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蓉 《传承》2007,(8):127-128
当前反倾销越来越成为各国贸易保护利器,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案件数量逐年上升。对此,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应对反倾销:积极争取市场化国家地位的认定;规范会计帐目,应对反倾销调查;积极应诉倾销;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创建海外工业园区。  相似文献   

2.
西方国家的反倾销措施已渐失其保护公平贸易的初衷,而是作为某些国家的合法贸易保护主义工具频繁使用。近年来,中国在国际上被指控倾销的出口产品越来越多,不仅给我国出口贸易造成巨大损失,还使出口产品的信誉受损。因此,建立全国性的反倾销应诉机构,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出口产品反倾销案件应诉规定》已经2006年5月17日商务部第5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8月14日起施行。《出口产品反倾销应诉规定》(外经贸部令2001年第5号)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4.
徐世腾 《求索》2011,(4):27-29
本文对2000~2007年美国对我国制造业反倾销调查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来自中国进口渗透率变量对美国制造业反倾销调查影响十分显著,美国国内造纸业及印刷业、金属加工及机械制造业、计算机及电子产品、运输设备制造、家具制造等行业对来自中国进口产品的增加比较敏感。来自其他国家进口渗透率的增加也会使中国卷入美国反倾销调查之中,从而加大了中国被提起反倾销调查的可能性。此外,保护国内就业也是美国政府发起反倾销调查的重要原因,而行业贸易平衡因素、以前反倾销案件对美国对华制造业反倾销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5.
中国商品输出海外市场,在发达国家市场上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所谓反倾销调查,由GATT/WTO各成员提起的反倾销调查案件达2196件,其中247件针对中国商品,占到11.24%。从1979年到现在,我国商品已经遭受500多起反倾销起诉,直接影响出口100多亿美元。而自1980年到2002年年底,仅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反倾销案件就达97起,涉及金额数十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反倾销起诉的“重灾区”,反倾销严重阻碍了中国企业更深更广地参与和融入世界贸易与国际经济中去,这无论对中国还是对世界来说,都极为不利。倾销的理论目标与现实的冲突虽然现行国际间通用的倾销认定规…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对外经贸的迅猛发展,国外持续大规模对我国出口产品实施反倾销。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遭遇国外反倾销的特点、原因,并将wT0反倾销的基本规则和我国实际紧密结合,研讨提出应对反倾销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我省是外资大省,加入WTO,为我省外贸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好的契机。我省企业参与对外贫易会日益增多。但随之而来的外贸风险也不容忽视,尤其是愈演愈烈的反倾销风险。如何防范这一风险就成为我省久贸企业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WTO中反倾销的规定及其影响入手,主要论述了国外对我国及辽宁省企业出口产品的反倾销诉讼活动的特点以及入市后我国及辽宁省企业的反倾销风险分析,最后提出我省应对反倾销的措施分析。力争为我省企业对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反倾销作为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成为西方国家保护国内产业利益的有效方法而被广泛使用。从1979年8月欧盟对中国出口的糖精和闹钟提起反倾销调查以来,随着我国外贸出口额越来越大,出口商品受到反倾销指控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反倾销已成为制约我国扩大出口的一个重要因素,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
在国际反倾销问题日趋突出的情况下,我国面临着某些国家对中国出口产品采取歧视性反倾销和某些国家将自己的产品大量输往中国进行低价倾销的双重挑战。因此,适应国际反倾销理论的新进展,准确地界定倾销,理直气壮地对“洋货”倾销进行抵制,反对外国对中国出口商品的歧视性反倾销,从而减少由于反倾销带来的损失,对于我国对外贸易的拓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力 《今日浙江》2007,(6):36-37
最近,美国一改过去的传统,开始对中国出口产品实施反补贴调查,并向世贸组织起诉中国的补贴行为.这一现象如果蔓延下去,将给中国经贸发展带来像反倾销那样的严重危害,从而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张和平 《半月谈》2003,(23):30-32
近几年,一个十分响亮的全字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那就是温州的商会,1999年中法文化交流的“中国西服第一闪”、2000年德国世界男装精品博览会的“中国男装第一展”,中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入世第一辩”,反技术壁垒的“民间第一团”,应对欧盟反倾销的“胜诉第一案”等等,操作者都是温州商会,商会,正成为温州民营经济的“脊梁”。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令2006年第12号《出口产品反倾销案件应诉规定》已经2006年5月17日商务部第5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8月14日起施行。《出口产品反倾销应诉规定》(外经贸部令2001年第5号)同时废止。部长薄熙来二○○六年七月十四日  相似文献   

13.
自1997年欧盟对中国糖精发起首例反倾销指控以来,外国对华反倾销案件数量迅猛上升。截至2004年2月,中国遭受的外国反倾销指控已经超过600起,中国成为全球受反倾销损害最大的国家。与此同时,WTO《反倾销协议》从法律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不足与缺陷,而我国的有关反倾销法律法规也亟待完善。针对这一现状,本文从法律角度对WTO《反倾销协议》与我国有关反倾销法律规定的缺陷进行了分析,并在阐述欧盟对中国企业进行反倾销的成因以及中国政府与企业应对现状的基础上,对中国应对反倾销的一系列策略进行了法律分析,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高速发展,国际众多国家对中国出口产品进行反倾销,我国光伏产业在反倾销的影响下,已经开始进入萎缩阶段。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光伏产业出口贸易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深入探讨了光伏产业遭遇反倾销的国内、国际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出口产品反倾销的原因及对中国的负面影响,提出了政府在应对反倾销中承担着健全法制、信息服务、宏观指导和监督等方面的责任,并应在解决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徐美健 《群众》2006,(2):50-51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出口产品遭到反倾销指控最多的国家,这一问题在中国加入WTO之后愈演愈烈。提起调查的国家除欧美外,墨西哥、日本、印度、阿根廷也加入其中。这一方面是由于当前反倾销的国际合法性及操作上的灵活性,使得各国越来越充分地利用WTO规则。以达到推行自己的贸易政策、保护本国利益的目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则在于,中国加入WTO以来,利用自己在传统领域里的优势竞争力,增加了产品出口,扩大了市场份额,一定程度地影响到其他WTO成员国国内相关领域和行业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孙永光 《理论月刊》2004,(7):149-151
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额的增长,我国企业也逐渐成为国际反倾销的主要对象。中国已经是国际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针对中国的国际反倾销,显示出指控的国家多、涉及的产业广、涉案金额大等特点。本文通过总结2003年中美“苹果汁”贸易案件的经验教训,归纳应对国际反倾销的策略调整,力图对我国企业和政府应对反倾销实践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令第5号现发布《出口产品反倾销应诉规定》,自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部长石广生二○○一年十月十一日  相似文献   

19.
《欧共体反倾销规则》对来自非市场经济国家的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时制定了特殊规则。这就是在确定受诉产品的正常价值时选择一市场经济第三国作为类比国。以类比国的相似产品的国内价格作为该非市场经济国家受诉产品的国内正常价值,以此为基础计算出高额的倾销幅度并对所有该国的出口商的出口产品征收统一的反倾销税。这一规则违背了WTO反倾销规则的基本精神,具有明显的歧视性、不公平性、不合理性特征。近年来中国已成为该规则的主要受害国,鉴于此,中国政府和企业应采取合理的应对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我国出口产品屡遭反倾销的原因及应付对策曹洁当今世界,国际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国际市场竞争更为激烈,贸易摩擦不断发生。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国外对华反倾销愈演愈烈,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产品的出口,损害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而且恶化了我国企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