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科学地分析了现行政治体制,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他还就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深入研究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对于当今中国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及推进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十七届三中全会为何选择农村改革发展作为主题 30年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率先启动的,并由此有效地带动了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使整个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光辉成就。正如邓小平所说的:从中国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科学地分析了现行政治体制,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他还就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深入研究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对于当今中国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及推进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对”文化大革命”的深刻反思、总结教训,促使中国坚定不移地走上了改革开放道路。邓小平在南方视察中,虽未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但他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起到了政治与思想两方面的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改革的浪潮中,中国是最早提出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国家之一。从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7年的十五大,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在实践上和理论上取得的成果,都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前途和命运发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从改革的内容、认识和实践深入的角度看,以 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为分界线,之前的改革属于传统体制外围的改革,之后的改革才由传统体制的外围进入到传统体制的深层。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为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贡献了中国智慧。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更好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就需要从学理上总结40年来改革的主要经验,包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渐进的政治体制改革路线,坚持协调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等。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变。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向深层次迈进。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得到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日趋成熟,全方位开放的经济格局已经形成。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继续完善。  相似文献   

8.
《前线》1995,(1)
邓小平治理中国经济的独特方式中国经济改革所取得的成就,证明了邓小平指导下的改革政策的正确性。邓小平以务实、传统稳妥的方式治理中国的经济。从老百姓自身利益的角度来讲,中国的经济改革是所有改革中最成功的一个方面,这是普遍公认的事实。邓小平在主持政府工作期...  相似文献   

9.
价格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价格问题涉及亿万人的切身利益,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杠杆,因而价格改革尤其引人关注。我国新时期价格改革已经走过了20年的历程,取得了巨大成功,积累了丰富经验,认真总结价格改革的历史经验,对于进一步探索深化价格改革的有效途径,以进一步推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价格改革的目标模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我国价格改革的目标是“实行并逐步改善宏观调控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这是20年价格改革基本经…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在已经持续了2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遇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问题,但是必须看到,整个经济体制改革至今还远远没有最终完成.那么,由邓小平发起的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能够在中国持续下去吗?改革的前景会是怎样的呢?这引起了海外中国问题观察家们的普遍关注.实际上,海外观察家们对中国改革前景的关注,并不只是近几年才有的事.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西方就已经有不少人一直在关注中国改革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了.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我国改革发展中实现"两个转变",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面临着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即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应处于何种位置,发挥何种作用。虽然经过19年的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被突破,农村改革、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形成。但是作为经济体制改革中起重要作用的政府,其职能转换相对滞后,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矛盾焦点,可以说加快政府职能的调整和转换已经成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关键所在和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经过多年的改革。我国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性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初步建立。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党的十七大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回顾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对改革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进行总结。提出推进今后改革的政策建议。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完成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巨大转变.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向深层次迈进,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得到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日趋成熟,全方位开放的经济格局已经形成.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继续完善.  相似文献   

14.
观点搜索     
中国改革进入新的重要时期 李强 张文魁在2003年10月20日的《新闻周刊》上撰文指出:随着以经济改革为重心的改革取得明显成就,中国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重要时期。经济改革所面临的任务已经不可能仅在经济领域解决。中国的改革必须解决旧体制遗留的深层体制矛盾,必须在政治改革与政治文明方面做出创  相似文献   

15.
中国思想解放与体制转型具有显明的特点,即尊重中国现行政治经济体制转轨的历史连续性,在这一原则基础上走小步、走稳步、不停步,稳健地推进中国式渐进改革之路,并在理论脉落上体现出四条主线:思想解放的路径:由革命转向渐进改革;经济体制改革:计划经济-双轨经济-法治市场经济;科学发展观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思想解放参与主体范畴扩大化:上与下的互动。  相似文献   

16.
认真总结历史经验不断深化所有制改革访著名经济学家王珏教授本刊记者刘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经过风风雨雨的20年历程,发展到今天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特别是所有制改革更是经历了长期、反复的探索和尝试,才走出了一条符合现阶段中国国情的改革之路。实事求是地总结...  相似文献   

17.
一、十七届三中全会为何选择农村改革发展作为主题30年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率先启动的,并由此有效地带动了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使整个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光辉成就。正如邓小平所说的:从中国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农村改革的顺利推进,农村发  相似文献   

18.
尹航 《求实》2012,(5):4-8
1992年邓小平南巡,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南方谈话,在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尤其是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进而也从实践层面极大地推进了在摸索中前进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为指导,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也由放权让利历史性地转为制度创新.邓小平南方谈话,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刻,解决了改革进程中的关键问题,从而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闯过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关口,使中国改革不可逆转地朝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9.
(一)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全面推进改革的重要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是遵循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把党的十四大所确立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和系统化,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设计了一幅继续深化改革的总体蓝图。这是gO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有了这个基本框架和总蓝图,深化改革工作的指导就能够更有预见性,改革的推进就能够更具有整体性和规范性。这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其成功源于政府的推动,而政府自身的改革和职能转换却处于相对滞后状态。在目前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政府改革,已经成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条件。不仅如此,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WTO,给我们现行的体制和机制带来严峻的挑战和巨大的压力,制度创新迫在眉睫。制度创新,关键是创新政府,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的行政管理体制。上海在这方面已抢先一步,进行了成功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