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瑶学研究;始于"二战"末期,20世纪80年代初,在全省的六山六水调查中,瑶族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为瑶族学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深入调查基础上,瑶山现象引起了贵州省党政领导及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两山"(麻山、瑶山)扶贫攻坚.  相似文献   

2.
实施第八个五年计划以来的五年,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关心下,在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各族人民的艰苦努力,贵州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有了较快的发展,经济实力有了增强,基础设施有了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有了提高,贫困面貌有了改观,民族团结进一步巩固。特别是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后,省委、省政府将扶贫攻坚主战场摆到了少数民族地区,制定了《贵州省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建立了麻山、瑶山扶贫开发试验区,实行了以省为主,责任到县,扶贫到乡,效益到户的分级负责制和部门定点挂钩扶贫责任制,并从工作重点、政策措施、项目安排,资金投入等方面予以倾斜,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攻坚出现了领导重视,部门支持,社会参与的新局面,为实现“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人大论坛》2007,(5):I0003-I0003
望谟县麻山乡位于望谟县东部,地处麻山地区腹地,“土如珍珠、水贵如油,满山遍野大石头”,103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中喀斯特地貌占78%。麻山乡是“两山”地区、全省100个一类重点乡镇,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通过实施扶贫攻坚,麻山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在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中,麻山乡前锋村成为全省102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中共麻山乡党委、乡人民政府明确以扶贫攻坚为主线,建设新农村为目标,以生产发展为重点,着力解决群众增收难问题;以整治村容村貌为载体,教育群众团结互助、知荣知耻、改变陋习,建设亮丽村庄,构建和谐邻里: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保障,实现管理民主。按照这一建设思路,编制完成了前锋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使新农村建设工作得以科学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4.
正脱贫攻坚是当前重要工作之一,怎样才能让困难群众真脱贫?读了《当代广西》第20期《情系瑶山真扶贫》一文,我有所感悟:扶贫,除了靠政府部门的帮扶力量之外,还要让困难群众找到产业的支撑和保障。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穷,就穷在观念。"文中的第一书记陆  相似文献   

5.
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坚决打胜扶贫攻坚总体战秦思董希兰不久前,省委召开了全省扶贫攻坚四级书记会议,全面总结了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我省的扶贫工作,对进一步打好扶贫攻坚总体战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这标志着我省的扶贫攻坚工作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认清扶贫攻坚形势,...  相似文献   

6.
正东兰县扶贫攻坚成效显著,根本原因在于其在脱贫实践中结合当地实际,形成了"一核多维"的精准扶贫模式,这一模式对全国贫困地区扶贫攻坚具有很大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所谓"一核多维"的"一核",就是发挥县域各级党委、党支部、党小组在扶贫攻坚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和在扶贫决策、扶贫指导、扶贫责任、扶贫效果方面的主体作用,把党的建设作为推动扶贫攻坚的主要抓手,调动了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个人  相似文献   

7.
精准扶贫事关百姓福祉和发展大局,既是民生问题,也是政治问题。课题组通过对淮北市扶贫攻坚工作的调研,从加大扶贫宣传力度、坚持分类精准施策、加快发展集体经济、推进子女孝道扶贫和落实扶贫攻坚责任等方面,提出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脱贫攻坚取得的伟大成绩,深刻阐述了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的脱贫攻坚精神,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出了明确要求。脱贫攻坚成就的取得,归功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归功于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归功于专项扶贫、产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归功于坚持精准扶贫方略,有效落实和督察巡视等一系列机制。  相似文献   

9.
消除和缓解贫困,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政府关注的热点和共同的行动之一。在扶贫工作中,市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扶贫攻坚无法回避的外部环境和必经关口。我国的扶贫攻坚必须与市场相对接,自觉运用市场经济的法则去开展各项扶贫工作。一、扶贫攻坚与市场对接就是利用市场经济规律实施扶贫攻坚所谓扶贫攻坚与市场对接,就是将市场机制、市场意识与市场化的操作方式引入扶贫攻坚,将市场环境与相对封闭的贫困地区联结起来,将初级市场体系延伸到广大乡村,促使贫困户进入市场大循环,推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将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委、省政府决定通过实施精准扶贫,创建国家扶贫攻坚示范区,通过对扶贫工作的典型地区集中政策优势、资源优势,打造脱贫致富的具有样板效应的区域,为中国乃至世界扶贫攻坚提供范本。本课题通过对贵州贫困现象的再评价,试图在新的视野对贵州省贫困现象进行再思考,对贵州精准扶贫政策进行新解释,进而为创建扶贫攻坚示范区提供行之有效的政策思路与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实施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的指导思想。研究表明,科学发展观是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战略的内在理论支撑,是指导连片特困地区有序高效发展的方法论,是检验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成效的理论工具,还是创建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政策、制度环境的基本理念。为应对新阶段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的挑战,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战略应坚持连片开发与具体扶贫项目的有机衔接,坚持各项利贫资源的有机整合,坚持效率与公平兼顾,坚持政府主导与群众参与并重,增强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的科学性、统筹性、公平性和人本性。  相似文献   

12.
王延杰 《乡音》2013,(8):22-23
河北省提出了"举全省之力,打造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的奋斗目标。各市、县也积极动员,周密谋划,制定了详细的扶贫攻坚计划。在扶贫攻坚过程中,各地结合实际,创新了扶贫开发模式,围绕搬迁扶贫、产业扶贫、科技扶贫、社会扶贫,创造了许多好的做法,正在取得积极成效。目前,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的扶贫开发虽已经取得了阶  相似文献   

13.
作为有效的经济杠杆和调控手段,金融手段对扶贫开发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微型金融扶贫模式取得了较大发展,而国内拾荷模式、乡村金融服务站、农地金融和社区发展基金等金融扶贫模式也各具特色。与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战略相对应,河北省提出了打造"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的战略目标,而借鉴国内外金融扶贫模式,以金融手段推进"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建设就成为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但扶贫攻坚工作依然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形势、新问题。要打赢扶贫攻坚战必须重点把握以下几个维度:扶贫攻坚应以农民科技为源头;扶贫攻坚应以绿色发展理念为主要原则;扶贫攻坚应以产业扶贫为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5.
扶贫攻坚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加强扶贫攻坚中的理性思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国家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基层领导在制定扶贫计划和扶贫措施时,必须从传统的浅表型思维模式中解脱出来,加强理性思维,促进扶贫攻坚向纵深发展。加强理性思维要突出以下几点:必须拓展理性思维的视野。理性思维是扶贫攻坚的角度、范围、方式和效果的基础,只有从单一的扶贫攻坚模式中解脱出来,全方位、多侧面、宽领域拓展理性思维…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的扶贫攻坚工作颇有力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扶贫工作会议精神。为了引导各级组织和社会各界关注、支持和参与扶贫,形成扶贫攻坚合力,1994年县委、县政府在洼垤乡召开了全县扶贫工作会议,继后又于1997年3月在县城召开了规模较大的扶贫攻坚总动员会和扶贫先进表彰大会,表彰了10多个扶贫先进单位和10多个先进个人。会上中共元江县委、县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强化扶贫、加快脱贫步伐的决定》,对元江县扶贫工作提出了方向、任务和优惠政策。———努力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从1996年至1998年间…  相似文献   

17.
精准扶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扶贫开发方式创新转变的新思维、新思路。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节点日渐迫近,脱贫攻坚已经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要以精准扶贫啃下扶贫攻坚的"硬骨头",就要完善工作机制、精准摸清贫困底数、处理好扶贫关系、给予扶贫干部更多关爱,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扶贫攻坚是史无前例、世界瞩目的大事中国扶贫攻坚已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令世人惊叹扶贫攻坚已进入决战冲刺阶段  相似文献   

19.
《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重庆市五三六扶贫攻坚计划》确立的战略目标基本实现,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即将开始。在这继往开来的重要时刻,今年五月中旬和七月中旬,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相继召开了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总结以往的经验,部署今后的工作,制定农村扶贫开发十年纲要,这次会议必将对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重庆市五三六扶贫攻坚计划,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重  相似文献   

20.
江仕敏 《创造》2015,(8):16-21
<正>一边是2020年全面小康倒计时嘀嗒入耳;一边是贫困之重、扶贫之艰。云南扶贫攻坚如何发力?4年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83.18亿元;减少农村贫困人口440万人;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747元提高到6314元——"十二五"以来,作为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云南在扶贫开发方面做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区域扶贫攻坚与精准扶贫到村到户"两轮驱动",基础扶贫、产业扶贫、能力扶贫和生态扶贫多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