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5 毫秒
1.
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企业股份制改革问题,近十年来经历了风风雨雨。最主要的焦点集中在股份制是姓“社”还是姓“资”这个抽象观念上。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以后,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股份制改革也摆脱了姓“资”还是姓“社”的抽象争论。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股份制有利于促进政企分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积聚社会资  相似文献   

2.
政府和企业是一对矛盾,如何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是任何体制转轨国家都不能不面对的一个关键性问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中国经济改革,实际上是围绕企业改革这个中心展开的,而企业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理顺政府和企业的关系,通过政企分开,把企业从政府的直接管制中解脱出来,使之成为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改革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但无数例证和国有企业发展的现实表明,旧  相似文献   

3.
政企分开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当前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突出矛盾的解决,都要求从深层次上抓住政企分开这个根本环节,才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一、政企分开的难点政企分开的难点,分别表现在企业与政府两个方面。(-)企业方面1.全面把握现代企业制度的的内涵与特征。现代企业制度特征一般概括为四句话,即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从近两年多改革实践来看,在理解上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现代企业制度特征的四个方面是什么关系?1993年(决定)发表之…  相似文献   

4.
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辩证思考陈善光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这是我国企业改革的方向。为此,我们在改革过...  相似文献   

5.
早在十年前,党的十三大就提出了股份制问题。党的十四大又提出股份制有利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组织制度为公司制企业,组织形式为独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其基本特征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十四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抓大放小”的改革方针。可以说,党和国家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和政策是明确的,而且越来越明确。但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并不理想,企业效益仍不尽如人意。出现此类问题,固然有外部环境问题,但更多的却是内部机制转换…  相似文献   

6.
我国股份制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吴新潮一、形形色色的改制股份制改制的目的是要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适应市场需求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但是在某些地区,由于步子走得太快,且大有一哄而上之势,使得股份制改造偏离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宗旨。具体表现为以下四...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企改革整顿工作的深入,企业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原则进行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造,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的必由之路。但是,在企业改革中也暴露了一些淡化党的领导等问题。一是一些企业和领导片面认为,按《公司法...  相似文献   

8.
一、产权主体多元化与发展混合经济的必然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单一产权主体的财产组织形式愈来愈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推进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的改革进程,已成为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正如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的,要“培育和发展多元化投资主体,推动政企分开和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所指出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尤其是优势企业,宜于实行股份制的,要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企业互相参股等形式,改为股份制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对竞争性领…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 ,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这是企业改革的目标。就国有企业而言 ,正在不断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需要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规范企业经营方式 ,提高资产运行质量。然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 ,国有企业资产属国家所有 ,这就决定了国家和政府要对企业实行宏观调控和管理 ,而努力构建起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0.
黄晶 《党政论坛》2012,(8):52-53
上港集团自2003年改制以来,经营体制先后经历了政企分开、股份制改制和整体上市三大步跨越。面对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和企业改制出现的新情况,集团党委立足于主动适应深化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要求,主动适应参与国际化竞争和扩大对外开放的新特点,主动适应企业党员职工队伍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发生的新变化,着力"五个转变",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企业党建工作。  相似文献   

11.
论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管怀鎏政企分开是一个已提出多年但至今尚未很好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在当前企业改革向纵深推进过程中又是一个亟待认真研究解决的紧迫课题。本文拟就如何切实推进政企分开与构建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问题,谈几点看法。一、实行政企分开与建立...  相似文献   

12.
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一直是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难点。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深化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质就是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做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股份制已成为人们关注焦点,就这一热门话题,记者采访了国家体改委常务副主任贺光辉。十年探索路  相似文献   

13.
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一种形式,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和发展是由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那么,在新形势下,如何通过改革充分发挥城镇集体企业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呢?我认为,实行股份制经营是对城镇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进行改革的一种好形式。一、城镇集体企业实行股份制经营的客观必然性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实行股份制经营,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股份制经营,使城镇集体企业有了群众基础体现出自己的特色,能够更好地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是在1956年基本完成了对城镇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城镇劳动群众合股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的经济实体。三十多年  相似文献   

14.
政企分开的难点及其对策李发蓉,吴佑斌,鞠利照政企分开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当前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突出矛盾的解决,都需要从深层次上抓住政企分开这个根本环节。本文试论述政企分开的难点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5.
政企分开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是搞活国有企业的关键环节。党和政府在改革初期就提出了实现政企分开这一改革目标,但至今,政企不分仍然困扰着我国的国有企业。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分析政企不分的原因所在,找出关键环节和突破口,争取早日实现政企分开。为此,本文作一些有益的探讨。一、政企不分的原因政企分开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企关系和谐的一种表述。政府与企业在性质和职能上是完全不同的,本来不存在分开与不分的问题。但为了简单明了地表述两者之间的关系,才使用了“政企分开”与“政企不分”这两个词。在西方…  相似文献   

16.
黄晶 《党政论坛》2012,(15):52-53
港集团自2003年改制以来,经营体制先后经历了政企分开、股份制改制和整体上市三大步跨越。面对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和企业改制出现的新隋况,集团党委立足于主动适应深化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要求,主动适应参与国际化竞争和扩大对外开放的新特点,主动适应企业党员职工队伍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发生的新变化,着力“五个转变”,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企业党建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一、企业改革与价格改革的关系企业是社会的基本经济细胞。企业充满活力,整个国民经济才能蓬勃发展。传统企业是行政的附属物,没有自我更新、自我调节的能力,是国民经济僵化的根本原因。只有进行企业改革,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经济主体,朝着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方向发展,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深化改革必须明确企业产权归属、切断行政同企业的隶属关系,真正做到政企分开,使企业享有充分的自主仅。企业有权决定自己产品的价格,进行自主贸易,在平等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企业有权在税后利润分成中取得自己应得的份额,有权根据经营状况决定本企业工资、奖金的数额,增加工资杠杆的弹性程度,有权决定企业编制,决定招收和辞退工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体是具有法人资格的自然人和企业。这就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成为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实体,要达到这个目标,最佳的途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那么,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特征和主要作用是怎样的,本文就这些问题,谈淡自己的看法。 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司法人制度。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概括起来就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产权清晰是指从法律上明确企业中的资产制度方式,明确出资者与企业的基本财产关系。长期以来,我国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对贵国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以来,股份制改造成了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主体思路。在改革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认识问题,本文试就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作一分析探讨。一、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边是否在幼私有化?在推行股份制改造的过程中,这种担心和疑虑颇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改革的推进步伐。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不是在搞私有化。首先,我国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与西方搞的股份制改造最本质的区别,不在于企业是否股份化了,而在于国有产权转让的收入最后用于干什么。我国股份制改造…  相似文献   

20.
该是大力推选股份制的时候了纪尽善目前,中国股份制改革仍处于试行阶段,正确决策须解决好思想路线和政策问题。社会主义主场经济新体制要求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股份制或公司制企业制度,大力推行股份制是中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主要的现实选择。一、在中国出现股份制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