人身份、警企合作穿透资金流向、加强证据收集并提升取证效果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打击电信诈骗犯罪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比特币洗钱犯罪的治理,首先要明确认识其洗钱风险和洗钱模式。目前非金融机构领域是我国反洗钱监管的短板,反洗钱内控机制的缺失和反洗钱义务的模糊是放大比特币交易平台洗钱风险的主要原因。为预防和惩治比特币洗钱犯罪,须合理把握反洗钱规制与刑事惩罚之间的关系,并从犯罪协作角度理解其中的犯罪产业链现象,同时有必要以《刑法》第312条为洗钱犯罪的普通法条、第191条和第349条为特殊法条的思路,来辨明我国洗钱罪名之间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6.
当前,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洗钱和发行虚拟数字货币(ICO)等金融犯罪活动,严重影响了我国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通过分析区块链金融犯罪的历史轨迹发现,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体系在法律制度、监管主体责任、技术手段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因此,为有效打击区块链金融犯罪,维护我国金融秩序的健康运行,必须从监管主体、法律体系、技术创新以及国际警务合作这四个层面进行全面制度优化,以确保我国金融秩序及货币体系的稳定和安全。  相似文献   

7.
比特币是通过加密算法和P2P分布式网络技术生成的虚拟货币,具有分散性、匿名性、交易成本低、流通方便快捷、总体运营安全等特点。由于其独特性,加之法律规制的不健全问题,极易被用于洗钱等犯罪活动。比特币洗钱犯罪当前已被欧美等世界各国广泛关注,很多国家也已将比特币纳入反洗钱法律框架,文章从比特币的特点及洗钱犯罪的现状出发,从技术、法规和国际合作几个方面来探究比特币洗钱犯罪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洗钱原来只与毒品、黑社会性质的组织、恐怖活动、走私犯罪等相依附,而今已经逐渐渗透到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洗钱犯罪是目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洗钱活动对现代金融交易体系的高度依赖型和跨国流动的特点,又把金融业推上了反洗钱斗争的第一线。中国人民银行于2003年初连续发布实施了《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简称“一规两法”)等反洗钱系列重要规定。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的洗钱犯罪从而得到了抑制,但是犯罪分子出于利益的原因,仍然继续通过银行进行洗钱,并采取了多种方法来规避银行的监管。本文将从分析洗钱活动入手,反思我国现行的反洗钱立法,并对如何应对我国银行业的洗钱犯罪的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犯罪团伙利用互联网进行洗钱成高发态势,治理难度加大。针对网络洗钱犯罪步骤、通道和行为模式所构成的复杂套路,应从重点行业领域多元协同监管、高危群体精准宣教、虚拟资产追踪溯源、共享反洗钱情报和构建网络反洗钱法律体系等方面着力破解。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自2007年1月1日起颁布施行已经进入第六个年头。这部法律的出台对于我国预防洗钱活动的发生;维护金融秩序稳定;遏制洗钱犯罪及相关犯罪,起到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文章将对基层金融机构在贯彻落实这部法律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进行剖析,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刑法规定了伪造货币罪,但对货币的范围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这就导致在司法实践中产生了一些问题,应对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及规定进行完善,使有关货币的规定系统化,即货币是指具有流通性的人民币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的国家、地区发行的具有法定流通效力的货币,包括港币、澳币、台币、贵金属纪念币。  相似文献   

12.
假币犯罪严重危害我国的货币信用和金融安全,历来是我国法律规制和司法打击的重点。实务界和理论界对于真假拼凑币的刑法定性一直争论不休,而司法解释将伪造和变造相结合制造真假拼凑币的行为一概认定为伪造货币罪,使得变造货币罪成为有名无实的一纸空文,严重混淆了伪造和变造的本质区别,明显是欠妥的。  相似文献   

13.
货币犯罪的法益既包括国家的货币发行权,又包括货币的公共信用;货币犯罪中原则上,伪造既包括伪造也包括变造,伪造既包括有形伪造,也包括无形伪造;变造既包括有形变造,也包括无形变造;刑法总则第十四条关于犯罪故意的规定决定了货币犯罪行为人对“货币”的性质均应当明知;持有假币罪过重的法定刑设置违背了持有型犯罪的法理。  相似文献   

14.
货币错配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错配是导致发展中国家发生货币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对货币错配产生的原因、影响及管理对策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和阐述,并针对我国的货币错配现象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5.
我国1997年刑法第191条和2001年刑法修正案(三)逐步确立和完善了我国关于洗钱罪的刑法规定,这是刑事立法上的进步,但洗钱罪上游犯罪的范围过于狭窄,根据国际上关于洗钱罪立法的发展趋势,应扩大洗钱罪上游犯罪的范围,完善刑法第191条洗钱罪。  相似文献   

16.
浅析货币的防伪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制贩假币犯罪呈现增长态势,犯罪手段日趋多样化.由于造假者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使得货币检验的难度增大.货币的防伪技术主要反映在制版、雕刻、印刷等技术和印刷材料如纸张、油墨上.掌握相关货币的防伪技术,能使文检工作者更有效、更全面地揭露犯罪和证实犯罪.  相似文献   

17.
假币犯罪作为金融犯罪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一直是各国政府、警方打击和防范的重要对象。当前我国假币犯罪案件具有发案数量多、涉案金额高、犯罪地域广、跨境犯罪多、制假技术智能化程度高、团伙犯罪多、职业化犯罪明显等特征。对此在侦查中应从调查分析假币的来源及制作特征入手,通过加强侦查基础业务工作、加强侦查区域协作、并案侦查等策略方法实施侦查,突破这类案件。  相似文献   

18.
中国刑法与法国刑法在洗钱罪的构成要件、上游犯罪范围以及对洗钱罪的预防与刑事制裁上各有特色。法国关于洗钱罪宽泛的上游犯罪的范围、刑罚个别化以及重视预防的规定都值得中国借鉴。但是,法国刑法对洗钱罪既遂与未遂同罚的规定有违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中国刑法关于既遂与未遂区别对待的方式则是适当的。中国《反洗钱法》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对于洗钱罪的刑事对策开始由重打击向重预防的转变,并正在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 ,毒品犯罪在全球范围内仍呈上升趋势 ,特别是毒品问题与国际恐怖活动、洗钱、有组织犯罪等跨国犯罪紧密相联 ,对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构成极大的威胁。为此 ,各国政府和司法机关不同程度地采取政治、经济及法律等手段 ,加强对本国及跨国毒品走私的打击力度 ,进一步加强国际禁毒合作 ,其成效、经验、教训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