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中国有句老话“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句话反映出人才流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同样还有一句老话“士为知己者死”,也反映出人才可以为“知己”奉献一切,那么国有企业如何才能做人才的“知己”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切莫重用“没有缺点”的干部段义海“讳疾忌医”作为对缺乏自我批评精神者的批评,已经是讲了又讲的一句老话。但现如今,有的人对自己的缺点、错误,已不是什么“忌医”,而是根本不承认有“疾”,自然也就根本用不着“医治”了。真的无疾?当然不是,只是“讳疾”已讳到...  相似文献   

3.
吕聪敏 《中国人大》2013,(20):54-55
“弱国无外交”,是人们很熟悉的一句老话,但它是一句誓语。我理解此话的真意是说,国家只有强盛,在国际事务中才能真正拥有话语权,才会有影响力。旧中国受人欺凌,任人宰割,那是因为中国人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半殖民地国家的外交只能是屈辱的。新中国为什么受人尊重,是因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并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创造把一个充满生机、日益强盏的国家展现给世界。  相似文献   

4.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的这句老话,朴实而真实,分量重于泰山。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日前说,最近一段时间,全世界新增1亿缺粮人口;WTO组织说,发达国家农业补贴毁掉了贫穷国家的农业;联合国特别报告:全球粮食价格上涨的“每个受害者背后都站着一个凶手。这是场无声的大规模谋杀。”那么,这场危机的实质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精神文明导刊》2009,(9):60-60
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时光流逝,一转眼,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活得远远超过了自己的预算。有人说,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人活得太久,对众生的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真话。  相似文献   

6.
张国庆  韩导勤 《群众》2012,(8):88-88
“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这是人们讨伐官僚主义常说的一句老话。其实,时下官僚主义和其它事物一样,也在“与时俱进”,变着花样发展,由“高高在上”变成了“高高在‘下’”,其本质还是“官本位”思想在作祟,静不下心来,沉不下去。  相似文献   

7.
美国人有句老话:“大选年,什么事都会发生!”  相似文献   

8.
香港有句老话:一样米吃出百样人。要把一个地方的人归总为一个面貌,是不容易甚至不可能的,我就说着玩吧,谈一下香港的两种  相似文献   

9.
陈抗行 《小康》2005,(11):3-3
《小康》杂志本期力推“快乐小康”,有人对此质疑:快乐是纯粹的个人体验,谁都可以无缘无故地“独自偷着乐”,如何能够用指数衡量社会各阶层的精神状态?对此,我们的回答是:在和谐社会的大视野下,快乐其实是一种“关系学”。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庄子说鱼很快乐,这其实是一种孤立而封闭的“快乐”,与他人无关——然而,就像庄子本人不能避免战国的纷纭,每个人都因为别人而快乐或不快乐着,每个阶层都因为其他阶层而快乐或不快乐着。套用一句老话就是,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当“快乐”上升到“快乐小康”的层面,纯粹的个人体验…  相似文献   

10.
“你们男人啊,上床是小人,下床是君子 !”某电视剧里,一位坐台小姐在歌舞厅与一颇有来头的老板打闹时说。   由此,我又想到一位朋友讲的段子。说的是,一个衣冠楚楚的男子与一名歌厅小姐私下达成交易,之后,两人就干了那事。当小姐让那位先生付小费时,先生拒绝“付账”,并对该小姐阐述自己的“理论”:“钱倒是小事,我若向你付了钱,咱们不就成卖淫嫖娼了吗 ?”此言一出,那位专靠抛“肉弹”挣钱的小姐,差点被气得晕过去。   说归说,乐归乐。仔细一想,还是应了那句老话: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不过,近日各媒体对湖南头号女巨…  相似文献   

11.
多吃粗粮,多吃鱼肉、豆制品,饭菜咸淡适中。有句老话:“民以食为天”。上了年纪的人不能在饮食上马马虎虎,否则就不能“健康七八九”,百岁就成了梦了。  相似文献   

12.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爱好。我的爱好主要有两项:一是看足球赛,二是钓鱼。我曾和朋友调侃,人生一世,不看足球是终生憾事;不挥竿垂钓,枉来一生。妻子、女儿说我是“鱼痴”,实不为过。  相似文献   

13.
“开卷有益”是句老话,一开始是宋太宗赵炅说的。他让臣下编了一部一千卷的巨型类书《太平御览》,自己规定每天读三卷,如果某一天太忙没有完成指标,事后一定给补上。一位皇帝还这样注意充电,当然是很好的。据说就是他说过:“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这句话很对,他认真读这部专门为他编的百科全书,当然是有益的。但是,这话并没有普遍意义,更不是放诸四海而皆准、历尽古今而不变的真理。  相似文献   

14.
北央 《中国保安》2005,(3):36-37
国内一位知名企业家说过:“管理 就如同厨师烧菜,餐料和佐料都是近似 的,只有厨师的料理技法各有不同。不 同的厨师会烧出不同味道的菜,好厨师 和不好的厨师,就在不同的味道里区分 开来了。”许多保安企业,在管理上都 有自己的特点、特色,因其管理切合自 身实际,所以比较实用、实惠。就像“冷 拼”和“热炒”一样,各有各的做法, 各有各的味道。 企业中流行着一句“向 管理要效益”的老话,有人认 为这个提法不时髦,但是这 些不时髦的“老话”,往往最 管用。 福建省泉州市保安服务公司,在 企业运作中十分注重管理。用狠抓管理 机制来促…  相似文献   

15.
“文人相轻”是一句老话,出自曹丕的《典论·论文》。曹丕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夫人善于自见(人们善于看见自己的长处),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近日再读《典论·论文》,觉得曹丕论述文人相轻举的例证太少。他只举了班固小看傅毅(...  相似文献   

16.
我一直在把“嫉妒”和“羡慕”进行比较和链接,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嫉妒是与生俱来的吗,它是孤立的吗?在思索这个问题时,我想到这样一句“气人有,笑人无”的老话。人们的气从何来,我想最朴素的想法是“你有我没有”、“你好我不好”等等类推,归根溯源,  相似文献   

17.
好歌凭自赏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说,不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强加于别人。孔子此语无疑是至理名言,无可非议。但如反问一句:“以己所欲,必施于人”,就应当提倡吗?答案恐怕也未必肯定。明朝时候,上层官员们有以自己名义刻书馈赠同僚的风气,因为赠书时要用手帕...  相似文献   

18.
心中有阳光     
<正>心中有佛,见的都是光明,说的都是善良;心中有魔,见得都是黑暗,说的都是邪恶。说人是非者,本足是非人。每个人用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态度,思考所遭遇的情境,判断别人的作为。每个人的心灵,就像是一面镜子,在自己的心中反射出自己眼中的花花世界。同样的夕阳,有人感受到美丽绚烂,是人间绝好美景,是一天最美好  相似文献   

19.
如果没有大学时代的锻炼并保持的强健体魄,张超音是无法每年都有一半多的时间去捕捉青藏高原表情的。他说,大学时也并不知道为什么锻炼,只是很简单地相信那句老话“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那时候的人都有这样一种信念,只要什么事与革命沾边,就一定要做到最好.  相似文献   

20.
学习漫议     
沈福新 《群众》2007,(3):43-45
“人不学习要落后”——这是一句永远不老的老话;“人不能终身工作,却要终身学习”——这是学习型社会倡导的新理念。“知识”是一种神圣的“怪物”,怪就怪在它与其它资源不一样,任凭权力再大、财富再多、武力再强、手段再狠,也掠夺和俘虏不到“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只能是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