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校系统职务犯罪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务犯罪是高校系统腐败现象的主要表现。办学收费、基建和物资采购、招生等环节是高校职务犯罪的高发区,包括管理、监督、廉政教育在内的体制、机制、制度的不完善和不健全是高校职务犯罪产生的根本原因。遏制和消除高校职务犯罪必须致力干建立一个有效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高校职务犯罪现象增多,犯罪案件泛滥成灾,切实加强高校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迫在眉睫。本文通过阐述目前高校预防职务犯罪制度存在高校权力的失衡与专断的人治化,缺少权力制衡与自治的法律化;存在高校管理的市场化与行政化,缺少教育科学化与专业化;存在高校廉政教育的抽象化与形式化,缺少职业伦理化与具体化。重点提出以高校管理专业化,高校后勤、基建及采购社会化,高校预防职务犯罪法律化,来重构我国高校预防职务犯罪制度,使高校回归净土。  相似文献   

3.
王栋 《政府法制》2013,(12):50-50
近年来,多起高校职务犯罪案件被查处,其数额之巨大,情节之严重,令人触目惊心。高校职务犯罪的产生严重干扰了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顺利进行,损坏了高校的声誉。因此,基于法律层面分析高校职务犯罪,切实防范职务犯罪的发生,显得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高校职务犯罪现象增多,犯罪案件泛滥成灾,切实加强高校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迫在眉睫.本文通过阐述目前高校预防职务犯罪制度存在高校权力的失衡与专断的人治化,缺少权力制衡与自治的法律化;存在高校管理的市场化与行政化,缺少教育科学化与专业化;存在高校廉政教育的抽象化与形式化,缺少职业伦理化与具体化.重点提出以高校管理专业化,高校后勤、基建及采购社会化,高校预防职务犯罪法律化,来重构我国高校预防职务犯罪制度,使高校回归净土.  相似文献   

5.
正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的各项资金投入也越来越多。但由于监管制度的相对滞后,高校职务犯罪问题也凸显出来,甚至影响到高校稳定健康的发展,防控高校职务犯罪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确保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我们对天津市近五年来高等院校职务犯罪情况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力求发现高校职务犯罪的特点,寻找  相似文献   

6.
刘梦青 《法制与社会》2011,(26):205-206
近年来高校职务犯罪案件继续呈现数量上升、程度恶化和范围扩大的趋势,且具有明显的行业特点。发案部位除集中在基建、招生、物资设备采购等传统领域以外,教学科研与学生管理等"清水衙门"领域也出现职务犯罪现象。本文探析高校职务犯罪之顽症,全面剖析高校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探讨新形势下预防高校职务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庄华 《法制与社会》2010,(32):41-42
初查制度起源于我国独特的历史背景,与之相伴而生的种种问题也是一个不争的现实。研究和探讨初查制度,对于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工作的健康发展,进而促进我国刑事诉讼立法的进一步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职务犯罪初查制度的重要作用与其在实践中的尴尬境地形成鲜明反差,对职务犯罪初查制度的司法改良实属必要与迫切。本文指出在实践上,要制定并不断完善职务犯罪初查业务流程,健全线索管理机制,完善职务犯罪初查手段,加强职务犯罪初查规范化建设,强化职务犯罪初查监督机制,从而确保职务犯罪初查制度合理、有效的运行。  相似文献   

8.
周虹 《海峡法学》2011,13(4):84-88
现今,如何有效地应对高校职务犯罪逐渐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高校职务犯罪案件的分析,笔者发现此类犯罪在案发领域方面存在着发生领域集中,窝案、串案现象突出涉案人员以单位、部门的"一把手"居多,逐渐年轻化,多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背景等特点。其根本原因系高校行政化成为腐败之源;而直接原因则有心理失衡、制度缺失、打击不力等。对此,应同时注重事前预防、事中应对与事后惩处。  相似文献   

9.
职务犯罪侦查中询问证人的地位重要、特点突出.然而我国法律与之配套的规定并不完善,不能体现职务犯罪侦查的自身特点和实际规律,导致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正常开展.完善我国的职务犯罪侦查询问证人制度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高校职务犯罪预防战略的基本理念与价值目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莫洪宪 《法学论坛》2007,22(2):28-3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校职务犯罪时常发生,近几年来更呈现高发态势.针对目前高校职务犯罪的特点与原因,本文提出构建我国高校职务犯罪预防战略体系,必须以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在反腐败斗争中的基本经验,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总体方针为指导思想.以教育、制度与监督并重、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统一、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为基本原则,形成"不敢"、"不能"、"不想"实施职务犯罪的战略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11.

Environmental offences often have rather obscure victims. At the same time, we know that those crimes commonly regarded as the most serious have clearly visible victims. It is difficult for people to relate to environmental offences in the same way as many traditional crimes, and this makes it easier to commit breaches of the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One element in a control strategy ought therefore to be continuous attempts to discover really serious environmental crimes that are easily communicated to the public. Regulations are followed if we believe that others also do so. If we have a sense that cheating is widespread then group solidarity is weakened, and with it the inclination to abide by the rules. How then do individuals and businessmen develop the perception that control measures are working? This happens primarily by means of a perception that observance of the regulations is being monitored. Broadly based control measures and contacts are therefore of considerable importance. By means of risk assessment procedures, interventions can then be concentrated where they are judged to be most necessary. A broad arsenal of measures is needed to persuade companies to observe the regulations; an arsenal from big stick to little stick, from self-regulation and service to administrative sanction charges and criminal offences.  相似文献   

12.
现行刑事立法采取了将所有犯罪规定在一部刑法典中的模式,没有在行政法、经济法等法律中直接规定构成要件与法定刑,导致刑法典中出现大量的绝对空白刑法规范与相对空白刑法规范,并且形成了自然犯与法定犯一体化的立法体例。法律保留原则、明确性原则与比例原则是宪法原则;绝对空白刑法规范违反了法律保留原则,相对空白刑法规范不符合明确性原则;自然犯与法定犯一体化的立法体例不符合比例原则。只有改变现行刑事立法模式,在行政法、经济法等法律中直接规定相关犯罪的构成要件与法定刑,在刑法典中仅规定自然犯,才能使刑事立法模式与宪法相协调。  相似文献   

13.
陈成 《政法学刊》2014,(1):81-88
作为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情况日趋严重,打击与防范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已迫在眉睫。要准确打击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首先应当在法律层面上准确界定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的主体范围及其职务活动范围。在准确界定法律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当下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状况的实证研究,发掘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内在规律与特点,以此进一步分析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深层次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侦查对策,以形成打击和防范此类犯罪的高压和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犯罪及其立法和理论之回应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计算机犯罪尤其是网络犯罪与传统犯罪的巨大差异 ,对于现行刑法典、刑事诉讼法典及刑事司法协助规范形成巨大冲击 ,同时也造成传统刑法理论与现实犯罪态势的冲突 ,导致立法和理论略显滞后。对国内立法、国际刑法与刑法理论以及刑事司法进行全方位的反思 ,惩罚和防范日益猖獗的计算机犯罪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由于社会整体医疗资源不足、行业制度和法律法规不健全、医疗工作专业性较强、医疗用品市场相对封闭等因素,导致该领域职务犯罪高发,医疗腐败、医患矛盾凸显.预防基层医疗卫生领域职务犯罪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制度和监督并重,“三位一体”,多管齐下才能奏效.  相似文献   

16.
陈瑞华 《政法论坛》2022,(1):87-103
有效合规整改的基本目标,是涉案企业建立一套有效预防犯罪的管理机制,达到企业依法依规经营的效果。为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合规整改应与日常性合规体系搭建具有本质的区别,将合规整改的"针对性"和"体系化"进行有机的结合。对于一个涉嫌犯罪的企业而言,一旦被纳入合规监督考察的对象,一般应引入四项基本的合规整改要素:一是在认罪认罚的前提下停止犯罪行为,积极配合刑事追诉行动,采取补救挽损措施,处理责任人;二是查找犯罪原因,发现造成犯罪发生的制度漏洞、管理隐患和治理结构的缺陷;三是针对上述漏洞、隐患和缺陷,进行有针对性的制度纠错和管理修复,切断犯罪发生的因果链条,避免同一犯罪的再次发生;四是建立一种整体的、全面的和长远的预防犯罪机制,引入有针对性的专项合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王海涛 《法学研究》2014,36(2):152-165
讨论行政法规范之违反与过失实行行为之认定的关系,对于我国过失犯罪,特别是业务过失犯罪的认定,有重大意义。对此,应当从不同的过失犯构造理论出发,做体系性思考。立足于行为无价值的新过失论,将过失实行行为定义为违反结果回避义务,不仅能合理限制过失不法的范围,理论立场上也更为首尾一贯;而且通过注意义务的类型化,更能贯彻刑法的自由保障功能和法益保护功能。在新过失论的框架下,行政法规范上的义务和刑法上的注意义务在范围、性质上均有不同,但也存在相同之处:前者的危险防止义务是以定型的危险为前提而课予一般人的义务,后者则是以个案事态为前提而课予(处于行为人地位的)一般人的义务。违反不以避免构成要件结果为指向的行政法规范上的义务,并不构成对刑法上注意义务的违反。而违反以避免构成要件结果为指向的行政法规范上的义务,如果该义务对于个案中的结果回避是必要的或不足的,则构成对刑法上注意义务的违反;如果该义务对于个案中的结果回避是不必要的、可替代的,或者会起消极作用,则不违反刑法上的注意义务。  相似文献   

18.
许维安 《北方法学》2016,(6):97-106
区分陆上犯罪与海上犯罪是应对日益增长的海上犯罪、彰显海上犯罪的基本特征和适应海上司法实践发展的需要。由于特殊罪名的适用效果不佳、适用范围有限,一般罪名未能反映海上犯罪的特点,因而它们均不能适应海洋发展战略的需要。现行刑法只适用于我国领域内发生的海上犯罪,而不能适用于领海外国家管辖海域内发生的犯罪。涉海国际公约只规定了海上犯罪的罪名和罪状而没有规定法定刑,对国际法的海上犯罪适用现有一般罪名违反禁止类推原则,也没有体现海上犯罪的特点;不仅适用程序繁琐,而且使结果处于不确定状态,因此,国际法的海上犯罪应转化为国内法的海上犯罪。  相似文献   

19.
论跨境犯罪案件的协议管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进保 《政法学刊》2001,18(4):8-11
解决跨境犯罪案件管辖冲突的一种有效方法是引进民事法律的协议管辖制度.有关法域可以通过协商并在考虑法定管辖原则、司法惯例和酌定因素的前提下达成管辖协议.目前,我国建立跨境协议管辖制度的切入点应当是完善规范和健全协调机制两个方面.根据客观实际,制订协议规范需要实施两步方略,协调机制应当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在1997年刑法第9条中第一次确立了普遍管辖原则,值得肯定。但是,由于当时立法技术的欠缺以及近年来国际社会打击犯罪事实的形势变化等原因,实践中,该条有关普遍管辖权的规定在立法模式和管辖范围等方面暴露出一些比较明显的缺陷,已经难于适应打击犯罪的需要。因此,进一步完善普遍管辖权立法显得尤为紧迫。本文认为,刑法第9条应当在管辖范围、立法模式、罪名来源等方面加以修改、完善,并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