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一些亚洲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上的缺陷暴露无遗。那么,亚洲发展中国家应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汇率制度呢?这是一个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有人认为美元对日元和马克的汇率大幅升值导致盯住美元的亚洲发展中国家货币高估,从而形成贸易赤字,货币产生贬值压力,最终引发货币危机。因此他  相似文献   

2.
1997年7月2日,泰国中央银行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从而引发亚洲金融危机。东亚(中国大陆除外)的国家和地区货币大幅度贬值,金融市场不稳,股市下挫,银行倒闭,信用丧失。据英国怡富公司估计,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新加坡银行坏帐总额达到730亿美元,约占这些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13%,接着东亚各国出现经济危机,表现为企业破产,增长滑坡,消费缩减,失业猛增,有的国家还伴有社会动乱和严重的政治危机。这场危机甚至蔓延到世界其他地区,引起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增长的减慢。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对东亚国家和地区产…  相似文献   

3.
许经勇 《湖湘论坛》2001,14(5):59-62
1997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软着陆”之后,仍然继续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但是,到了1998年,由于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爆发危机国家的货币的大幅度贬值,为维护国内经济稳定,保证香港经济繁荣,我国坚持了人民币不贬值政策,在客观上形成了外部通货膨胀与内部通货不膨胀的反差。这种反差不仅表现为出口商品和劳务价格的相对上升,而且表现为国内商品和劳务价格的相对下降。“一升一降”的互动关系,便形成了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同时伴随市场取向改革的深化,体制转轨造成人们对未来前景不确定的预…  相似文献   

4.
一个时期以来,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而且还有升温的势头。围绕人民币的升值问题,众说纷纭,甚至有人蓄意制造了“人民币升值论”。其实,人们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不难看出,当时在周边许多国家货币大幅贬值的情况下,中国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为维护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安全做出了贡献。事实有力地证明: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有利于世界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5.
李德水 《今日浙江》2010,(21):27-28
今年9月以来,由于美元贬值引起了各国货币对美元的大幅度升值,我国外向型企业,包括长三角地区的外向型民营企业对人民币升值的趋势充满忧虑,以至不敢接出口的长单大单。在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过程中,我们应当把握好几点:  相似文献   

6.
姚学清 《前沿》2003,(5):33-35
亚洲金融危机后 ,针对中国周边地区各国货币纷纷贬值 ,对于人民币是否应该贬值国内引发了激烈的论战。对于人民币是否存在高估或低估以及人民币是否有必要贬值的问题 ,本文试图利用传统汇率决定理论 ,从理论上来探析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以及未来的走向。一、购买力平价理论与人民币长期均衡汇率作为对现代汇率理论影响最大的一种汇率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对于测算我国人民币的均衡汇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根据传统购买力平价理论 ,由于国际贸易的进行 ,两国货币的汇率应等于两国商品的价格之比 ,或者说 ,一国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应该等于通过…  相似文献   

7.
一、人民币贬值,得不偿失一年以来,亚洲金融危机已经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且随着动荡的加剧和蔓延,这种影响还将持续下去。但是,人民币汇率稳定是适应中国经济内在规律的明智选择。1、人民币贬值对促进出口的作用有限我国出口产品的优势在纺织品、玩具和其...  相似文献   

8.
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恰恰是他们指责11年前香港特区政府所采取的措施,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讽刺1997年夏,由泰铢贬值引发的亚洲金融危机,造成日本、韩国,特别是东南亚国家的货币纷纷贬值,其外汇储备大量流失,股市、房市价格暴跌,使亚洲经济陷入衰退。时隔1年,2007年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风暴席卷了全球。  相似文献   

9.
汇率制度对于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的均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0世纪80年代拉美国家的债务、货币危机,90年代发生于泰国的亚洲金融风暴,都揭示了不合适的汇率制度是引发危机、尤其是引发新兴市场化国家货币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现行的世界汇率制度安排来看,由市场基本因素决定的浮动汇率制度已成为主流,我国从1990年人民币汇率并轨以来,实际上实行了对美元的固定汇率制。面对21世纪经济全球一体化浪潮的挑战,在加入WTO后我国金融的进一步开放中,我们需要重新选择汇率制度—目标汇率制。  相似文献   

10.
一、亚洲金融危机对武汉市利用外资的影响继1997年7月泰国铢在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下大幅度贬值之后,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香港等东南亚及日韩诸国(地区)爆发了以货币贬值、股市下跌、银行破产为标志的金融危机。危机不断加深,波及整个亚洲及全球,成为1997年全球最为引人注目的事件。此次金融危机不仅重创了香港、东南亚及日韩诸国(地区)经济,亦使  相似文献   

11.
今年7月2日,泰国爆发了继1994年底墨西哥货币危机以来的一次严重的货币危机。这次货币危机不仅对泰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东南亚各国和全球的金融市场都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为国际经济界所瞩目。80年代以来,一直作为东南亚地区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样板的泰国为何在1997年年中爆发严重的货币危机?这次危机对东南亚各国、全球金融市场,尤其是对中国产生何种影响?导致这次货币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有何教训?它对我国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有何启示与借鉴?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一、泰国的货币危机及其反危…  相似文献   

12.
一、高度重视汇率机制的宏观控制 由于资本主义国家频繁发生国际收支危机和货币信用危机,国际金融领域动荡不定,外汇管制因而有加强的趋势。除单纯的数量管制外,货币汇率的宏观控制日益引起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自去年初,美元持续贬值,虽近期有所反弹,但由于这次美元贬值幅度大、持续时间长,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很大,已有学者将其与1973年和1985年的两次美元大幅度贬值相提并论,认为这可能是第三次美元危机的肇始,美元将进入一个长期贬值的时期。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会贬值吗?蔡浩仪亚洲金融危机历时已近一年,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等国的货币相继贬值10%-40%不等,印度尼西亚盾贬值76%,而中国的人民市和香港特区的港币却保持稳定。现在危机尚未结束,人民币能否稳定已经成为国内外各界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5.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日元大幅度贬值。6月14日东京汇市美元兑日元的比价突破了146日元大关。日元从今年1月以来已经贬值11%。日元贬值对我国会产生哪些影响,应客观地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日元贬值对我国的正面影响 1、中国人民币不贬值为世界经济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日元和东南亚大多数货币竞相贬值的情况下,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为减轻东南亚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6.
1997年下半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令全球震撼,这场危机首先发难于东南亚各国,然后蔓延到周边国家、东欧以及拉美,给这些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沉重打击。在分析这场危机的原因时各界达成以下共识: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货币及汇率政策本身有漏洞,外汇投机只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笔者认为国际经济金融一体化发展到今天,国际性投机资金在对一国或地区迅速恢复资金配置平衡以及对政策失误警示等方面的正效应在逐步减弱,相反引发局部金融市场动荡并通过恐慌心理的传递进而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可能性正在增大,已经不能简单地用“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市场上,外汇汇率经常变动,甚至成为影响一国乃至一定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那么,它对国家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呢?由于经济全球化,国与国之间商品交换十分频繁,但由于没有统一发行的国际货币,就需要将各国一定量的本币单位折合成外汇进行。使用外汇,进行进出口贸易,必须与本国货币折算。汇率就是本国货币与外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我国通常用100单位外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如果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本国货币,说明外汇汇率升高或本国货币贬值;反之,则说…  相似文献   

18.
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形和中国重返关贸总协定的讨论中,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自然是一个热门话题。在一段时间里,人民币贬值成为经济生活中一个引起躁动的不安定因素。舆论界有一种看法——重返关贸总协定必然导致人民币大幅度贬值。这种观点  相似文献   

19.
基于利率-汇率联动性视角的货币错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利率-汇率联动下,汇率升值和贬值时的货币错配净值效应与竞争效应对投资与产出作用不同,汇率贬值预期与净外币负债的货币错配相互促进,而升值预期则与净外币资产的货币错配相互作用.存在严重的净外币负债型货币错配与净外币资产型货币错配时,对利率一汇率联动、货币政策独立性及有效性有很大的制约效应.当前,要注意在防范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同时存在巨大净外币资产型货币错配可能给我国经济、金融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之后,东亚国家更加深刻认识到加强货币合作的重要性。进入2010年,在全球经济复苏和地区主义发展的推动下,东亚地区需要制定一种全新的货币合作战略,即构建一系列约束与激励机制,来引导区域内各行为体理性追求国家利益、整合各国国家行为与关系、控制高外部因素对地区内部事务的干扰。这不但是东亚货币合作过程中应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更是保障和推动东亚地区主义深入、全面发展的稳定剂和加速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