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从2014年第1期开始,本栏目增设"城市品牌"子栏目,与清华大学城市品牌研究室合作,旨在探讨、研究品牌文化建设在城市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本文从文化的视角探讨了城市CIS系统在城市品牌塑造中的作用,对城市CIS系统的城市理念识别、城市行为识别、城市视觉识别进行了阐释,论述了通过城市CIS战略挖掘和重塑城市文化等方面所具有的功能,并提出了导入城市CIS建议与策略。  相似文献   

2.
国家中心城市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已经确立了九座国家中心城市,这些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肩负着时代使命,对区域经济、区域城市群发展具有引领作用。国家中心城市应具备历史特色、时代特色、世界特色这三大核心特色,为了更好地实现国家中心城市的"特色"塑造,应强化责任与使命、推动产业创新、培育特色城市文化,从而让国家中心城市更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化、信息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城市之间围绕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的竞争日趋激烈,铸造城市品牌,凸显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竞争力,构建城市竞争优势识别系统的时代已经来临。城市精神作为重要的城市人文场域,则可以适应这种变化,在城市竞争优势识别系统的构建中大有可为。"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阐释、培育和发展的实践,体现了城市精神和城市竞争优势识别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在彰显城市竞争优势、提升城市竞争力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白晋虎  边素庭 《前进》2006,(5):32-34
创新型城市是特定历史阶段对创新要素集聚和发挥作用的城市发展模式,主要指依赖科技、知识、人才、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其对所在城市群或更大范围内的其他区域具有高端辐射与引领作用。“十一五”开局之年,太原市明确提出,以建设创新型城市统领各项工作,加速太原的率先发展。这是太原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用好本世纪头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推进太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策,是太原市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的具体行动。一、太原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意义1、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坚持科学…  相似文献   

5.
谢思芳 《政策》2002,(9):37-37
城市管理是城市政府为保证城市各项功能高效运转和建设活动有序进行而采取的必要的调控行为,是建设现代文明城市不可缺少的要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功能的不断强化,城市管理面临的新课题越来越多,其作用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6.
城市既是人力资本和技术等要素的集聚地,也是商品和服务的集聚地,因而城市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建立和培育国家消费中心城市,一方面,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能够进一步发挥城市群和都市圈的作用,提高我国城市发展质量,推动国内大循环;另一方面,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国内和国外要素、商品和服务的双向流通,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相似文献   

7.
数字城市是城市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也是一种新的城市生存发展方式.我国数字城市发展呈现出"城市数字化工程初见成效、信息化试点城市逐年增多、数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数字城市解决方案问世、数字城市论坛与日俱增"等特点.数字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构建中国式数字城市必须采取综合政策措施,这对于推进中国城市化与信息化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城市营销--城市发展的"注意力经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德球  陈刚 《新东方》2004,(6):18-20
不管城市愿不愿意,商业化社会的进程必然将城市带入一个开放的市场交易平台,如果这座城市不想被淘汰,就必须像经营品牌一样来经营这座城市。 所谓城市营销是运用市场营销学的方法论,对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工业、农业等诸要素进行合理的策划与整合,以求找到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增加城市财富及知名度,提高城市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最佳发展道路的一门科学。  相似文献   

9.
徐翔 《思想战线》2012,38(4):116-120
在当前全球文化体系扩张和文化政治格局中,需要重视"城市帝国主义"的后殖民文化逻辑和强调"回到城市"的文化诉求。城市帝国主义具有不同于文化帝国主义的内在逻辑,其文化"后殖民"的手段和标的不是文化而是城市,不是文化的本土性而是城市的本土性,对城市生态、话语、安全等带来重要冲击和潜在风险,应成为国家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构建中加强重视和前瞻关注的战略性问题。中国在城市崛起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自身城市文化价值和"城市自觉",避免城市地位的日趋重要以沦丧文化与城市的关系为代价。城市文化研究要注重从文化帝国主义的城市谱系转向城市帝国主义的文化谱系,从文化城市性转向文化城市间性,从城市文化学转向城市政治学,从城市再生产转向城市再生产方式的再生产。  相似文献   

10.
潘菲 《前沿》2007,(2):176-178
城市精神塑造与城市法治化建设具有互通性、互依性和互促性。城市精神的塑造推动法治化的进程,而城市法治化的快速发展则为城市精神塑造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研究城市精神塑造与城市法治化的内在互动关系,对于城市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庞桂美 《青年论坛》2011,(2):149-153
城市文化是指一个城市的地域特征、现存建筑及风格等实体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又是指一个城市的独特历史、市民的价值观、民俗民风、日常性和季节性的文化活动等直接相关的种种文化现象、文化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城市文化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当今时代,培育城市、经营城市、发展城市已成为普遍的社会共识。以古齐文化为主脉,在欧陆文化碰撞交融下的青岛文化,具有务实性、开放性、平民化特性,青岛的海派文化特色孕育着休闲文化功能。奥林匹克精神为青岛文化与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2.
李正平 《今日浙江》2013,(13):56-57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其不仅是城市个性、魅力和创造力形成的关键,也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当前,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步伐日益加快,城市发展水平逐渐成为衡量现代化程度的重要要素。树立文化自觉意识,发挥文化在城市发展中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城市容貌?笔者认为,城市容貌是指城市中各项硬件设施的外在表现及其被占用的形式。它是静态和动态形式的统一。一般地说,城市容貌是城市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种要素密切相关,是一个城市一定阶段发展水平的体现、城市容貌管理是指对城市各项硬件设施的外部形式、相互关系、运动功能的监督和控制。要实现这些管理任务,达到预期目标,就必须制定一定阶段的城市容貌标准,对人的各项与城市容貌有关的活动实行有效监控,以营造和保持整洁有序、运行规范的城市环境面貌。一、城市容貌的特点城市…  相似文献   

14.
黄方方 《桂海论丛》2001,17(6):76-79
门户城市是一国或一个地区出入与内外交往的中心城市,它具有比一般"窗口城市"、中心城市更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门户城市的双向性和倍加优势,不仅使其本身能以更快速度发展,能对外部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辐射力,特别是对门户城市腹地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和牵动作用.在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政策过程中,应当十分重视门户城市的重要作用.文章并提出了梧州市作为内陆门户城市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及其主要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王三堂 《人民论坛》2012,(30):62-63
"绿化是城市不可或缺的有生命的基础设施",抓城市绿化就是抓科学发展、抓生活品质、抓城市特色、抓基础设施绿色是最美的颜色,绿化是最好的美化。城市绿化是城市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改善城市环境、城市景观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效,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托条件,是实现人、城市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基础,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特征。当今中国,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步伐也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犹如"水泥森林"在城市拔地而起。与此同时,城市规模的扩张、人口对环境压力的加大等,也使  相似文献   

16.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是北京市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提出的重大战略。本文全面解读了人文城市理念,并运用人文城市理念来观察、阐析和研究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这个重大战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从历史与未来、传统与现代以及特色元素与共性要素等结合上提出了把北京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是广州市政府部门大部制改革中新组建的一个部门。组建两年多来,广州城市管理工作在城市转型发展中,勇敢面对各种挑战和考验,紧紧围绕"环境卫生面貌大变"和"城更美"目标,以"创卫"、"创文"、"迎亚运"为重要抓手,大力改善城市环境秩序,注重提供公共服务,城市管理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城市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当前,"智慧城市"作为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理念和新模式席卷全球,尚缺乏统一的认识与整体性的顶层设计指导框架。本文回归城市演进本质,从城市发展角度剖析了智慧城市的内涵、特征与愿景;考虑"城市主体"需求,设计了由城市基础要素体系、运行管理体系、公共服务体系、技术支撑体系、法律保障体系、评估体系等六大体系构成的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总体框架;提出了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实施建议,即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城市管理者的顶层推动,需要建立高效畅通的运行机制,并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面临着城市帝国主义和城市文化霸权的殖民,城市文化安全是国家文化安全中需要强调和加强维护的文化战略问题。城市文化安全的维护在其关键意义上必须坚守城市发展的自我坐标而不是他者坐标,确立城市的文化自主、文化自觉、文化内生而不是城市的文化依附。中国城市文化安全的维护和应对,要加强国家文化战略中的"城市自觉"与"城市自信",推动城市建设发展的理念和方式更新,构建中国城市标准和价值体系,不断探索创新城市文化安全维护的体制机制,通过"城市输出"等战略转型更好地促进中国本土城市系统的完善。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城市企业主义已成为各国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必需经历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是城市经济与企业经济的重要结合。本文以城市企业主义为主题,从治理模式,城市间竞争态势以及政府企业化三个方面,对城市企业主义理论进行了总结和概括:认为城市企业主义在不同的国家中的外在特征相似,但内在本质却存在差异,同时城市间的竞争态势是城市企业主义治理模式与政府企业主义行为共同造成的必然结果,区域城市的企业主义行为将是该领域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