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陈俊福、陈永生的《父子情深书画集》即将出版,亲如兄弟的永生要我写几句话,当然义不容辞。陈俊福先生是永生的父亲,之前父子二人在京郊房山举办了《父子情深书画展》,使人们对父子二人的艺术追求和造诣有了直观的了解。永生在北京房山区供电公司工作,自幼受父亲影响,痴迷艺术,对诗、书、画、篆刻皆有涉猎,尤其他的诗,充盈着乡土气息和对家山的挚爱,对山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独有情钟而流泻于笔下,令人心向往之。他的诗如此,画亦如此。他曾  相似文献   

2.
正Ⅰ在我的认识里,诗是非常纯粹的文学表现形式,诗人都有一种浪漫的情怀。在嘈杂的今天,还能坚持写诗的人,我十分敬佩。无人强迫你写诗,都是源于你对诗的热爱,使你在写诗的过程中获得快乐,收获喜悦,不是荣誉和金钱可以衡量。我觉得方羡洲就是这样一位诗人。方羡洲首先是一位企业家,其次才是诗人。他从农村走向城市,经过多年的打拼,终于可以安身立  相似文献   

3.
正都知道马克是诗人,但和马克交往中他很少谈诗,更多的是谈酒。他把自己的情都融进了酒里,他又用酒来浓缩挚诚的情意。在朋友圈儿里,马克为人的坦荡而真诚是公认的,马克的勤奋也是公认的,他虽不谈诗,我却常常看到他发表在各大报刊上的诗章。他新近出版的诗集《往事如云》,是他执著于诗歌的又一个显著例证。  相似文献   

4.
我坐在午后暖暖的风里看诗,其实我是与阳光一起在望他,等他,我知道,这些诗的作者一会儿会像一朵云一样从我的左眼跳向右眼,或者如一阵风一样掠过我的身边,他的目标直指学校后面的操场,那里,不是我梦停留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正我读汪曾祺散文,极喜欢他写父亲的那篇"多年父子成兄弟",父子对坐,可以浅酌,可以吸烟,看画写字,何其温馨隽永?汪曾祺先生是大家,小说、散文皆精——有一种大家气象,行云流水,挥洒自如,深蕴醍醐。我觉得汪老有名士气,文如其人,散文即冲淡。他也写旧体诗、画画。因为闲时爱涂鸦旧诗,所以也很注意汪老写的诗。汪老的诗有一种韵味,耐咀  相似文献   

6.
苏东坡戒诗     
正有戒烟者,有戒酒者,当然更有戒毒者,都因沉湎其中,深受其害,而苦于不能自拔,才有戒之一说。然而,戒诗,则似是闻所未闻。诗是天籁,诗是灵感,诗是真情的流露和思想的升华,诗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以文字形式表现出来的音乐,为什么要戒呢?岂非太荒唐突梯了么?在一部中国文学史中,独独有这样一个例外,那就是宋代的苏轼。这位大诗人,就因为吃了他自己写的诗的苦头,他的家人,他的弟弟苏辙,他的老前辈文彦博,都奉劝他戒诗,不要再为诗惹无妄之灾  相似文献   

7.
周恩来总理一生留给我们的诗作并不多。我所看到的也就几首,有旧体诗也有白话诗。就他的旧体诗来说,虽然都是他青年学生时期写的,但诗写得很娴熟,意蕴深刻,境界开阔,诗味浓郁,有书卷气。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据周总理南开学校的同班同学后来又都在日本留学的张鸿诰先生说,1919年  相似文献   

8.
张虎书法之美尽人皆知。我喜欢他清劲里的洒脱,平和中的大气,特别是充满张力却不张扬——一种超越着笔墨功力的高超,我想,这缘自何处?当我读了张虎的《歙砚歌》,心中一惊。我谓之惊,一半由于当今书家工诗能文者实在太少,一半由于这古风体的如歌般的长诗写得真好。这诗歌一如大瀑长泉,畅无所碍,间做几叠,泻入谷底。其中激腾的晶莹的水珠,便是优美的文字。有妙喻,有巧思;有富于灵性的徵象,也有充溢想象的比兴,写史,写物,写形,写势,写貌,写质,写声,写情,更写其神与其魂。于是,这举世无双的天下名砚,奇光异彩地依韵而生;名砚的千姿百态,都给他随…  相似文献   

9.
案头有华侨诗人王一桃的六本诗文集:《我心中的诗》、《王一桃诗歌艺术》、《香港——文学之桥》、《王一桃香港诗辑》和新近出版的《王一桃热带诗抄》、《诗与诗论》,都十分精美。 王一桃先生,原名黄寿延,1934年生于英属马来亚丁加奴州。7岁那年,便过上斑斑血泪的悲惨生活。 少年时代,他除了阅读家中藏书和向学校借阅儿童读物外,经常到当地两大会馆去看陈列的《南洋  相似文献   

10.
秀生老弟与我相识有年。一日,他将其一部厚重的《一半的月光》诗稿交我先睹,希望我能谈谈读后感。这当然是对我的信任,可惜的是我不会写诗,更读不懂诗。我一直以为诗是一种神秘的文体,无天赋无灵感不能为之,而我正是这样一个“二无”之人。但是,在我将诗稿通读了一遍后,为秀生的勤奋努力而惊讶而赞叹,被他洋溢在诗中的澎湃激情所深深打动。我觉得,起码,他所抒发的情感,获得了我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正以前读宋诗,很偏爱杨万里(诚斋)老先生,认定他的诗现实性强,耐品味,而且有平民意识。这不光是我的看法,钱钟书在《谈艺录》里也称赞道:“如摄影之快镜,兔起鹘落,鸢飞鱼跃,稍纵即逝而及其未逝,转瞬即改而当其未改,眼明手捷,踪矢蹑风!”简直算得上高度评价了!近来无事翻闲书,从《宋稗类钞》上偶然读到两则杨万里的逸事,才知道他不但诗好,  相似文献   

12.
《新青年》2005,(8):34-35
好像好多次了,我都收到来自山西某镇煤矿的信件. 我不知道写信人是谁,因为他给我的信从来不留下姓名.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给我写信,因为在他的信中除了谈煤矿的生活,很少涉及到我.然而可以推测到的是,他该是我的一个读者朋友,因为他在信中提到去镇上惟一的书报亭买杂志的细节.或许,他在某本杂志上看到了我的文章,并在文章后得到了我的地址,于是就有了他的来信.  相似文献   

13.
如果我摘录同一个人的两首诗,若不说出作者的名字,即使打死你,你也不会猜出他是谁!我把这样的诗公布给你,你很可能会惊讶得目瞪口呆,并怀疑地说:“天!这样的诗会是他写的?怎么可能?”然而那样的诗,又恰恰是此人写的?他的诗不止这些,此处只抄录两首。  相似文献   

14.
感谢失恋     
能感知痛苦的人生 痛苦也是一种幸福 ——摘自诗集《唇边》 写这诗的女人失恋过。 不错,我有过一次失败的恋爱经历。由于我和他的名气不小,便在不小的范围内很是哗然了一阵。怎么啦?究竟谁抛弃了谁?关切者不乏其人。 如果也像球赛似的有个“发球权”的话,可以说第一回是他,那“飘球”棒极玄极妙极了;而末一回轮到我,却将“球”掂了半天也没能发出去。咬  相似文献   

15.
正我目睹和平徐徐降临,她把金色的花穗撒满大地,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尽,她抑制了使人昏厥的战争霹雳。啊!她说,同样都是好人,英、法、比、俄、德人,为结成一个神圣同盟,拉起你们的手吧!——[法]布朗吉王国达很喜欢这首诗,能用英文、中文、缅文朗诵,他朗诵这首诗的时候很激动,因为诗能触动他心里的那根民族的琴弦。  相似文献   

16.
正海的梦境,一直在蔡其矫的脑海里盘旋、翔舞。一有机会,他就让梦境再现于诗中。1986年,他写了近百行的《海神》,并被放在《蔡其矫诗歌回廊之二·海洋系列醉海》的首篇。整首诗充满了历史感,内容包罗万象,把海的雄奇深邃,人与海的关系、中国的历史与对外关系,以及海神诞生和意义,糅合其中,传递了"用女性的柔情把世间温暖/深邃一如大海的梦"。在诗中,诗人不止是写林默娘营救一次又一次的海难,  相似文献   

17.
提到父亲,我有一种更为亲切的感受,特别是在诗歌领域。众所周知,他也是一位才华出众的诗人。他的诗具有多方面的审美情趣,既有创业艰难的壮歌和大雪青松的豪情,也有花前月下的倾谈与慈亲至爱的叮咛。我的母亲张茜(她于1922年6月11日生于湖北省武汉市),在革命事业?..  相似文献   

18.
丰绍棠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撰文说,齐白石当年自称:诗第一,字第二,印第三,画第四。此说影响殊远,几成定论。陈子展对此说却不以为然,也不顾及白石老人的面子,直言相陈:齐先生的画比他的字、诗、印的水平都要高,是占第一位的,他之所以把画排在最后,是有意以画来提高其诗、其字、其印。陈子展先生此言一出,立即引起轩然大波,白石老人怒不可遏,指责陈子展瞧不起他。不过,待风波过后,纯真如孩童的白石老人精选了上等田黄刻印赠送给陈子  相似文献   

19.
千祺 《新青年》2005,(5):16-17
秋天快过去了,天气不是很冷,坐在阳台上可以闻到桂花的香味,淡淡的清甜。我披着一块咖啡色的大方格围巾坐在阳光下发呆,空气中漂浮着细小的微尘。有时候我会看着自己的围巾胡思乱想,其实纯正的咖啡应该是黑色的,所谓的咖啡色是咖啡加了奶以后的颜色。黑咖啡是苦涩的,加了奶的咖啡才有温暖的色调。我喜欢加奶加糖的咖啡,但鸿总是劝我,喝黑咖啡的感觉才是最纯正的。我与鸿从读小学的时候就认识了,他坐在我后面,长得唇红齿白弱不禁风,听说好像有什么慢性病,体育课上很多考试都可以免考,只要做做广播体操就可以了。为此大家经常嘲笑他娘娘腔,但…  相似文献   

20.
读诗有感     
正一个没有经过正规旧体诗词训练的人,可不可以写旧体诗词?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范曾先生暂住在日坛羲和雅居,我常去他那里盘桓。有一天在夕阳中的日坛漫步,谈起旧体诗词,范曾先生说,以后会是"绝学"。在封建时代,为参加科举考试,蒙童自入私塾,就要读诗,掌握平仄、押韵、粘对等写诗的技巧,一些基本的工具书如《千家诗》《声律启蒙》《笠翁对韵》《龙文鞭影》等等都要熟读。科举要考试帖诗,五言十句,严格的粘对、押韵,还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