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和谐社会与社会稳定是前后相继的关系,社会稳定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一个稳定安详的治安环境,建立和谐社会将会成为一句空话,而和谐社会则是社会稳定的更高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侦查监督部门既是检察机关打击犯罪的前沿阵地,又是刑事诉讼监督的前沿阵地,在打击犯罪、保障人权、维护稳定、促进公正、构建和谐社会中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2.
"民以食为天",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命根子,是他们的生产资料,是他们的生活资料来源,是万物生长之本。土地问题是中国农民的永恒话题,它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及国家长治久安的大问题。土地纠纷问题解决得好,有利于农村稳定,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小康农村,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反之,不利于服务"三农"和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各国共同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它在刑事犯罪中所占比率一直居高不下,被称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也是目前影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分析,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作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梁放 《检察风云》2007,(6):58-59
2007年2月7日,2006上海十大"平安英雄"颁奖晚会上,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何艳敏同志由于在建设和谐社会、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确保司法权威、维护社会稳定中作出了积极贡献,被上海市政法委、综治委授予首届上海十大"平安英雄"的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5.
论"和谐社会"的私法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和谐社会"构建理念的提出,意味着它将成为中国社会体制的结构性存在.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和谐社会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的多元、理性、正义、法治、平衡和稳定有序的社会.市民社会的本质与和谐社会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市民社会应当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私法是市民社会的法律形式,是法治社会的基本法.所以,它是和谐社会法治构建的基本法.和谐社会的构建应当以私法构建为核心.私法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发挥主要通过私法的系统结构的功能实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如何更好地打击和预防严重刑事犯罪,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成为摆在人民法院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对威海市在无期徒刑以上量刑的刑事案件进行了调研,并以严重刑事犯罪产生的原因为基点,对我市当前构建和谐社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农村一些地方,社会治安形势依然严峻,影响稳定的因素比较突出,尤其是刑事犯罪案件居高不下,严重影响着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最近,通过对某市两级法院去年所受理的一审刑事案件进行分析,发现该市去年以来受理的各类一审刑事案件中,农民刑事犯罪案件占整个刑事犯罪案件的82%,从所判处重、特大刑事案件看,有80%以上是农民犯罪。  相似文献   

8.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为打击犯罪提供了科学指导。 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作为公安机关来讲,要确保社会治安的持续稳定,就必须从自身职能出发,及时有效地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就必须积极、主动地适应动态环境下社会治安的新变化,深入研究、准确把握社会治安的规律、特点,有针对性地研究提出新的工作思路、工作措施,不断加强和改进社会治安工作,  相似文献   

9.
构建科学合理、便捷高效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是有效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是党和政府决策科学合理的基础,是社会稳定的安全阀。在改革的过程中,社会阶层逐步扩大,农民随之成为了弱势群体,其利益不断的受到侵害。而当前我国农民利益表达机制还存在不少问题,远远不能满足农民利益表达的需要。因此,在不断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命题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农村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农业和农村政策的延续、深化和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在实践中,要自觉的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新农村建设,不断开创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