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陈嘉庚,一个经历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历史时期。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站在时代发展前列的华夏儿子;一个赤手空拳在东南亚创造一个庞大企业集团的传奇人物;一个团结八百万南洋华侨抗日救国的华侨领袖;一个身在南洋,心系祖国.融东西文化为一体,倾资办学,历时69年,倡办和资助学校118所的教育家;一个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在新中国建立前后,就倡导科教兴国的先驱;一个没有专门学过建筑学理论的人,却统筹、设计、建设了一批具有世界经典意义的建筑物,形成了“嘉庚风格”。  相似文献   

2.
华侨知识分子是我国宝贵的资源,是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前进不可或缺的力量,在新时期,如何做好他们的工作,使更多的华侨知识分子归国参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当前侨务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与形式。然而,广东地方党组织在组织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中却具有极其鲜明的特点,其主要特点有:成为团结全国各民主党派的主要组织者;在筹备新政协会议中,使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开始形成;成为策反国民党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重要策源地;成为联络南洋华侨的主要组织者。尤其是广东地方...  相似文献   

4.
海外华侨具有强烈的爱国爱乡传统,在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中,华侨被誉为“革命之母”.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关头的抗日战争中,海外华侨更是怀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资”的拳拳爱国心,和祖国人民一起,同仇敌汽,广泛发动抗日宣传,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提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口号,在财力、物力和人力等方面支援祖国抗战;与此同时,在政治上声讨蒋介石的反共政策,努力维护国共合作与民族团结,为抗战取得最后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宋庆龄在抗战期间曾指出:“海外各地的华侨,在其居留地政府的统治下,久已深切体会到被…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党史文汇》2008,(1):1-1
陈嘉庚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为中国人民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不论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都跟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前进。他把一生献给爱国兴学,献给敕亡大业,献给振兴中华,成为华侨的一代领袖和揩模,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尊敬。——《陈嘉庚传略》  相似文献   

6.
民国时期,青田华侨群体在海外分布相当广泛,几乎蹯遍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并形成了特定的分布格局:从洲际关系看,青田华侨的分布以欧洲为主,亚洲、美洲及非洲等大洲处于“陪衬”地位.从国别关系看,法国是青田华侨的桥头堡、大本营,人数最多;日本的青田华侨人数先多后少,总体弱于法国;而且在各个国家内部都有青田华侨聚居区.此种分布格局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反映了华侨在海外生存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7.
新四军的一大特点是有很多从海外回来的华侨青年,在这些华侨青年中,有50多位是菲律宾华侨青年,其中有40多位是泉州籍的华侨青年。 1939和1940年,有一些已参加新四军的华侨青年,重返侨居国,在当地进一步开展华侨抗日救国运动,更好地支持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抗日。  相似文献   

8.
华侨与新中国的建立任贵祥海外华侨对新中国的建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就全国解放战争到新中国建立期间,广大华侨开展的一系列爱国活动来说明这个问题。一、反对内战卖国专制支援人民解放战争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包括海外华侨都渴望建立一个真正独立、民主、统一、富...  相似文献   

9.
书画名家     
《北京支部生活》2012,(6):72-72
王满利,字仁和,别暑仁和斋主。曾受聘于中国文化书院秘书处处长;现为中国书画界联合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诗酒书画院、世界华侨华人社团总会艺委会等单位的理事;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华侨在众多人的眼里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形象。所谓熟悉,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一批又一批曾经留洋海外又返回故国的华侨,为了祖国的自立与自强、振兴与繁荣,倾注了巨大的心血,是以孙中山说“华侨乃革命之母”。所谓陌生,是因为大部分人并非华侨和侨眷,也未曾与华侨交往,而介绍华侨奋斗与追求的书少之又少,是以对华侨缺乏感性认识,印象模糊。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的五次重要思想解放及其积极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大进步,始终是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推进的。30年来,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思想解放主要有五次,并都取得了积极成果。要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继续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后来者实现中国梦奠定了重要基础。分析和研究邓小平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重要贡献和方法原则等,对当前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与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4.
自古以来,梦想和道德就是人类观念领域和文化世界的两翼,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走向更加富强、文明、和谐的美好未来,二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中国共产党一直矢志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梦想,一直努力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梦想与道德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具有重要理论内涵。具体来说,中国梦体现了团结爱国、改革创新的伦理精神,反映了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价值追求,彰显了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和谐理念。  相似文献   

15.
“八荣八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是对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科学性的细化、批判性的转化和开放性的深化。“八荣八耻”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伦理学的基础上既有直接沿袭也有新的发展与充实。“八荣八耻”吸收古今中外伦理思想的积极因素,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成为当前社会风尚及公民道德中的一盏明灯,既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的不朽的理论光辉,也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实践作用。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世界是人类的共同愿望,数千万海外侨胞是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中国与他国和谐相处、两岸和平发展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必要条件,而华侨华人是中国和平外交、两岸和平统一的桥梁与纽带、是承载和传承中国和谐文化的使者,华桥华人的资本也是和谐的经济基础。因此,华侨华人对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中国外交、两岸和平统一和和谐世界的构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在不同时期的创新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执政理念为指导形成的,并伴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共同富裕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再到以人为本,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述形式,但其核心价值理念始终未变,对完成特定时期的执政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中华民族凝聚力问题,并把推进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提高到中国革命能否取得胜利的战略高度来加以认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政治形式一直进行着与时俱进的变革,通过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实现了中国境内各民族联合起来,并最终以少数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政策、国家制度和政治形式。  相似文献   

19.
新军事变革引发了军事领域一系列革命性变化,我军必须进行军事理论创新,以理论带动军队建设的发展。江泽民认为,我军要在新的实践中进一步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治军和军事斗争准备的特点和规律,丰富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理论。江泽民的军事理论创新思想,有力地推动了我军新时期的军事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一个重大命题,标志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实践提升到了一个自觉探索、把握和运用规律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