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佚名 《政府法制》2010,(12):25-25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展开第一次大规模镇压反革命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在捕人杀人问题上,毛泽东特别对杀人持慎重态度他提出了杀人要控制数字、掌握界限的问题。他于1951年4月30日在一则批语中明确写道:“杀人不能太多,太多则丧失社会同情,也损失劳动力。  相似文献   

2.
<正> 当前,对什么是间接故意杀人?怎样区分直接故意杀人、间接故意杀人和过失杀人?间接故意杀人应否独立论罪?在刑法理论中还有不同的认识。在司法实践中,人们对直接故意杀人比较重视,而对间接故意杀人则有所忽视,有的把间接故  相似文献   

3.
故意杀人犯罪伴随行为,是指犯罪人在故意杀人犯罪过程中针对被害人实施的,除故意杀人行为以外的其他违法行为。具体来讲,这个概念包含三层含义:  相似文献   

4.
在法医检案中,经常遇到有两具或两具以上的尸体共存的案件,其中部分为杀人后或杀人的同时在杀人现场或附近进行自杀,它兼有他杀和自杀的特点,有其特殊性和一定规律性。笔者结合59例尸检资料,对杀人后自杀案分析如下。1资料分析1.1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信阳市1986年~1998年间发生的经法医检验的案件59例,其中杀人与自杀均既遂34例,杀人既遂自杀未遂21例,杀人未遂自杀既遂和杀人与自杀均未遂各2例。1.2受害者一般情况59例中受害者共97人(男36例,女61例),82例被害身亡,8例经抢救脱险,无生命危…  相似文献   

5.
教师:“分权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联系的形式,可以为我们分析证明价值提供依据。例如,在杀人案件中,一个具体据所连接的对象可以是凶手、杀人行为、杀人时间、杀人地点、杀人凶器号客人、赚疑人才者被告人等等。而且,这个证据与该杀人行为或者杀人凶手等事实之间的联系可以是趋势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在杀人案件的证明中,最终要解决的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与该杀人行为之间的联系问题。换句话说,就是要认定这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是不是实施了那个杀人行为的人。因此能够直执着把这二者边接起来的证据就此间接将其连接起来的证据有较强的证明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复仇观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瞿同祖先生在《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把古代复仇问题系于家族一章之内,并引用《孟子·尽心下》所云:“吾今而后知杀人之重也。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然则非自杀之也,一间耳。”认为孟子说这话应是亲见许多复仇的事,怵目惊心,感慨之余,故...  相似文献   

7.
“雇凶杀人”,顾名思义,即教唆他人故意杀害被害人,以达到自己对被害人予以加害的目的的行为。“雇凶杀人”案件在近几年的刑事案件中,一直呈上升趋势。在这类案件中,雇主杀害被害人的目的多种多样,如,因感情纠纷杀人、因贪图名利杀人、因生意上的纠纷杀人等,虽犯罪目的不同,但犯罪行为的表现形式却大同小异,即雇主多以金钱或财物以及其他财产性利益作为交换,唆使他人替自己实施杀人行为。  相似文献   

8.
<正>侦破杀人碎尸案件有多种途径,其中藉法医学勘验现场发现、拓展信息破案则是最重要的途径。杀人碎尸案件有杀人现场、碎尸现场、抛尸现场、移尸过程中形成的移动现场和轨迹性的现场。杀人碎尸案的现场勘验是一项以应用法医学技术为主、融汇多学科技术的庞大工程,最常参与的有痕检技术、理化检验技术、影像学技术、警犬学技术,运用和涉及的知识有医学各科、食品卫生、昆虫学、植物学、水文学、地质  相似文献   

9.
变态杀手是指在变态心理控制下的杀人者,他们的杀人行为与一般的犯罪人不同,具有杀人动机模糊、杀人行为残忍且连续等特点。造就一个变态杀手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在他们的早年生活中缺少家庭亲情和引导、生活孤独且遭遇挫折、产生杀戮幻想并将这种幻想付诸实施等等。对变态杀手杀人行为的防范应从不良家庭的社会干预、特殊人群的心理矫冶等方面着手,做到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故意杀人案件死刑适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故意杀人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加害人直接剥夺了被害人的生命。在故意杀人案件中加害人的“杀人”动机目的、年龄、性别也存在差异而且对死刑的适用有直接影响。从总体上看,在故意杀人案件中死刑适用占73。2%,其中死刑立即执行占81.5%、死缓占18.5%。从具体案件类型看,死刑适用较高的主要有:强奸杀人占94.8%,邻里纠纷杀人占92.2%,绑架杀人占82.7%,抢劫杀人占81.5%;死刑适用较低的主要有:琐事纠纷杀人、报复杀人和家庭内部纠纷杀人,分别占52.5%、54.4%和55.1%。  相似文献   

11.
杀人犯罪人参与刑事司法是指在情节严重的杀人犯罪的刑事案件中被害人尚未死亡的前提之下。对于在案件中杀人犯罪被害人死亡的情况自然主动被排除在情况之外。而对于杀人犯罪案件中杀人犯罪被害人尚未死亡的情况下,犯罪被害人是同犯罪人最了解案件发生的原因、案件经过以及产生的后果等情况。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刑事司法的最终目的不就是为了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和对犯罪人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惩处。首先,这是犯罪被害人作为刑事诉讼主体和当事人地位的必然要求;其次,犯罪被害人在整个刑事司法过程中的地位符合刑事诉讼法的程序原则的基本原则;同时,这也是恢复性司法模式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会议简讯     
2001年9月19日~22日,由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协办的“首届全国凶杀案件法医现场分析交流会”在广西北海市路海宾馆召开。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127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王俭副主任出席了开幕式,会议交流由法医病理损伤鉴定处处长闵建雄主任法医师、陈世贤主任法医师主持。会议利用多媒体图像显示共交流13起凶杀案件,对团伙杀人、雇佣杀人、女性杀人、连环杀人、亲属杀人、多种手段杀人等各种类型的凶杀案件中就作案动机、作案人数、作案过程以及案犯刻画等方面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侵犯人身权利的犯罪中,杀人行为和伤害行为的界限,有时是较难区分的。从司法实践来看,犯罪分子往往是通过对被害人的人身袭击进行杀害或者伤害的。在杀人未遂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刑法关于杀人罪的规定是概念法学的产物,也是类型化不足的典范,其主要的表现形式在于其过于简单的罪状而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包括罪状与刑罚不匹配以及立法模式零乱等。由于这些缺陷的存在而造成的量刑基准混乱的现实,严重损害了罪刑法定原则,从而导致实践中出现大量同罪不同罚的现象。杀人行为类型化既有其理论上的根据又有实践上的依据,类型化就是区别化,是概念式思维的补充。杀人行为类型化的意义在于它能使量刑的基准细化,弥补行为评价的不足以及有效消减死刑适用条款等。杀人行为类型化的哲学依据是相对意志自由;类型化的标尺是犯罪效应。杀人行为类型化的思路是首先将杀人行为区分为故意杀人和过失杀人两种;故意杀人行为又根据责任阶梯分为:普通故意杀人、加重故意杀人及减轻故意杀人;减轻的故意杀人又依据行为类型分为:挑衅杀人、应请求杀人、帮助自杀、教唆或者逼迫他人自杀等。本文还讨论了各种杀人行为的认定规则。  相似文献   

15.
实际工作中,少数侦查员由于对现场访问的要领和内容掌握得不深不透,往往在访问时无所适从,或是言之无物,甚至白白放过关键线索,有时不得不重复访问多次。少数案件由于侦查人员没有依法访问,最终导致证据无效。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侦查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现场访问经验,特别是命案现场的访问。我曾先后通过访问直接破获“1999&#183;04&#183;07”绑架杀人案、“2004&#183;04&#183;04”杀人分尸案等多起重大案件。  相似文献   

16.
秦阳 《法律与生活》2013,(19):44-45
加拿大的一个家庭在一次旅行中,有4名亲人不幸遇难身亡。警方侦破案件后,人们发现杀人凶手竟然是最意想不到的人?而他们的杀人动机也让人匪夷所思。在这起蹊跷的案件背后,深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  相似文献   

17.
杀人碎尸案的一般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杀人碎尸案往往由于案犯碎尸手段多样,抛尸地点复杂,从而增加了此类案件的尸检及侦破难度,本文通过对50例已查破的典型重、特大杀人碎尸案件作一回顾性研究,探求杀人碎尸案件的特点、尸检方法,以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文收集1996~2000年发生的已查破的50例杀人碎尸案件资料。1.2方法按杀人碎尸案的案由、受害人及罪犯基本情况以及二者关系、作案地点、碎尸工具、抛尸地点、尸块包装物等项目分别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2.1杀人碎尸案案由50例案中,因夫妻、情侣感情矛盾纠纷20例(40%);表4罪犯职…  相似文献   

18.
当某一故意杀人犯罪发生时,侦查机关的第一要务是准确判定案件属性。其中确定案件是否属于系列杀人犯罪可谓重中之重,因为这既关涉到案件能否得以及时、准确侦破,又关乎司法公正。为便于侦查机关准确判别某一故意杀人是否属于系列杀人犯罪,兹在明确界定系列杀人犯罪概念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方差分析、二元逻辑回归分析等方法创建系列杀人犯罪分类模型和回归模型。依据系列杀人犯罪分类模型,侦查机关可初步基于犯罪地是否偏僻、被害人尸体是否在犯罪现场、凶犯除故意杀人是否还有抢劫、是否有犯罪前科等四个方面直观判定某一故意杀人是否为系列杀人犯罪;依据系列杀人犯罪回归模型,侦查机关可精准计算出某一故意杀人为系列杀人犯罪的概率值。分类模型的直观性和回归模型的精准性为侦查机关判别故意杀人犯罪案件属性提供了一个可具体测量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刊隆重推出原创纪实性报告文学《一个以杀人为练胆犯罪团伙的发展到覆灭》,作者运用大量详实的鲜为人知的资料,深刻剖析了这个震惊全国的特大杀人团伙首犯是如何由一个武警战士到杀人恶魔的演变历程,揭示了这个犯罪团伙杀人只为练胆的罕见性和令人发指、触目惊心的杀人犯罪行径。  相似文献   

20.
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意外的突发事件,通常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使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断。生产安全事故中,造成的工作人员死亡或伤残是非常常见的,但利用生产安全事故杀人则极为罕见,本文将报到一例杀人伪造生产安全事故骗取赔偿金的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