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高铁早已被大家所熟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更是赞誉它是"中国高端装备的一张靓丽名片"。目前,我国高铁已达2.2万公里以上,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60%,动车组累计运行超过38亿公里,运载旅客超过50亿人次。每天,遍布中国大江南北的高速铁路上平均开行的动车组多达4200多列,运送旅客450多万人次。高铁总体技术水平已进入世界先进行  相似文献   

2.
《小康》2021,(19)
正3.8万公里——一个充满自豪的数字。根据国铁集团2020年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4.63万公里,其中高铁3.8万公里,运营里程高居世界第一。现如今,提及中国的"国家名片",高铁绝对占有一席之地。这背后凝结着的是千千万万个中车人的心血和汗水。中国中车,很年轻。2015年,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国资委批准,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合并,这个名字应运而生,至今不过6年时间。中国中车的历史却很悠久。从1881年中国第一台机车"龙号机车"诞生至今,中国中车承继了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百年积淀。  相似文献   

3.
《群众》2016,(9)
正嗖!一把钥匙从眼前晃过。一分钟后,袁志刚凭着超强的记忆和手艺,手工锉出一把钥匙开锁。他,就是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的首席技师,他的另一个头衔,是第二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钳工"状元",目测配钥匙只是他的牛刀小试。自2012年以来,江苏每两年举办一届技能状元大赛,现已成功举办三届。通过声势浩大的大演练、大比拼、大阅兵,大力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一大批高技能人才在这里脱颖  相似文献   

4.
人物     
《小康》2021,(9)
正创新者梁建英作为国家高速动车组总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高速列车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也是中国高铁装备行业唯一的女总工程师,梁建英主持研制的CRH380A,创造了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她带领一支上千人的高铁研发团队,成功研制了从"和谐号"到"复兴号",从运营时速200公里到350公里各个速度等级的高速动车组,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精彩蝶变,  相似文献   

5.
《小康》2021,(29)
正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近日,由天地出版社策划出版了我国首部反映高铁技术人员工作和生活的长篇小说《大国工匠》。作品以中国轨道交通发展为大背景,紧扣科技强国新时代主旋律,以宏大述事和温情故事,展示了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机车制造厂三代技术人员投身高铁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描绘出一幅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激越碰撞、水乳交融的宏阔画卷,其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堪称一部现代中国工业的《平凡的世界》。  相似文献   

6.
微观天下     
正中国科技进步赢世界点赞近段时间,中国科技创新成果密集,一些为中国创新"点赞"的文章在网络热传,让关心中国科技进步的网友激动不已。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正式发布,科研创新被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未来必将有更多令世界"点赞"的科技创新成果涌现。  相似文献   

7.
砳之 《群众》2019,(18)
<正>"铁路密布,高铁飞驰"。中国高铁不仅是目前世界上运营时速最高的高速列车,也是展现中国制造水平"高精尖"、科技升级"巨变"的最美代言人。同时,作为实现区域互联互通载体之一,高铁契合"一带一路"倡议核心议题,可拉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新需求。可以说,中国高铁"走出去",已不仅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能为世界铁路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9月3日,泰国政府宣布从曼谷东北到呵叻府的高铁将在2023年开通。作为贯穿中国与东南亚  相似文献   

8.
正"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2016年,我国科技创新领域喜讯连连、捷报频传。郑徐高铁开通,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2万公里,大大缩短了我国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的时空距离,"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不再任性;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落成启用,让我国成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巨型射电望远镜的国家,探索浩瀚  相似文献   

9.
高铁是先进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是中国装备制造一张亮丽的名片.党领导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无疑是党领导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一个最生动的缩影.高铁作为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铁的发展对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巨大贡献.全面梳理党领导高铁发展的奋斗历程,总结提炼党领导高铁发展的基本经验,对于...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不仅在一些工农业产品产量上超越了西方国家,而且在以新能源、高铁、航空航天为代表的高精尖行业打造了"中国名片"。这些经济发展成就与我国的科技创新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17,(23)
<正>截至2016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占世界高铁运营总里程60%以上,位居全球第一。除了国内的发展,中国高铁触角还遍及四大洲20余国,为布局"一带一路"战略提供建设基础。2017年4月,一名外国游客拍摄一段测试中国高铁稳定性的影片并摆在国外视频网站上,随之引起了人们对中国高铁浓厚的兴趣。影片中,这名游客把一枚硬币放在高铁列车座位的窗旁,硬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17,(29)
<正>中国城市发展正在步入"都市圈"与"城市群"的新阶段,在粤港澳城市圈建设进程中,虎门镇在东莞市构建一体化交通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名闻中外的历史重镇——虎门,是广东"四小虎"东莞市的三大镇之一。经济繁荣,财税收入连年位居全国乡镇榜首,工商业发达,是珠江三角洲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中国时装名城,历史名城,旅游名城。随着轨道交通大发展时代的到来,虎门正在重塑其城市格局,六条轨道交通"汇"一镇的庞大动能,让虎门城市升级步入快车道。不久,虎门高铁站也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下,中国高铁"走出去"已由过去的勘察设计、装备制造、工程建设等单个环节的局部"试水"进入产业链整体"出海"阶段,高铁已成为中国高端制造业的一张名片。中国高铁走出国门的步伐扎实有力、局面良好,且动力、实力、潜力十足,但也面临着复杂的国际风险、激烈的市场竞争、未知的不利因素的挑战。新形势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中国亮出的科研创新成绩单让世界瞩目。中国科学家已从自然科学前沿重大发现和理论的学习者、继承者、围观者,逐渐走向舞台中央。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原型诞生,"复兴号"高铁列车服役,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量子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等诸多领域的世界级科研成果涌现……2017年,中国亮出的科研创新成绩单让世界瞩目,新时代的创新曲正在奏响。在这个新时代,正如中国科学院院  相似文献   

15.
体制创新是动力,管理(机制)创新是手段,技术创新是灵魂中国机床行业创新“箭在弦上”机床是装备制造业的工作母机,实现装备制造业的现代化,取决于我国的机床发展水平。当代数控机床的发展不仅为装备制造业提供了强力支撑,同时标志着一个国家工业现代化的水平。中国能否用自主品  相似文献   

16.
正【探寻见闻】走进南宁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总成车间拧螺丝、装扶手、布线缆……8月上旬,南宁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总成车间里一片繁忙景象,工人紧锣密鼓赶制地铁列车。通过焊装、涂装、内装等多道工序,拥有弧线造型的车头、"绿飘带"车身的列车揭开了"神秘面纱",这是南宁轨道交通集团今年计划增加投放的南宁地铁1号线车辆。  相似文献   

17.
正2010年7月和2011年12月,中国南车与广西自治区政府、南宁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把广西作为发展布局的重点区域和产业化基地,吸纳优势资源,布局广西、辐射东盟,打造具有雄厚实力的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南宁产业基地由南宁南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和南宁南车铝材精密加工有限责任公司组成,主要从事轨道交通装备  相似文献   

18.
世说新语     
<正>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最近,中国"新四大发明"世界走红,彰显了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显著进步与不断增强的软实力以及综合国力。中国经济网评论,如何将它们走红的启示转变为行动指导,进而让更多新发明涌现,是我们自豪之余需迫切思考的问题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6月27日,清华大学招生办回信甘肃残疾考生魏祥,称赞他  相似文献   

19.
熹微 《创造》2016,(10):64-65
正高铁在改变云南人生活的同时,也将改变旅游企业、沿线区域,甚至整个旅游产业未来的发展格局。中国高铁的建设从"邯郸学步"到自主创新再到中国标准的华丽转变,无一不在显示着中国高铁技术的跨越式成功发展,彰显着中国高铁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高铁技术的成熟发展和路网密集的四通八达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带动当地特色旅游产业链的"一条龙"发展,更刺激当地的经济消费,一点带面地拉动整个高铁沿线的经济旅游圈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铁路建设快速发展,我国高铁运营里程已超过2.2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发送旅客超过70亿人次。高铁拉近了时空距离,扩大了生活圈,不仅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更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站在"高铁+"的风口,南昌铁路局力推"高铁+旅游"宣传模式,与旅游部门强强联手,在遵循传播规律的同时,运用全媒体手段,融入市场化元素,全方位、多角度推介新线,实现铁路运输与旅游产业的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