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法治教育的实质就是大学生法治信仰教育,根本任务是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法治信仰,大学生法治信仰表现为大学生对我国依法治国理念深刻认同,对民主法治社会建设的自觉参与、对良好法治人格的终身追求。现在,我国高校法治信仰教育面临着教育目标定位不明确、教育模式单一落后、教育环境复杂多变、师资队伍建设薄弱等多方面问题。增强高校法治信仰教育的实效性,克服高校法治信仰教育的现实困难,需要高校从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优化教育环境、加强教师培训等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公民的法律信仰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基础支撑。但是从现实看,我国公民的法律素质与法治社会的要求差距甚大,法治社会建设的公民基础仍有待于继续夯筑。公民法律素质提升必经的递进路径可概括为:法律意识培育中仍需破解三种观念,法律遵守实践中需要推进三项工作,法律信仰坚守中应该体现三个维度。  相似文献   

3.
中国进入了新时代,走上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征程:在模式上,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既要坚持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指导,不断创新社会主义法治制度,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巩固法治建设的红色基因,让法治建设形成党的领导、群众路线、以人为本、德法共治、本土特色“五位一体”的法治模式;在路径上,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要坚持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党的领导和人民根本利益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结合、本国国情和他国先进经验结合,努力实现历史传统和现实实践的结合,体现无产阶级专政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建立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  相似文献   

4.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法治社会建设中面临的现实困境:一是社会治理规则不统一,二是缺乏规则意识,三是崇尚行政思维、权力思维,缺乏法治思维,四是缺乏契约精神。在社会主要矛盾新论断基础上提升法治社会的建设空间:一是培养全体公民的法治意识,摒弃"官本位"思想和人治思想,二是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三是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四是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  相似文献   

5.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内在逻辑统一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法治”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现实社会之间的矛盾已经不能回避,能否将法律体系转化为有效法治体系,关系到推进依法治国的广度与深度。因此,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培育民众的法律思维,树立全社会对法律信仰与法治精神的认同,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最终归宿,同时也是培育与践行以“法治”为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6.
当前党和国家提出的社会建设战略,除了应对和解答现阶段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各种现实难题这一现实意蕴外,还具有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客观历史规律的逻辑意蕴:我国的社会建设战略是按照从自然状态到自觉状态、从非理性状态到理性状态的必然历史进程展开的,具有逻辑上的合理性。同时,社会建设战略还具有以人民群众为现实归宿、以人性的全面复归为未来归宿的价值意蕴。三重意蕴的关系为:现实意蕴是起点,逻辑意蕴是合理内核,价值意蕴是最终归宿。对于社会建设战略的研究,应该全面关注它所内含的三层意蕴,不可偏废其一。  相似文献   

7.
列宁开创了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先河,其民主思想来源于对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对苏俄所处国内外形势的准确把握,主要内容包括重视党内民主建设、实行民主集中制、扩大人民民主参与、完善民主程序管理,为新时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坚持党的领导、落实民主集中制、加强法治建设、坚持人民为中心等维度提供了现实指向。  相似文献   

8.
服务法治建设是参政党的政治责任.参政党服务法治建设具有多重路径.一是参政党运用协商民主,强化法治的政治基础.二是参政党弘扬政党文化,增进法治的价值认同.三是参政党开展社会服务,推进法治的全面实践.  相似文献   

9.
金堂县三星镇是县城新区和大学城所在地,正处在"大发展、大拆迁、大矛盾"的特殊阶段,因为项目拆迁建设和拆迁政策调整,一度出现"政府弱势、闹事者强势"的难以维稳局面。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三星镇党委以"建设温情服务政府和民主法治政府"为统揽,积极深化群众工作机制,创新推行"三点三线三面"工作模式。"三点"即党员干部必须明确联系点、职责点、效能点;"三线"即完善联系群众渠道,完善民事办理渠道,建立问题追踪渠道;"三面"即扩大走访覆盖面,拓宽工作服务面,提升群众满意面。通过深入细致温情的群众工作,主动服务群众,建立有效沟通机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坚持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群众法治意识,提升运用法治方式治理社会的工作水平,构建起了"上下贯通、务实有效"的群众工作格局,基本实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基层基础再夯实,服务效能大提升,人民群众更满意"的目标,又稳又快地推动了县城新区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依法治国与科学社会主义具有本质联系,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法治中国确认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崇尚宪法最高权威,是科学社会主义群众史观的理论自觉;以党和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凝炼法治精神,以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和利益涵育法治理念,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宗旨的价值自觉;围绕人民群众现实实践建立法治体系,培养治理能力,把人民性融入日常治理行为,保障人民群众实践新境界,是科学社会主义"现实的运动"的当代自觉。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法治建设的主体。中国共产党通过政治、经济、文化、法律手段保障人民主体地位,尤其是现阶段中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进一步用法治来保障人民的主体地位。依法治国是现阶段我国基本方略之一,人民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体,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确保国家各项事务都依法进行,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并不完全取决于理论内涵的真理性,相当程度上还取决于他们对理论的情感取向,积极的情感是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心理基础.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必须引导和培养大学生对理论的积极情感,营造有利的教育情境和现实环境;推进和深化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和民主政治建设,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行政行为;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现社会资源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全面依法治国的主体基础是具有法治品质的公民,提高公民法治品质的关键在教育。我国公民法治教育不仅受制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消极影响,而且也受困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实践过程中新出现的各种理想与现实、实然与应然的矛盾问题,法治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当前提升我国公民法治教育实效既要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优化公民法治教育的外部环境;又要着力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育载体,充分发挥新兴媒体在公民法治教育宣传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现实依据,又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法学理论的思想渊源;把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重要支点,开展法治建设,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确保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措施依法进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法治的主体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村法治的保驾护航,农村法治的关键和难点在于农村法治主体性问题。农村法治主体性包括农民的法律意识、法律知识和法律能力。农村法治主体缺位原因有文化观念、经济,社会因素。从近期看,农村法治主体建设应注重法治主体性建设的现实性、实效性、针对性。从长远看,农村法治主体性建设最终立基于农村的教育和经济。  相似文献   

16.
二次元本质是一个架空世界,一些深陷其中的青年由"三维"走向"二维",与马克思"现实的人"相背离。这些青年在身份认同与社群关系、表达实践与语言建构以及审美价值观三个层面均体现出架空的特性;架空原因则考虑时代发展所带来的符号异化、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以及青年独特的自身因素。引导这些沉浸虚拟中的青年回归现实,应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二次元新媒体、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台湾警察公共关系的发展动向与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争取人民的认同与支持,是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目的。我国台湾省警队那种以“认同警政”为依归,以“服务导向”为核心理念,以提升警政服务品质为途径,争取人民认同与支持的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模式,值得祖国大陆警界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理性守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守法问题既是法治理论的组成部分,又是法治实现的基本途径。“法律效力”、“法律功能”、“法律制裁”与守法具有内在关联性,应当树立以主体对法律效力的内心认同为逻辑前提,以主体对法律功能的现实需要为现实动力,以法律制裁的辅助运用为必要保障的“理性守法观”。  相似文献   

19.
法治话语是以塑造法治认同为目标的法学表达。“据法裁判”是司法语境下的法治表征,法律渊源构成“据法裁判”之“法”的来源。因此,确定法律渊源的法源概念,应当被视为塑造“据法裁判”认同的法治话语。任何法治话语都是与特定法秩序相关联的、对特定法治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反思促进。因应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和中国特色法治话语建构的法源概念,应当以获致法理共识为目标,超越概念争议和功用定义,进而以形成性质定义之方式,有效彰显本土法治价值观,并就我国法治建设的现实问题给出有力回应。在具体构造上,法源概念应以“良法善治”为价值依归,将“效力”作为法源的类型要素而非概念要素,最终生成“包含权威性规范命题的事实”这一法理内涵。  相似文献   

20.
增强"五个认同"的终极价值就是要用共同的信念、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愿望和共同的情感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作为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在历史传统、政治使命和现实作用方面对增强"五个认同"具有天然优势。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学院要牢记政治共识的初心,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三个基地"的作用,为增强"五个认同"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