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普遍优惠制及其利用沈伟普遍优惠制(Generalizedsystemofpreference-Gsp)简称普惠制,是发达国家对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进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优惠关税的待遇制度。普惠制作为国际贸易的一种政策措...  相似文献   

2.
普惠制及其利用张肇群普惠制即普遍优惠制的简称,是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出口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包括某些初级产品)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一种优惠关税制度。这一制度旨在增加发展中国家出口收益,促进和加速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率。自1971年7月1...  相似文献   

3.
(一) 国际经济法中的互惠原则是国家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所表现的对等关系,其要旨是两国相互给予彼此企业和个人以某种同等的待遇或权利的原则。在这种对等关系中,一方给予对方,对方给予回报,双方给予和回报的内容处于平衡的状态。互惠原则中所包含的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自从联合国贸易发展委员会制定"授权条款",允许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实行"普遍、非歧视、非互惠"的优惠关税制度以来,还很少有发展中国家针对普惠制待遇提起诉讼。2002年,印度针对欧盟委员会第2501/2001号法案中的"反毒品激励措施"提起了诉讼,此案经历了专家小组的审理以及上诉机构的复审,最后印度胜诉。案件虽然于2004年5月由上诉机构作出最终裁决,但是由于"授权条款"本身规定的模糊性使得案件的争点较多,专家小组和上诉机构在案件的审理上存在的诸多不同观点,也凸显出了此案的复杂性。而本案非常重要的一个结果就是:导致了欧盟在新出台的980/2005号法案中废除了"反毒品激励措施",并且修改了"特殊激励措施"’的相关规定。本文通过对印度诉欧盟关税歧视案的介绍和分析,借以阐明WTO争端解决机构对普惠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的权威看法。  相似文献   

5.
知识产权与国际经济新秩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识产权在国际关系与国际经济法中的作用日显突出。发达国家要求严格的知识产权制度 ,发展中国家对此要求则相对宽松。由于历史的原因 ,发达国家应当在经济、技术等多方面辅助发展中国家 ,提高其发展能力。为实现国际经济新秩序 ,发展中国家应在知识产权领域要求共同而有差别的待遇 ;在实践中 ,应当以TRIPS协定谈判和执行的历史为鉴 ,紧密团结 ,通力合作 ,争取更为公平合理的国际知识产权法制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 ,是指随着工业的发展 ,由农业社会逐步向现代工业城市社会发展 ,农业人口向城市集中和城市数量增多、城市规模扩大。这是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由于城市化在各个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就会对该国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及城市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原产地证的性质与作用原产地证(Certi ficate of Origin)是在国际贸易中用以证明货物的原产地或制造地的法律文件,是商品进入国际贸易领域的“经济国籍”和“护照”。就其法律性质来说,它是一种公证文书。它一般由出口国政府授权的商会机构签发,而向进口国海关出示,以便进口国海关根据该货物的原产地来确定其应享受何等通关待遇。原产地证的种类一般有普惠制产地证、优惠制产地证、一般产地证等等。  相似文献   

8.
王贵国 《时代法学》2004,2(5):19-23
欧盟 2 0 0 1年 12月 10日通过的第 2 5 0 1/2 0 0 1号理事会条例就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优惠关税作出了包括反药品生产在内的五种安排 ,给予 12个发展中国家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关税待遇。印度由此向世贸组织提出申诉 ,认为欧盟条例 (后将其指控限定在药品安排 )违反了关贸总协定第 1条第 1款的规定 ,且不能以授权条款作为抗辩理由。专家组于 2 0 0 3年 12月 1日公布报告 ,支持印度的指控。欧盟就专家组的报告提起上诉。针对欧盟的上诉和其他当事方的意见 ,上诉庭明确了授权条款的地位问题、指控方应承担的提出证据的标准问题、以及非歧视待遇的内涵问题 ,据此 ,欧盟的药品安排被裁定不符合授权条款的规定。上诉庭的裁定意见将对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组织内享有的权利产生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经济中,离开了意思自治,主体就不可能对自己的活动实现自我意识、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也就谈不上主体的能动性,市场的法律应当确认主体在市场中享有广泛的意思自治。 市场经济的平等只能是机会均等,不是“结果均等”,“结果均等”的实际就是“吃大锅饭”,妨碍竞争,影响效率,破坏经济发展。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不可动摇的原则。 以所有制性质为基础确立企业的类型、地位和待遇标准,适用不同的法律,享有不同的待遇,给予外商投资企业种种优惠待遇,使其经营条件远远优于国内企业,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贸易与劳工标准的关系问题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争议的议题之一,发达国家认为劳工标准是影响公平贸易的重要因素,而发展中国家则认为劳工标准是一国主权管辖下的事项,应该因国别而异。本文通过对国际贸易和劳工标准关系的历史分析以及对WTO关于此问题谈判的阐述,再结合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情况,提出发展中国家在此问题上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1.
张镇强 《政府法制》2006,(13):23-24
慈善捐助自古有之,中国和外国都如此,但发展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常态,则只见于20世纪以来的发达国家。发达国家慈善事业的广泛发展是建立在人们对“慈善”二字的深刻认识之上的。例如,英国人认为慈善的含义在于只是奉献,不求回报;慈善的目的是让接受资助的人从此改变他们的生活和命运;慈善事业不应该是富人良心发现时偶尔的施舍和恩赐,而应该是每个人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对他人的同情与关爱;慈善事业的最终目的不在于给予了多少,而在于有没有一颗同情和善良的心。美国是从17世纪开始,由欧洲各种不同宗教信仰的移民在一片大荒原中开拓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12.
农民权问题是当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从性质、主体、客体及权利内容等方面对农民权进行了法理探析,指出农民权是一种知识产权,应包括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并不等同于道义和政治上的农民特权。  相似文献   

13.
俞燕宁 《法学杂志》2007,28(2):145-147
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多哈发展议程的一个重要议题是规则谈判,反倾销规则是其中之一.第一阶段的谈判主要涉及到发展中国家的待遇问题、强制性规定问题、倾销确定、损害确定问题.一旦恢复谈判,发展中国家应当更好地协调各自之间的立场,以便能和发达国家进行真正对等的谈判,使多哈回合真正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回合.  相似文献   

14.
美国关税法“337条款”与TRIPs协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廉思  万勇 《知识产权》2006,16(3):86-90
GATT 1994(<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与TRIPs协议第3条均规定有国民待遇原则,但前者要求给予进口产品的待遇不低于国内产品的待遇,而后者则是要求给予其他成员国民的待遇不得低于本国国民的待遇.本文通过分析认为美国关税法"337条款"并不违反TRIPs协议第3条,因为外国人与美国人都可以同样的利用"337条款"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此外,本文还具体分析了"337条款"与TRIPs协议第41条、51条及52条的关系,文章最后探讨了"337条款"对中国公司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解析WTO的国民待遇规则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民待遇的“标准”问题 国民待遇是人们所普遍追求的“平等观念”在国际经济领域中的体现,是WTO的非歧视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研究中,人们对国民待遇的理解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国民待遇是指WTO成员保证其给予其他成员方的产品、服务和国民的待遇,不低于其给予本国产品、服务和国民的待遇。”①另一种观点认为“国民待遇原则,严格讲应是外国商品或服务或知识产权与进口国国内商品或服务或知识产权处于平等待遇的原则”。②两种观点争论的焦点在于国民待遇应坚持的标准,是坚持“不低于”(no less favorablethan)还是坚持“等同于”(as the same favorableas)标准。  相似文献   

16.
专利当地实施要求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秀芹 《法学研究》2003,(5):124-138
各国专利法中的“当地实施要求”条款与TRIPS协议是否存在冲突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各执一词。但从立法史上来看 ,《巴黎公约》对其最初予以确认 ,其后历次大会经剧烈争论后仍将其保留 ,说明其具有历史的合理性 ;从条约解释学上看 ,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 ,TRIPS第 2 7条并不能构成禁止当地实施的“绝对条款” ,TRIPS对此问题没有明确的规定意味着应该适用《巴黎公约》的规定和TRIPS“平衡发明者与使用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的立法宗旨 ,因此“当地实施要求”并不违反TRIPS的规定 ,具有合法性 ,是发展中国家对自己的合理保护。  相似文献   

17.
古祖雪 《法学家》2012,(1):145-156,179,180
TRIPS作为由发达国家主导、发展中国家被动接受的一种制度安排,体现了发达国家的秩序主张,忽视了发展中国家的正义要求和利益关切,从而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负面社会后果。发展中国家一直没有停止过改变TRIPS的努力:首先推动在人权、公共健康、生物多样性等国际体制中制订与TRIPS相左的知识产权规范,然后试图在WTO体制内通过对TRIPS的解释和修订消除TRIPS与其它国际体制知识产权规范之间的冲突。这是一条从体制转换到体制协调的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变革之路,关乎WTO成员之间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因而势必遭到TRIPS既有秩序的受益者———发达国家的抵制,使其充满着艰难、曲折。对此,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做好因应准备。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世界上,不同国家人民的跨国界交流,无论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如何确定外国人的法律地位和待遇,关系到国家之间正常关系的开展和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协调。广大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个问题上提出了截然不同的主张。前者认为,只要给予外侨与国民同等的权利保障,东道国就不负任何国际责任。后者则不以为然,许多资产阶级国际法学者提出了最低国际标准(简称最低标准或国际标准)的学说。英籍德裔国际法学家奥本海断言,在外侨待遇的问题上,“存在着一个最低限度的文明标准,而一个国家如果不能达到这个标准,  相似文献   

19.
一、从“专利权杀人”谈起 美国前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宣称:“专利是浇在智慧火花上的利益之油。”这肯定了专利制度在鼓励发明创造方面的显著作用。但在前两年,从南非一些激进的团体那里,传出了不和谐的声音——“专利权杀人”,专利这滴“利益之油”,何以成了“杀人工具”呢? 原来,由于跨国制药公司把持着艾滋病药品的专利权,使得这些药品的价格高居不下,让南非贫穷的艾滋病人难以承受,只得放弃治疗坐以待毙。因此,一些激进的团体指责专利权沾染了杀人的血腥,它们主张仿制跨国公司垄断经营的专利药品,以大幅降低药品的价格。 “专利权杀人”虽然言语夸张,但表达了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的一种普遍情绪。由于TRIPS协议要求所有国家,不论富国还是穷国,都必须给予新药至少20年的专利保护,延误了发展中国家健康服务机构以及穷人们所依赖的廉价代用药品的生产。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专利权杀人”并非空穴来风,无中生有,而是如实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在公共健康问题上所面临的专利障碍。  相似文献   

20.
胡浩  程新章 《河北法学》2006,24(7):65-69
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角度来看,ECJ都是一种有瑕疵的建议.它的缺点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严重,因为它从根本的角度忽略了发展的层面.发展中国家运用现有的双边协定比接受ECJ的多边协定更加适当.虽然现有的乌拉圭FDI体制相比于ECJ更加恰当,但是从发展的角度讲,前者有着重大缺陷,国际社会应当对此缺陷给予即时关注并采取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