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27年1月3日下午,武汉革命群众与英国水兵在汉口江岸码头的英租界处发生了冲突,史称“一三”惨案。对惨案中武汉民众的伤亡情况,史学著作中的记载并不相同,有的说有“一名”群众死亡,如《刘少奇传》、《国际关系史》第4卷等;有的说有群众“当场”死亡,如《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中国外交史:中华民国时期1911—1949年)》等;有的则认为当时并没有群众在惨案中死亡。由杨天石主编的《北伐战争与北洋军阀的覆灭》、中国台湾出版的《中华民国史事纪要》、由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华民国史》第一部等著作,均…  相似文献   

2.
陈云"十五字诀"完整公开的时间,目前有三种说法:陈云本人说、刘家栋说和《陈云年谱》说。三种说法皆有正确之处,也有不确之处。经考证,陈云"十五字诀"完整公开的时间应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即1980年发表;后经修正,于1989年最终定稿。  相似文献   

3.
<正>战国时代,互相攻伐,国与国之间基于安全考虑,通常都将太子交给对方作为人质。《战国策·魏策》中有这样一段记载:魏国大臣庞葱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充当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如果现在有个人来说街市上出现了一只老虎,大王会相信吗?"魏王道:"不相信。"庞葱又问:"如果有第二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一只老虎,大王会相信吗?"魏王道:"可能有些将信将疑了。"庞葱再问:"如果有第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会相信吗?"魏王道:"当然会相信。"  相似文献   

4.
王淦昌:"愿以身许国"的核物理学家 王淦昌,1907年5月生于江苏省常熟县.1920年到上海浦东中学读书,1925年考进清华学校物理系.清华良好的氛围和两位中国近代物理学先驱叶企孙、吴有训的引导,使他走上实验物理研究道路.西方列强欺凌中国和当时政府软弱无能的亲历,逐渐使他成熟起来.1926年三·一八惨案时,北平多所高校学生和群众为抗议日本侵略上街游行却遭反动政府大屠杀,游行队伍中的他亲眼目睹了身边同学惨遭杀戮,深感义愤填膺.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一位领导在《人民日报》撰文说:"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群众提的最多意见是政府服务不到位。经济高速增长了,为什么群众不买账?还是因为有些部门、有的干部把民生保障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没有落到具体事情上。""心中有民"最容易说,也最容易落空。在群众看来,"心中有民"不是用来说的,而是用来做的。作为领导干部,只有把"心中有民"当作  相似文献   

6.
陈毅元帅的传记作品中有这样一段记载:陈毅任上海市市长时,在一次干部会议上说:"打仗要下命令,签署作战计划;做经济工作要审批开支.指挥员和领导者提笔签字时,手往往发抖,因为那关系到战争的胜负、战士的生命和建设的成败."这段话充分体现了陈毅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也是共产党人严肃对待手中权力的生动写照.最近,江泽民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的讲话中也指出,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落实江总书记的要求,就要像陈毅讲的那样,用权时手要"发抖",要有一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态.  相似文献   

7.
书讯     
《湘潮》1993,(12)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导读》隆重推出为配合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央有关理论部门的部分专家和学者编写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导读》一书。该书分为上编和下编、上编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介绍,按照党的十四大报告概括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九个方面,结合《邓小平文选》中的著作,全面阐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下编是篇目介绍,以简洁、扼要的文字逐篇介绍《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内容及其思想精华。该书的最大特色是:体系完整,阐释准  相似文献   

8.
<正>1980年2月29日,在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邓小平说了这样一段话:"开会要开小会,开短会,不开无准备的会。会上讲短话,话不离题。议这个问题,你就对这个问题发表意见,赞成或反对,讲理由,扼要一点;没有话就把嘴巴一闭。不开空话连篇的会,不  相似文献   

9.
正松毛岭阻击战是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后期东线战场上一次极为惨烈、极为重要的战斗,时间在1934年9月下旬。由于这次战斗发生在中央红军长征前夕,国共双方都处于混乱之际,留下来的史料很少,史书记载也不多,以致国共双方到底投入多少兵力参与这次攻防战,至今仍莫衷一是,在叙述上有的明显夸大,有的又说的很少,因此,有必要再作一番考证,还历史本来面目。一、关于我方参战部队及兵力  相似文献   

10.
<正>《汉书·疏广传》记载了一则疏广、疏受叔侄俩急流勇退、致仕归隐的典故。疏广和疏受同为汉宣帝时太子的师傅。任职五年后,疏广对疏受说:"我听说有这样的说法,‘知道满足不会受辱,懂得止步没有危险’,‘功成名就主动引退,符合天道’。"于是叔侄两人上疏请求辞官回乡。这则典故自古以来一直受到文人骚客的推崇,晋代陶渊明作《咏二疏》,  相似文献   

11.
12.
李永忠 《党史纵横》2004,(10):21-21
今 年是 邓小 平 百 年 诞辰 ,又值 中 华 人民共 和 国建 国 55 周 年 。 从 报刊 、广 播、电视 、网 络 大 量 的 文 章 节 目 中 ,从 人 们 对 他的 真 切 怀 念 中 ,我 感 到 ,作 为 改 革 开 放 总设计 师 的邓 小平 同 志 ,似 乎 从 来就 没 有 离去,他其 实一 直 就在 我们 中 间。 25 年 的 改 革 开 放 ,使 “中 国 式 ”的 社会主 义 ,从横 向 看,既 不 同于 世 界 别 国;从纵向 看 ,也有 别 于自 己过 去 。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 之所 以 成 功 ,我 以为得 力 于总 设计 师 邓 小 平 “做 模 型 ”、“建样板 间 ”的方 法 …  相似文献   

13.
说"诚"道"信"     
"诚",是儒家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庸》中说:"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古代的思想家从天地生养万物的自然过程中,看到了天地真实无妄、自强不息的特征,就把这种特征称作"诚",并由此推出人的行为准则:"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宋代理学大师程颐曾提出:"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自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曾国藩也说:"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圣贤之德业,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也.故曰: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精诚所至,金石亦开,鬼神亦避,此在己之诚也".所有这些都对人的本性、人的价值、人的使命提出崇高的要求,并激发人们用"至诚"的标准来规范自己,协调人与人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的道德进步.  相似文献   

14.
年轻时,他首创亩产皮棉超百斤纪录,是远近闻明的"棉花刘,离休后,他带领农民科技致富,使老百姓的腰包鼓了起来,村民们争着抢着让他去讲课搞培训,人们又开始叫他"抢手刘",他就是彰武县离休老干部刘承福.  相似文献   

15.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成为我们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判断标准.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三个代表",解决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不仅对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质和任务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也成为衡量我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的根本标准.党的两代领导核心,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刻,从不同角度,对当代中国的同一历史性课题--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了判断标准,其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是一致的,两者相互联系,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6.
“历史周期律”作为反映历史、社会、国家、民族、政党、政权的兴盛衰亡的一种历史现象,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思考和探索的共同课题。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重温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记毛泽东同志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牢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在我们认真学习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要着重把握“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根本要求和历史地位等。为此,需要回答“三个代表”与“两个先锋队”的关系。“两股进步潮流”与“两个先锋队”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没有按照马克思恩格斯论述的“五种社会形态”的顺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开始,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课题:…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的重大意义和生命力在于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现实问题,对“三个考验”的挑战作出了适时而有力的回答。  相似文献   

19.
认识自我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人正是在“认识你自己”的过程中,才实现了自身的完善与超越。然而在对人自身的认识过程中,形成一种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把人的本质看做先验的或预成的。因此,现代人学思想要排除对人的本质规定,把人看做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人被认为是自由的生成之物,而不是固定的预成之物,于是便实现了对人自身的认识从人的本质维度向人的生成维度和自由维度的哲学转变。  相似文献   

20.
~~“三山计划”与“南进政策”@李海涛 @张成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