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安预警和公安情报都具有预测、防范功能,都是增强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局势能力的有力手段。建立基于公安情报的治安预警体系,是公安机关有效应对当前严峻治安形势的迫切需要,也是公安信息化建设、情报主导警务战略实施以及公安大情报体系建设的必然结果。将公安情报工作融入治安预警活动,就构建了基于公安情报的治安预警体系,形成了"明确警义-情报规划、寻找警源-情报收集、分析警兆-情报研判、预报警度-情报发布"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2.
公安情报预警指的是在警情发生之前对其进行预测报警,以便公安机关有足够的时间采取相应的对策和反应措施或是根据预案采取行动。公安情报预警要素包括警源分析、警情监测、警兆识别、警界确定、警级评估。为了进一步提高预警水平,公安机关需要在构建合理的理论体系、组织体系、人员体系和沟通体系上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公安情报工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情报工作体系是以人的智能为主导、以公安信息化为支撑、以情报信息处理为主要内容、以服务于公安决策为目标的综合性系统。它包括人员、情报信息资源、工作平台、组织机构、工作制度等基本要素。公安情报工作体系具有服务实战、预测预警、决策支持、管理协调等功能。  相似文献   

4.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情报预警体系已成为维护我国生物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现实需要。美国生物情报监测体系的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通过对其建设背景、发展演进、体系架构等多角度分析,为我国生物安全情报预警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文章依托我国生物安全情报预警体系构建的战略环境,以生物安全大数据为支撑,《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为指导,从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方面探讨了构建我国生物安全情报体系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5.
在加强社会治安防范工作中,我们把预警机制纳入总体规划,使预警成为防范的重要依据,让防范成为预警的具体体现,通过建立一系列制度,使预警机制在维护社会稳定、打击违法犯罪、建立防范体系以及公安行政管理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关于公安机关建立社会治安预警机制的几点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科学预警体系是公安机关提高应对危机的第一步,也是消除危机的第一步。建立预警体系需要建立网络严密的信息系统,保证信息来源的广泛性和覆盖面;建立信息工作管理、协调机构,完善情报信息工作的运作模式;建立科学分析模型、挖掘深层次的情报;情报信息将迅速的进入到决策层,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如今大数据正在实现人类工作、生活与思维的巨大变化,并且已经扩大到各个领域,公安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大数据成为公安教育系统创新和变革的巨大推动力。通过公安教育大数据可以高效、实时地评估学生学业进展,预测其未来表现,找出潜在问题。这样的方式强化了教学与学习之间的关系,使教师和学校能够创造适合每个学生教育机会。关联理论、监控理论、用户画像理论、情报流程理论等都属于情报学理论,运用这些信息科学理论,结合情报特性中的情报预警、情报预测、情报共享、情报监控、数据可视化等,能够在庞大的公安教育数据中精准、快速地抽象出用户行为习惯,包括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师的工作轨迹、学校的发展轨迹,对学生进行学业诊断和学习预警,服务教师的科研和工作规划。  相似文献   

8.
公安预警信息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国公安大练兵提出公安机关应有“提高驾驭复杂社会形势的能力,”因而,以情报信息指导警务工作,对信息进行专业、系统、有效的分析,即研究公安预警信息分析的内容、任务、步骤和分析方法已成为即时之需。采用关系图分析、预测分析、SWOT分析和利用预警指标模型分析等方法进行公安预警信息分析,可取得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警务模式也发生了相应变革,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就是这种变革的产物。在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模式中,情报信息处于主导核心地位,对情报信息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需要对情报信息进行强度整合、高度共享、深度运用。现阶段大情报体系建设存在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数据整合不力,数据质量不高;缺乏动态性、预警性和深层次的情报信息研判等问题。构建适应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模式的大情报体系,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完善公安大情报体系组织机制,健全情报网络体系;建立大情报体系工作机制,实现警务指挥扁平化:完善大情报体系评估激励机制.确保情报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0.
警务情报协作是警务协作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它具有协作范围的广泛性、协作关系的复杂性、协作类型的多样性、协作目标的多向性和协作时间的长期性等特征。建立警务情报协作机制,是公安情报工作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公安情报体系建设的现实需要与现有管理体制之间矛盾的产物,是完善警务协作的基础和前提。警务情报协作机制是由协作主体、内容、方式和对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11.
建构公安情报网络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公安情报网络体系,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收集主导警务工作的情报的广度、深度,最大限度地加强情报资源共享率,最大限度地提高情报资源利用率。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是对公安情报网络的认识,二是建构公安情报网络体系,三是建构情报网络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处置边境突发性事件中,情报与指挥脱节困扰着公安边防工作。将情报与通信指挥系统有机联系起来,利用电话情报系统,构建基于处置边境突发性事件的指挥和情报预警应用平台,加强情报与指挥的衔接,提高快速反应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13.
论反恐情报的特征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恐情报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情报。具有高度的时效性、全面的综合性、超常的隐蔽性、微弱的关联性、孤立的分散性等特征。反恐情报可以发挥预警、决策支持、资源配置、侦查指导和刑事证据等方面的作用。反恐预警可以通过战略、战役、战术三个层面实现。  相似文献   

14.
论公安情报分析方法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安情报分析方法群有动静两重结构体系,有普通和专门的分析方法。构建符合公安情报客体特征的分析方法群,设计出公安情报分析方法群系统增值模型,可帮助主体在各种条件下正确使用分析方法,扩大功能,增强方法的有效性.实现公安情报的增值分析。同时,通过外部引进、内部继承和发展创新,该方法群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论公安情报收集渠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渠道收集公安情报,可以优化情报收集过程和提高所收集情报的质量。公安机关既要利用公开治安管理的手段,搜集相关社会动态和治安预警情报,又要加强秘密力量建设,获取隐蔽战线的敌情动向和犯罪情报;既要发挥公安专门工作的优势,充分调动广大公安民警收集情报的积极性,又要发动和依靠群众,建立覆盖面广、反应灵敏的社会信息员网络;既应完善交往渠道,延伸公安机关自身的情报触角和情报收集能力,又要完善交流渠道,以其他政府机构或社会组织的情报资源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以重点人员为中心治安情报预警新机制,就是通过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充分发挥重点人员的单元信息标签作用,使治安情报信息关联化、有序化和优质化,从而提高治安情报预警的效率、效益和效果,提高治安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科学性。构建以重点人员为中心的治安情报预警新机制,就要以重点人员为信息关联中心,打牢情报信息收集基础,抓好情报分析研判关键环节,充分发挥情报预警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各国警方把情报信息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情报信息建设也呈现出一些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公安情报体系建设有了很大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当在借鉴国外警方情报体系建设的成功模式和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警务工作的实际情况,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安情报体系。  相似文献   

18.
融合与共享有助于解决公安情报领域的信息孤岛问题,促进公安机关跨警种、跨机构、跨地域情报共享,提高情报研判能力,提升公安情报工作水平。当前我国公安情报实践进行了跨越部门和区域之间壁垒的情报融合探索,但情报融合的范围主要限于政府和企业之间,融合的视角多从打击公安业务出发,未能从全国层面建立各个部门、地区之间的常态化顶层设计。我国公安情报融合体系应包括国家、省、市和县四个层级,顶层注重建立情报融合中心实体机构和职能任务,中间层坚持情报分析和安全保障战略,底层落实情报共享和执法行动。借助该体系才能更好地解决情报信息自由流通的体制障碍,提高情报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9.
强化决策情报工作 服务公安领导决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公安决策情报工作存在认识不到位、情报产品质量不高和应用效能低下、机制不健全、队伍建设落后等问题。应该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对决策情报工作的认识;增强情报的广度、深度、适用性和预警性,提高情报产品质量;实现决策情报工作与公安决策的一体化,切实发挥情报产品作用;建立健全各项机制,实现决策情报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选聘、培训、学习相结合,提高决策情报队伍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20.
构建有公安特色的“惩防体系”,根本目的就是要把监督的关口前移,在预防上下功夫。对此,各级领导干部和思想骨干队伍,必须在“及时发现,弄清事实,正确解决”三个阶段上下功夫。同时,由于构建防范公安民警违法违纪预警机制是一项复杂的、动态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动员各部门、各警种及相关单位的协调配合和共同努力,不断增强预警监督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