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国桥 《半月谈》2005,(2):71-71
我是一名铁路职工。在乘火车上、下班时,经常听到刚下火车的旅客,为找不到厕所而发牢骚,一位刚下车的王姓旅客说:“火车快要进站时,列车员就锁闭了厕所,一些排了半天队没能‘方便’的旅客。只有下车以后‘方便’了,但下车以后找不到厕所,你说能不急死人吗?于是就有人干脆在站台上找个僻静处,就地‘方便’了事。”  相似文献   

2.
在我看来,一个社会中,上层永不松懈,中层永不满足,下层永不绝望,这种社会结构是比较有弹性的"弹性社会"和"刚性社会"这种提法本身,容易给人一种错觉,似乎这两者之间是相互对立的,我们要争取的是"弹性社会",要消除的是"刚性社会"。其实世界上,既找不到纯粹的"弹性社会",也找不到纯粹的"刚性社会"。  相似文献   

3.
"啃老族":牵动千家万户的忧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走近"啃老族" "啃老族",一个在现有汉语工具书上根本找不到的语汇,不知何时开始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给不少家庭的生活蒙上一层隐忧.何谓啃老族?  相似文献   

4.
芝城之母     
建筑是城市性格的岁月定格。历史上芝城曾为府,曾设司,曾经建过都,但整座城市却没有丝毫傲人的霸气,城里城外找不到几幢高楼大厦。末代闽王留下的宫室五凤楼,其规模也只有三层木结构。最有趣的还属孔庙,本来作为一方神圣所在,当时当地又不缺栋梁大材,可庙内不少梁柱用的是弯曲不一的等外木料。  相似文献   

5.
夏春生的苦恼: 不到一年,保姆换了十多个,找个好保姆咋就这么难?夏春生家住在长春。自从母亲得了脑血栓后,腿脚一直不怎么好使。夏春生想找个保姆,照顾年迈的父母。  相似文献   

6.
去年,离年底还有三个月,“用工荒”就提前出现了一面是用人单位急呼招不到人,另一方面求职者抱怨找不到合适工作岗位人数缺口占98.3%,几乎应聘者接近于零,“用工荒”从季节性变为了一种常态  相似文献   

7.
海涅说:婚姻犹如一片荒海,即使有罗盘针,也找不到航线。的确是这样,爱河里找不到成功的捷径。我们想告诉你的,仅是婚姻中两性和谐必然要遵循的基本定律。  相似文献   

8.
札记五开幕式结束后,引导6万观众安全疏散是个大事。回家的路就在志愿者排成的温馨送行大道上。我和一位朋友巧遇,彼此都沉浸在开幕式的冲击中,兴奋地边走边聊,不知不觉与我的团队岔开了路。等朋友离去,却找不到北啦,  相似文献   

9.
<正>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一直是近年来困扰中国的两大社会热点问题。一方面,每年都有大批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毕业"即"失业",给就业带来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大批企业尤其是制造业招不到工人,职业技术学院招不到学生,规模越办越小,企业"招工难"问题越来越突出。"两难"问题其实是"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上的结构性矛盾,"人才供给侧"与"人才需求侧"不匹配造成的结果。在教育产业化的口号下,多年来大学扩招的速  相似文献   

10.
《就业与保障》2014,(6):8-9
正又是一年5月,草长莺飞,正是高校毕业生找工作的高峰期。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727万人,创历史新高。在努力找工作的同时,有些大学生将目光锁定在"创业"上。大学生自主创业,作为就业的一条积极途径,承载了许多美好希望。然而,担忧也随之而来,"全国大学生创业率不足2%,创业成功率不到创业学生人数的5%",让许多大学生对创业望而却步。推动大学生创业,是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建设的重要课题。受中共中央委托,民盟中央近日奔赴江西、广东、陕西和辽宁等地,就相关课题进行实地调研。"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  相似文献   

11.
蝈蝈 《人民公安》2006,(19):33-33
有一件事使我至今心存歉疚。那是我三年前在乡村派出所时遇见的一件小事。那时我真的是百无聊赖。乡里事少,百姓不到关键时候很少来所。加之自个儿在理想和生活上诸多事宜的内外交困,一度时间产生了危险的厌世情绪,仿佛一只小燕子在深秋时节找不到迁徙的队伍。可就在那个有着柠  相似文献   

12.
“找车位的时间像上下班一样长,我现在都后悔买车了。”一位杭州的私营业主王先生说:“有天下午我出去办事,回来后绕了三圈都找不到停车位。于是想着停到外面去,可太远了不方便,近一点又没有,绕了一圈又回来,真把我折腾得够呛。这点时间都抵得上我开车上下班的时间了。我也想过买一个车位,可别说买,连长租也租不到。你说,这可如何是好?”王先生的苦衷代表了都市有车族共同的想法,一个原先不是问题的问题,随着私车消费越来越普及而变得越来越突出。不仅有车的为此烦恼,也成为众多购车者首先担心的一个问题。落户容易安家难,给车找个“落脚”…  相似文献   

13.
《乡音》2007,(8)
近些年,找工作是一件很难办的事。很多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学子,在为找工作而奔忙、而烦恼。总体来看,这是人力资源供大于求的反映。但是,这其中也有因人而异的问题:为什么有的人找到了工作,而有的人却迟迟找不到呢?冰洁编著的这部《找准你的位置》(新华出版社出版),从多个侧面回答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宗教的民族性一、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联系紧密。宗教与民族都是社会历史现象,属两个不同的范畴,但它们的联系相当紧密。现在世界上还找不到一个不信仰宗教的民族,有许多民族基本上全民族都信仰一种宗教。所以我们不可小视宗教对民族的影响。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5.
一个朋友突然找不到了,电话、手机、BP机等等在这个城市惯用的联络方式统统失效。几天以后,你会莫名其妙地收到一张远在新疆或西藏某个地方寄来的明信卡,“失踪”朋友在上面向你问候,而那个地方可能你在地图上拿着放大镜也找不到。几天以后,他又会突然出现在你的面前,精神抖擞,脸黑了许多,抱着一大堆照片、录音带,还有沿途淘到的银饰品、木雕。不用说,你应该知道这家伙是浪迹天涯去了,身份为最新潮的一种──  相似文献   

16.
郁闷:都市青年"流行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郁闷指的是一种消极的精神状态,指个体自我心理上确实有压力,需要改变现状,而行为上却找不到积极有效的办法,所以感到窒息和痛苦。“郁闷”反映的是社会的一种客观状态,是无从选择的结果,因为现实不可能是熊掌和鱼兼得的。  相似文献   

17.
我出生在一个虽然是地图上找不到经纬的小渔村,但是她有两个值得我为之骄傲的气场,一是我们的村庄与堪称中国露天第一大、产能第二大的莺歌海盐场毗邻;二是我们的村庄很富足,是一个令邻近农村男孩子垂涎三尺,女孩子梦想嫁人的地方。正是因为这样,儿时的我,总认为家乡是世界上最富庶最美丽的地方。是能够依托一生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吴秦 《今日海南》2013,(6):21-21
又到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时候了,许多毕业生找不到如意的工作,叫喊"就业难"。"就业难"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形势的影响,不少产业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下降,另一方面是中小企业和偏远市县的单位招不到人才,叫喊"招工难"。要解决好就业供需矛盾,笔者认为应该从多方面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过去,有一位22岁的年青人自从大学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工作。尽管他有一所英国名牌大学新闻专业的文凭,但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他却四处碰壁。  相似文献   

20.
推进非公党建 构建和谐企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公有制组织党建是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近日,在对武宣县21个具有一定规模的非公经济组织作了专题调研后,我们首先把焦点放在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不容忽视的问题上。思想认识的“两个不到位”。一是企业主思想认识不到位。少数企业主思想素质不高,认为企业的主要任务是生产,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开展党群活动意义不大,党、团组织与己无关;一些企业主认为开展党群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产经营,看不到通过开展党群活动提高职工思想政治素质对企业直接和潜在的效益。二是党员员工思想认识不到位。非公有制企业中的部分党员存在雇佣思想、短期思想和难以发挥作用,甚至不值得发挥作用的思想,因此不愿参加组织活动、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工作机制上的“两个不健全”。一是目标责任机制不健全。各基层党(工)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