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footscan平板式足底压力分析系统,运用T检验法,找出赤足和穿鞋正常行走时足底压力的反映异同,进而了解两者步态特征反映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足底压力分布、压力中心(COP)轨迹的形态、变化规律特点,为利用足迹动力形态特征检验鉴定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运用Footscan足底压力步态分析系统,采集青年人、中老年人赤足行走运动足-地接触动态图像数据,比较分析COP轨迹线形态及足底不同区域压力分布。结果:青年人与中老年人COP坐标变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二者的COP轨迹线形态、足底压力分布存在一定差异。结论:COP轨迹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体行走运动的特点,可以用于人身特点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基于Footscan的足底力学特征与行走速度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年男性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不同速度状态下足底压力-时间曲线和足底各区域与地面接触时间百分比值进行分析,说明行走速度变化下的青年男性步态特征仍能保持其特异性和稳定性。分析不同速度状态的足底压力-时间数据,使用最小二乘法对其进行多项式非线性拟合,得到不同速度足底各区域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的N次多项式及R平方值;分析不同速度状态足底各区域与地面接触时间,合理排除无效数据,求足底九个区域与地面接触时间百分比。通过分析足底压力-时间曲线走势及多项式(参考R平方值)以及足底九个区域与地面接触时间百分比数据,研究得出青年人以不同速度行走,足底压力变化仍具有稳定性并保持其自身的特异性,在足迹检验实践过程中分析主体特征和伴生特征时,更能反映个体步法特征的稳定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在不同步行速度条件下所制足迹样本的步法特征和形象特征是否会发生变化,利用FootScan足底压力步态分析仪检测了正常人在慢走(100步/min)、快走(130步/rain)、慢跑(大于130步/min)速度下赤足样本的特征变化。实验表明,不同的行走条件下,足底压力分布各不相同,即步法特征产生变化,足迹的形象特征也产生变化。因此,足迹检验中要制作与犯罪嫌疑人在现场作案时相同条件的足迹样本,从而得出正确的鉴定结论。  相似文献   

5.
年龄是人体生理机能和运动机能的时间标志。随着年龄的增长,足底跖区压力分布会呈现一定规律的变化,这对于通过足底跖区压力的不同分布推断遗留足迹人的年龄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足底压力分析系统分别采集了20、30、40、50四个年龄段人群的跖区压力数据,对跖区压力分布和年龄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足底跖区压力分布与年龄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这为利用跖区压力分布推断年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支持。  相似文献   

6.
现场足迹分析在人身身高分析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侦查破案提供重要线索。探索了赤足足迹多种测量指标分析同质人群身高相关性,使用多元分析思想建立了与同质人群身高之间的回归方程。实验对象选取相同地区、身高、年龄、性别等自然情况相近的60份赤足足迹样本,分别测量左右足的五个足趾前缘到过跟后缘凸点垂直于足迹中心线的切线的距离、前掌的宽度,利用SPSS 19.0软件对所测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出了赤足足迹五个足趾前缘分别到跟后缘切线的垂直长度、前掌宽度与身高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并建立相应的线性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7.
基于Footsca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对足迹踏痕进行基础量化研究。将不同年龄人群分为青年组、壮年组及中年组三组,分别收集其左、右足落足过程中足跟与地面接触面积占全足的比例(踏痕面积比)以及足迹踏痕角度的数据,进行各组组内以及组间数据分析,以期发现踏痕随年龄变化的相关规律。结果显示,在利用踏痕分析年龄时,不能依据足跟与地面接触的面积占整个足迹面积的百分比的特征进行分析;依据踏痕角度,可判断留痕人年龄的大致范围,若在80°~95°之间则属于青年人群,若在80°以下则属于壮、中年人群。  相似文献   

8.
指纹具有人各不同、终身不变的特性。足底乳突花纹也具有人各不同且终身不变的特性。研究足底乳突纹线的分布规律,可以区别手纹与足纹,分析案发过程中留痕人员的动作,区别左右脚,确定足迹的留痕部位,如果留痕条件好,可以推算整个足迹的大小、嫌疑人的胖瘦、性别等等,并进行同一认定。  相似文献   

9.
人体在赤足行走时稳定性较差,又加之承痕体表面物理性能的差异,使赤足足迹特征的变化较大,只有掌握赤足足迹的特征变化规律,才能对赤足足迹进行正确的鉴定。  相似文献   

10.
高毅 《警察技术》2021,(3):54-57
以往对足迹步态特征检验的基础理论研究都围绕着人在行走时足迹压力的稳定性而开展研究,但在足迹检验实践中,也应从同一人体在行走时步态的变化入手,分析人在不同状态时步态的变化和其特定的稳定性。由于人的不同行走状态可以用步幅作为一种限定指标,从传统的足迹特征理论出发,运用Footscan足底压力步态分析系统实验对象在仅改变步长条件下的行走过程中,足底10个区域的压强峰值进行测量以及比较其差异性,研究同一人在不同步幅下的步态情况的变化幅度和相对稳定性,以及特定步幅下不同群体的步态差异程度。实验结果表明同一人在不同步幅下的足迹压力并不稳定,但同一人在特定步幅下足够稳定;并且在限定步幅的情况下,不同群体的步态压力系统存在明显差异。从而验证步态在特定步幅下有着较高的稳定性和极强的特殊性,因此应当将步幅特征体系引入到步态检验的研究和鉴定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